巫靜
突如其來的特殊時期打亂了原本平靜的寒假的生活,當我認識到這段特殊時期的情況的嚴重時,深深為孩子們感到焦慮。我任教的班級共50個孩子,有24個是外省戶口,2月接到學校通知統(tǒng)計班上學生情況時我發(fā)現我班當時有16個孩子在外地,而且有兩人在情況較嚴重的地區(qū)。學生是祖國的花朵也是我們的希望,為了保障孩子們的安全,教育部發(fā)布了“停課不停學”的方針。作為一個班主任,深知這個過程中家長、孩子、學校都必須要緊密聯系起來,班主任正是中間最重要的角色。
一、家校聯系,了解學生實時動態(tài)。
在前期,我們必須要掌握孩子的所在地、健康情況。我首先在班級群里發(fā)布信息,統(tǒng)計學生所在地,對在外地的孩子和健康有異常的孩子,打電話隨訪,了解孩子動態(tài),并做好記錄,在外地的孩子成為我重點關注的對象。每天我會及時向學校匯報我班孩子情況,川內多少人、川外多少人、孩子健康情況等,對健康異常情況的孩子更要及時匯報。
小佳,我班一位男生,老家在浙江溫州。2月9日的例行隨訪中得知孩子出校發(fā)燒情況。孩子家長沒有對我隱瞞,但是他們告知我,不想去醫(yī)院,因為他們所在村已出現一例確診病例,他們認為孩子不會感染,去醫(yī)院反倒增加風險。作為班主任,我也很心急,很擔心孩子的情況。但是孩子發(fā)燒的情況是事實,就不能隱瞞。我給家長打了電話溝通,告知家長我的擔心,也告訴了她癥狀和不確定性。正是因為癥狀因人而異,所以病毒很難控制,一但有任一癥狀,都應該及時報備并去醫(yī)院排查,這不僅是對自己的負責更是對家人的負責。家長聽了我的話,主動聯系了當地社區(qū)人員,并帶孩子去了醫(yī)院檢查。很幸運,孩子檢查結果是扁桃體發(fā)炎,我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接下來的日子,這位家長都會每天給我匯報孩子的情況,直到孩子痊愈。我也將孩子的情況、診斷證明發(fā)給學校相關負責人,做到及時匯報。
二、線上學習,玩轉新型課堂。
從2月18日開始,我校根據教育局相關文件就已經開始線上教學。線上教學對于大多數老師來說都是頭一回,對于孩子們來說更是一件新奇的事情。如何讓這段宅家的時光變得充實有趣,各科的老師們都想盡了辦法。作為班主任我也有我的擔心,第一個擔心有部分孩子因為各種原因沒辦法參與網上的學習;第二個擔心孩子們線上的學習效果得不到保障;第三個也是我最擔心的問題,擔心孩子們沒有家長的監(jiān)督,手機、電腦得不到有效控制。
介于以上擔憂,我整理了我的思路。首先在開課前一周在班級群里統(tǒng)計孩子能參與線上學習的人數,如果不能參與的原因是什么?我班50人,暫時有3人無法及時參與線上學習,問清原因:有兩個是因為在老家無網絡,有一個是因為家里有多個孩子,暫時不能保證孩子的學習。和家長做溝通后,都找到了解決的辦法,對于前兩個孩子,我將時間安排表發(fā)給家長,并每天電話告知孩子相關科目的大致內容,讓孩子利用身邊有的學習資料進行知識的復習和鞏固。對于家里多個子女的孩子,我建議家長錯時學習,這樣家長也可以輔導孩子,也解決了家里設備不夠的問題。
對于第二個擔憂,所有老師們都一起努力精心設計了適合孩子們的趣味學習,讓孩子們寓教于樂,以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2月18日—3月8日我們按照教育局規(guī)定和學校要求,給孩子們制定了豐富的復習課程和活動課程。以我任教的數學學科為例,每天我們設計了10道計算題,鍛煉孩子的計算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以獎勵鼓勵做得又對又快的孩子和進步明顯的孩子,讓各層次的孩子都能得到關注。計算練習后進入復習階段,我們設置了有趣的趣題環(huán)節(jié),有動手操作、有思維趣題、微課等。最后我么設置了數學家的故事環(huán)節(jié),老師們推送數學家們的故事視頻或音頻,讓孩子們感受數學家們的勤奮刻苦和堅貞愛國。我們在這期間還設計了兩次全校的活動:“愛拼才會贏”利用數學的圖形知識拼出創(chuàng)意圖形向抗擊疫情的英雄們致敬;“數學小報展”整理你喜歡的思維趣題或數學家長的故事并發(fā)表自己的感想。通過老師們的精心努力孩子們在線上的學習得到了有力保障。3月8日以后,我們按照四川省課程平臺繼續(xù)學習,老師們會和孩子們一起聽課一起學習,并在課后及時為孩子們答疑解惑。
第三個擔憂是現在小學階段很多孩子都會面臨的問題。我在群上先發(fā)了公告告知孩子們線上學習的意義,經過這次疫情我們更應該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并為之努力。并在每天下課間隙提醒孩子們科學用眼、合理休息。最后還要及時和家長溝通,家長的得力監(jiān)督才是教學最有力的保障。
課程模式是新穎的,要求老師們也要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學習,緊跟時代步伐。更要學會與家長、學生溝通的技巧。
三、親子融洽,共度宅家時光。
這段特殊時期讓本只有一月余的寒假生活變成了近三個月。我任教的六年級孩子逐漸出現了叛逆的情況,長時間宅家里,孩子和家長的矛盾一觸即發(fā)。家長困惑、學生委屈,怎么能保證和諧的親子時光。這里我舉一個案例說明。
小涵,一個性格活潑的女孩,學習成績一般,家長對孩子期望較高,從而經常發(fā)生親子矛盾。有一天,我接到小涵媽媽電話,她問我還有多久開學,她已經快崩潰了。問清楚原因后我了解到,媽媽認為小涵學習不自覺,每天都在催促她學習、作業(yè)、運動……開始小涵還聽話,但是最近總是和媽媽頂嘴或者摔門發(fā)脾氣。媽媽很困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安撫好媽媽后,我借電話家訪的機會,和小涵通了話,問了孩子最近的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當聊到和媽媽的問題時,小涵告訴我她并不是不認真學習,她只是覺得她已經是大孩子了,可以管好自己的事情,但媽媽什么事情都要過問總是認為她做不好,所以她很委屈。作為班主任,我告訴小涵媽媽是關心她,對她很用心,或許沒用對方法,但她可以和媽媽溝通的。但小涵并沒有接受我的建議。我就和媽媽再次通話,告知了小涵真實的想法,希望媽媽能給孩子成長的空間,當然她們也需要促膝長談的時間。后來小涵媽媽和我反饋,孩子和她溝通了想法,也共同商量了今后的相處方式,媽媽同意給小涵自主的空間,小涵不再發(fā)脾氣頂嘴,有問題及時和媽媽溝通。
班主任也是孩子和家長溝通的橋梁,只有親子關系融洽了,宅在家的日子也就快樂起來。
現在情況在我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功臣不僅是戰(zhàn)斗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還有許許多多各行各業(yè)的人們,我相信一定有你有我有他。作為教師作為班主任,我能做的有限,但我一定會做好對學校、家長、孩子的三維關系處理。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定能全面戰(zhàn)勝疫情。孩子們回到久別的校園、家長們把接力棒放心的交到老師手中。
冬已逝,春已暖,愿人間不再有疾苦,愿世間都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