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苗慢享雨露的滋潤,越發(fā)茁壯;花朵慢享陽光的照射,越發(fā)嬌艷;雛鷹慢享振翅試飛的練習,終能在藍天遨游……自然萬物皆有規(guī)律,人類有時需要向自然學習,放慢自己的腳步,收拾心情,慢享生活。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劉禹錫,從自然萬物中領悟到豁達寬容,從而慢享生活。因改革失敗,他被貶謫至安徽和州,偏居一隅,卻依然享受到“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的悠閑自適,后來又搬至縣城北門的一間半居室,仍能享受到“垂柳青青江水邊”的平靜淡然,哪怕到最后居于一床、一桌、一椅的陋室,他也依舊“談笑有鴻儒”,依舊“調素琴,閱金經”。劉禹錫面對生活中的困苦,從容面對,讓自己的精神詩意地棲居。
還有林和靖,從靜謐的自然中參悟到寧靜的可貴,于是他拒絕紅塵,隱居山林,過起了梅妻鶴子般詩意的生活。學習中,感受自然的精華;悠閑中,享受生活的寧靜?!笆栌皺M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便是他慢享生活的真實寫照。
人生路上,沿途風景如畫,然而有時我們的步履過于匆忙以致錯過許多勝景,因此我們應該學會慢享生活,學會放慢腳步,學會駐足欣賞。晉朝大詩人陶淵明與官場的阿諛奉承、追名逐利格格不入,因此辭官而去,歸隱田園?!吧贌o適俗韻,性愛本丘山”,他在隱居中領悟到了自然的真諦,在慢享生活中尋找到了心靈的歸宿。
然而,世間有太多誘惑人心的東西,人們稍不留意就會忘記“欲速則不達”的祖訓。原北大校長蔡元培在晚年總結自己讀書經歷時提到,自己因為閱讀書籍時抱有一種功利的心態(tài),只讀自己認為有用的材料,但又因為速讀,往往無暇把這些有用的材料摘抄出來,或在書上做一點特別的記號,當后來想起來的時候,這些材料也不容易找到了。試想,如果他能慢慢享受閱讀的樂趣,并隨筆記錄,晚年也不會發(fā)出“讀書不得法”的感嘆了。
慢享一杯茶,品出茶的香味;慢享一段文字,讀出文字中的韻味;慢享一片美景,悟出美景中的道理……慢享生活,能夠使我們的心靈得到凈化,能讓完美的精神變得豐富。停下腳步,學著慢享生活,讓心靈去遠行。
【簡評】
排比運用,文采飛揚是本文突出的特點之一。文章的開頭、中間、結尾部分都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方法,這些排比句的運用,使得文章的句意氣勢磅礴,又使文章句式整齊、節(jié)奏鮮明。這么多的排比句層層蓄勢,一氣呵成,魅力四射,從而產生巨大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