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紅霞
學生必須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低年級語文教學一直側(cè)重于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在閱讀中則注重對學生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但在高年級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至關重要,雖然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但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是參差不齊,寫作質(zhì)量并不高。因此,教師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措施,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存在的問題
1.突出中心能力有待提高
寫作中,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審題,構思結構。學生要讀懂作文要求,并明確自己要表達的思想,然后再構思文章的結構。高質(zhì)量的作文可以讓人一眼讀懂,明白寫作者表達的情感,中心思想也較為突出。文章的核心就是中心思想,如果中心思想不明確,內(nèi)容一定松散,條理不夠清晰,質(zhì)量如何自不必說。當前高年級學生寫作中存在的明顯問題就是“突出中心”的能力比較差,寫作時無法明確表達中心思想。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在表達與內(nèi)容安排等方面存在不足:表達方面,因為學生掌握的資料有限,很多觀點無法準確表達出來,經(jīng)常出現(xiàn)詞語重復使用的現(xiàn)象;內(nèi)容安排方面,學生并沒有對最能體現(xiàn)觀點的內(nèi)容重點寫,讀者在讀文章時找不到作者的主要觀點。
2.不善于修改文章
寫作中,修改能力極為重要。高質(zhì)量的文章并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多次修改,確保文章條理清晰、行文通順,這樣的文章才經(jīng)得住推敲。但當前很多小學生寫完作文就結束了,沒有整體捋一遍文章,修改不合理之處。
3.想象力匱乏
相關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想象力比較弱。想要寫出一篇有趣味的文章,必須使用大量修辭手法,學生還要展開想象。目前小學高年級作文多是記敘文,即對某件事物或者某人、某事展開描述,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小學生僅僅是看到什么寫什么,語言簡單枯燥,不會運用修辭手法,文章平淡無奇,淡如白水。另外,文章的內(nèi)容也較為死板,對事件就是按照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果的順序去描述。除此之外,小學生想象力缺乏在行文中也有明顯表現(xiàn),他們針對某一事物無法拓展,也無法實現(xiàn)場景遷移,這樣就導致所寫的文章質(zhì)量低下。如何使文章充滿韻味,字里行間充滿美感,首先要有豐富的詞匯量,對文字能高水平地運用;其次,要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豐富文章意境,感染讀者。
二、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能力的措施
1.引導素材積累,夯實寫作練習基礎
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要夯實他們的語文基礎。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積累素材,不斷開展寫作練習,為其寫作能力的提高助力。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每節(jié)課都設置一個寫作環(huán)節(jié),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后,讓學生完成一項素材積累任務。具體如下:(1)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參加體育、郊游等實踐活動,并在結束后根據(jù)自己的所看、所感、所想寫一篇文章,將自己的經(jīng)歷與體會講述出來;(2)給學生推薦一些適合的課外讀物,如《童年》《愛的教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遜漂流記》《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并將自己認為優(yōu)秀的語句、詞匯以及段落抄寫在筆記本上,還要將采用修辭手法的語句摘抄下來,并標注所用的修辭手法。長期堅持,學生的素材定然更加豐富,為其寫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2.讀寫結合,學法指導,讓主題深刻
高質(zhì)量的文章必須主題明確,深刻。相同的材料,主題不同,文章的質(zhì)量也各不相同。如在完成六年級下冊第二組課文的教學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篇主題為“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有的學生在文章中寫了我國多種傳統(tǒng)文化;有的學生僅針對“剪紙”這一傳統(tǒng)文化展開詳細分析。從審題立意上看,一眼就可以看出寫“剪紙”的文章更有深度。因此,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寫作手法時,也要重點關注文章立意等內(nèi)容。常言道,意必深然后為工。也就是說只有主題深刻,才能提高文章質(zhì)量。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多開展審題訓練,提高學生的立意能力。首先,要讀寫結合。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寫作中。如在學習完《少年閏土》這篇文章后,讓學生了解如何有效使用語言反復強調(diào)文章主題;學習完《詹天佑》這篇課文后,讓學生了解結尾突出主題的方法。這樣,學生就明白在記敘中可以加入議論,使主題深刻。其次,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學會使用首尾呼應的方法點題,突出主題;讓學生使用夾敘夾議的方法點題,升華主題。通過審題訓練的開展,可以有效避免學生在寫作中出現(xiàn)文不對題、指東說西、主題膚淺等情況,提高其審題立意的能力。
3.重視作文批改,幫助學生明確改進目標
不管是哪項活動,樹立明確的目標,學生才能有前進方向,避免浪費精力。為此,教師在日常寫作教學活動中,要加強對作文批改的訓練,讓學生看到寫作中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地學習與改進,有效提高寫作能力與學習效率。如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一下上節(jié)課布置的寫作主題,并說說自己是從哪個方面著手寫作的;然后將所寫文章念給大家聽,同學之間相互交流,讓其他同學說說文章的缺點和優(yōu)勢,如語言表達不恰當、結構不合理等缺點;修辭手法運用合理,文字運用準確等優(yōu)勢。然后再請這位念稿的同學說說自己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并談談如何改進。這樣一來,學生會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找到努力的方向,提高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寫作能力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體現(xiàn),同時也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對其未來發(fā)展有極大影響,需要教師高度關注。但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短時間內(nèi)可以完成的,需要耐心。教師要調(diào)動學生的寫作興趣,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開展寫作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此外,教師還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提高業(yè)務能力,將課堂歸還于學生,如此,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促進其綜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