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旺強
摘? 要:進入新時代以來,國家加大了對基礎教育的投入,多媒體教學設備基本普及,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應用越來越多,多媒體教學課件的使用有利于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和過程,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與效率。可是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制作卻成了一線教師的難題或設計制作中存在著許多問題。該文從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實用性、輔助性、簡潔性、特色性、多樣性、可循環(huán)性等方面闡述教學課件的設計思想和制作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實用性? 輔助性? 靈活性? 交互性? 可循環(huán)性? 二次開發(fā)
中圖分類號:G633.5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4(a)-0108-02
多媒體是“傳統(tǒng)的計算機媒體——文字、圖形、圖像以及邏輯分析方法等與視頻、音頻以及為了知識創(chuàng)建和表達的交互式應用的結合體”,它是一種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的,反映特定的教學內容的計算機教學程序。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廣大中小學硬件設施的配備,應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是一線教師最常用的方式。課件的開發(fā)制作是應用課件教學的重要前提,高質量的課件對教學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現階段,一線教師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大多是自行設計或者從網絡上下載,存在風格各異、層次較低、交互性差、實用性不強等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經驗,認為在教學課件的設計中,應突出教學課件的實用性、輔助性、簡潔性和可循環(huán)使用性等方面。
1? 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設計思想
多媒體教學課件最重要的是強調教育性,所以教師在設計多媒體教學課件時要突出教育性,鑒于它的教育性特征,對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制作提出以下基本要求。
(1)要注重課件的實用性,正確表達教學內容。學科教學內容是多媒體信息來表達的,多媒體課件中的信息都必須是反映某一章節(jié)內容或者某一個知識點的內容,為高效達到一定層次教學目標而設計。各個知識點和教學環(huán)節(jié)要建立緊密、科學、自然的聯系,具有鮮明的學科特色知識體系。當然它并不是教材內容的羅列和堆積,而是根據學情和教學需要來設計。例如,為突破某個難點而設計出調動視覺、聽覺,甚至是觸覺的媒體材料;或者某個實驗由于條件的制約無法進行,我們可以用多媒體模擬實驗以幫助學生理解;或者某個情景無法在課堂呈現,我們可以用多媒體呈現,比如天體的運動等。
(2)反映教學過程和教學策略。多媒體課件制作要根據教學內容注意引入的切入點,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考慮課件引入的最佳時機。多媒體課件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過程的需要而制作相應的篇張,在每一篇張都要整體流程做好鋪墊、設置、問題的設計,過渡自然流暢。制作出的課件要與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活動、教學環(huán)節(jié)、實物教學相配合,使課件與教學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教學整體,讓學生知識生成高效、能夠清晰地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設計靈活多樣的學習活動方式,通過學生的討論、相互交流、歸納總結、診斷評價等達到知識的生成,反映教學過程和教學策略。
(3)提供豐富的多媒體資源,兼顧診斷評價、反饋強化功能。在“互聯網+教育”的時代,課件中可以鏈接互聯網教育網站、鏈接有利于學生學習掌握該節(jié)課內容的文本、視頻等資源,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資源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學習情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當然這些的出現都是因為教學需要,都是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知識的需要而備,讓多媒體課件能夠成為幫助學生認知的工具。在人工智能時代,可以利用計算機的判斷、識別和思維能力,在多媒體課件中設計一些問題作為形成性練習,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的課后作業(yè)可以是電子文檔、視頻、電子郵件等多種形式提交,教師及時做出評價,為學生提供越來越好的精細化教學和服務,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2? 融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和技術性為一體的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制作,應注意做好以下幾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
(1)多媒體課件的教學設計是重中之重。通過對教材、《課程標準》和學情的前期分析確定好一個章節(jié)或一個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教學策略。教學策略中包含了教學媒體的選擇和設計,有了清晰的教學目的,多媒體課件的知識結構布局才能夠顯得科學合理。多媒體課件具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環(huán)節(jié)過渡自然流暢,使學生明確教學內容中知識內部的關系結構和順序,只有把握知識內容結構,才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構建所學知識。目前多媒體課件中多以超鏈接的方式組織教學,網狀結構的應用最適合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的訓練和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偏離了教學目標只注重精美的視覺畫面和紛繁復雜的表現形式的設計,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難以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簡單直接是一種美的藝術。
(2)在“互聯網+教育”時代要注重課件素材的豐富多樣。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Treicher)做過一個關于人類獲取信息途徑的著名實驗。實驗結果表明,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多媒體課件呈現教學內容屬于的外部刺激形象直觀即能看見,又能聽見,甚至還能動手操作,這樣通過多種感官刺激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聽老師講授要多很多。要制作出意境優(yōu)美、生動形象、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就要依據教學內容、教學技巧從各個渠道選取和制作素材,互聯網就是重要渠道之一。課件中選擇的視頻應該是真實有效的,比如,課堂上無法操作完成的演示實驗,可以從網上下載或者提前錄制實驗視頻在課堂上用課件呈現;無法通過板書呈現圖片或者板書呈現圖像費時費力時,可以在課件中直接展現出規(guī)范的真實圖片。恰如其分的視頻素材,自然真實的圖片素材,不僅是給課件增添了不少色彩,更重要的是幫助了學生對某個原理、某個知識點、某項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在多種感官獲取信息的刺激下,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最終形成對客觀事物、科學原理最深刻的抽象認知,完成對學習內容的建構,使得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3)具有友好的人機交互接口和信息表達的交互性。交互接口是學生肯媒體信息交換的信道,學生和教師就是通過交互接口進行人機交互的,多媒體課件具有多種多樣的交互接口,主要有菜單、圖標、按鈕、窗口、熱鍵等,通過這些接口讓教師和學生同計算機的多種媒體信息進行交互式操作,進行相互溝通和互傳信息,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有效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使多媒體課件操作方便、簡單、靈活。
(4)要注重課件的可循環(huán)性。這里的可循環(huán)性是指可共享循環(huán)使用和可二次開發(fā)使用。多媒體課件制作設計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同一學科組教師制作設計的多媒體課件可以在組內相互分享,每個教師可以根據自己教學的需要對多媒體課件的內容進行調整、增加、刪除等修改。在教學反思研討活動中學科組的每位老師可以談自己對某節(jié)課多媒體課件使用的感受和啟發(fā),進行再修改的二次開發(fā)設計,使多媒體課件更好的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發(fā)展。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多媒體課件并不是萬能的,它并不能代替實物、模型和有條件進行課堂操作演示的實驗等常規(guī)媒體和手段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在“互聯網+教育”時代,多媒體可見的開發(fā)和使用,使教育教學資源多元化、教學過程智能化,教學信息組織非線性化,新時代的教師應該加強學習變革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策略,毫不猶豫地從“粉筆+黑板的”傳統(tǒng)課堂中走出來,在課堂教學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多媒體課件是一把雙刃劍,多媒體課件設計得好、利用得好,在課堂上就如虎添翼,反之將會適得其反。作為一線教師一定要遵循教育教學原理,不但要設計開發(fā)出好的多媒體課件,還要科學合理地使用多媒體課件。
參考文獻
[1] 陳莉.高校多媒體教學問題和探討[J].科技風,2019(29):66.
[2] 馬蘭.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的誤區(qū)及應對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1):60.
[3] 章櫻櫻.多媒體技術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J].化工進展,2019,38(10):4801.
①課題來源: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6年度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353”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以高中物理教學為例》(課題立項號:GS【2016】GHB0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