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愉 鄭霓
一、繪本故事
《哪個球才合適?》繪本故事的緣起很簡單:小熊泰迪想要一個自己喜歡的球??雌饋砗軉渭兊囊患虑?,可是尋找的過程卻沒有那么簡單。小熊泰迪對每一種球的大小、輕重、遠近以及調(diào)皮或聽話……都能挑出“問題”來,都能找出不喜歡的理由。這個經(jīng)過能夠引起所有孩子的共鳴,因為孩子每一天都在尋找自己喜歡的各種物品。由于好奇心和理想化的心理,孩子們對每一種新事物在初始都感覺新鮮喜歡,可是經(jīng)過接觸和了解又會發(fā)現(xiàn)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他們常常發(fā)出這樣的感慨:這個東西挺好的,如果……那就更好了!因此,最后小熊拿起筆在紙上畫了一個“自己喜歡的球”,并且表明:“這就是我想要的那種球。”
小朋友們看到這里就會躍躍欲試了,他們也要自己來設計一個屬于自己的球,自己創(chuàng)造的就是最滿意的呀!即使后來感覺之前設計的不夠完美,推翻了再來,那探究的樂趣也是屬于自己的。這就是兒童,反反復復永不疲倦!
二、圖畫語言
繪本封面上那個雙手叉腰、眼望遠處、凝神思考的小熊,和畫面右下方一只滾動的紅色圓球,清晰地顯示出故事的主題。小朋友的視線忍不住追隨著滾動的紅球“拋起、落地、彈起、向前……”它就像引領小朋友的“導游”,把大家?guī)нM小熊泰迪的探索世界。
繪本充分運用分鏡頭的方式講述小熊與各種“球”之間發(fā)生的故事,比如“小熊和紅球”,用四幅小熊與紅球游戲的畫面解釋了小熊發(fā)出的感嘆:“唉!這個球好沒勁。”這樣的運用還有“小熊與西瓜、小熊與刺豚”??珥撟笥乙缓粢粦囊蚬P系符合小朋友的探究心理,使人發(fā)出“怎么了?原來是這樣”的釋然一笑。再有“小熊與氣球、小熊與太陽”呈現(xiàn)的方式也是格外生動,畫面下方橫跨頁面的草地與上方平均分成四個畫面的內(nèi)容,使緩緩移動的視線產(chǎn)生鏡頭推移變換的感覺,仿佛正在觀看一集動畫。細看連續(xù)畫面上小熊的神情、動作等細膩的描繪與變化,有一氣呵成的連貫感受。
形象擬人、表情豐富、動作稚拙可愛的小熊泰迪童趣盎然。他想要一個小一點的“球”,畫面上方是小熊的一雙腳,腳邊滾落一粒小小的豌豆,這樣的對比十分巧妙。豌豆的“小”與小熊的“大”形成鮮明的對比。接著小熊想要大一點的球,整個跨頁是浩瀚的藍色宇宙星空,左邊中間畫面懸浮著蔚藍色的地球,地球幾乎占滿整個頁面,小熊站在地球上。畫面從之前“小小的豌豆比對大大的小熊”切換成“小小的小熊比對大大的地球”,兩頁翻動之間把“大和小”的相對關系解析得淺顯易懂,就像小朋友們常常拿著玩具相互比較。真是精妙!
故事的最后,小熊泰迪決定自己畫出心中的“球”,這個行動可以說深得小朋友贊賞。之前一切的探尋和各種不夠滿意,在這時候突然有了解決的辦法,有了一個答案,就是自己動手創(chuàng)作自己喜歡的。
三、創(chuàng)美活動
(一)動動手,創(chuàng)意做——“跳上跳下的花紙球”
小熊泰迪用一支筆畫出自己心中喜歡的“球”。小朋友們你想用哪些方法來畫出或者做出自己喜歡的“球”呢?
工具材料:
廢舊紙頭、舊報紙均可,美紋膠帶、彩色紙膠帶(顏色鮮艷些更好)、舊紗巾一條。
制作過程:
1. 將廢舊紙頭揉成團,根據(jù)自己喜歡,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
2. 用白色美紋膠帶纏裹紙球。
3. 選擇色彩鮮艷的紙膠帶裝飾紙球。
4. 完成紙球后,可以兩個小朋友配合,用舊紗巾托住紙球玩拋接球的游戲。
制作建議:
小朋友們還可以用彩色透明的拷貝紙或者皺紋紙,裁成邊長10cm或15cm的正方形,重疊多張,用皮筋或棉繩捆扎中間,再將兩端的紙伸展拉開,變成大小不一的彩色“花球”,懸掛起來裝飾活動室。特別漂亮哦!
(二)動動眼,尋大師——“康定斯基的許多圓”
小朋友和小熊泰迪一起到大師的藝術作品里尋找自己喜歡的小“球”吧!
(三)動動腦,說一說——我的故事書
工具材料:16K230克素描紙對折、固體水彩、彩色水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