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嘉戀 陳景波
[摘要] 目的 探討糖耐量、糖化血紅蛋白、糖化白蛋白聯(lián)合C肽應用于糖尿病診斷中的價值,為臨床診療提供參考價值。 方法 選取該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所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315例為研究組,另選同期健康體檢者255例為對照組。分別進行糖耐量、糖化血紅蛋白、糖化白蛋白、C肽檢測,比較組間差異。 結(jié)果 在4個時間點,研究組糖耐量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T0、T2、T3,研究組C肽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T1時,研究組C肽水平為(2.2±0.5)mmol/L,低于對照組的(8.4±1.6)mmol/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中,糖化白蛋白為(18.6±4.9)mmol/L、糖化血紅蛋白為(8.1±1.9)mmol/L,均高于對照組(P<0.05)。 結(jié)論 糖耐量、糖化血紅蛋白、糖化白蛋白及C肽聯(lián)合檢測可全面反應血糖控制及胰島素分泌情況,有利于鑒別有無糖尿病、胰島素水平及長短期治療效果,對臨床診療具有積極意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guān)鍵詞] 糖化血紅蛋白;糖耐量;糖化白蛋白;C肽;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5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1(b)-0047-02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疾病之一,其發(fā)生與各種因素所致胰島素抵抗或功能不足有關(guān),多見于中老年患者。在臨床上,以2型糖尿病最為多見,其可傷及心、眼、腎等多個臟器,具有較高臨床危害性,應積極防治。而常規(guī)血糖檢測僅可以評價治療效果,無法評價一段時期內(nèi)平均血糖控制水平[1-2]。如何更全面診斷和治療,一直是學術(shù)界熱點研究課題之一。該文2018年1月—2019年1月間重點討論2型糖尿病患者與健康人群之間的檢驗差異,以評估聯(lián)合檢測價值?,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組315例,男171例,女144例;平均年齡(63.15±9.26)歲,平均病程(3.75±1.26)年。對照組255例,男129例,女126例,平均年齡(63.26±9.31)歲。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納入標準[3]:①研究組均符合診斷標準,且年齡在50~80歲之間;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③經(jīng)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病例排除標準:①惡性腫瘤患者;②合并其他類型慢性疾病者;③無法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受檢者均于清晨7:30(T0)、8:30(T1)、9:30(T2)、10:30(T3),分別取空腹靜脈血約5 mL,分離血清后冷凍保存。該研究所使用的儀器為西門子ADVIA1800、糖化伯樂BIO-RAD、D-10等。其中,C肽水平檢測采用放射免疫法,糖化血紅蛋白檢測采用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糖耐量檢測采用己糖激酶法,糖化白蛋白采用液態(tài)酶法。
1.3? 判斷標準
比較兩組不同時間點糖耐量、C肽水平差異,比較T0時兩組糖化血紅蛋白和糖化白蛋白差異[4]。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不同時間點糖耐量和C肽水平
在4個時間點,研究組糖耐量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T0、T2、T3,研究組C肽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T1時,研究組C肽水平為(2.2±0.5)mmol/L,低于對照組的(8.4±1.6)mmol/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 糖化血紅蛋白和糖化百蛋白水平
研究組患者中,糖化白蛋白為(18.6±4.9)mmol/L、糖化血紅蛋白為(8.1±1.9)mmol/L,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糖尿病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和年輕化態(tài)勢,已成為社會熱點關(guān)注問題之一。因此,選取更合理、有效檢測項目,對糖尿病診斷、血糖控制及療效評估均具有積極意義。
相關(guān)研究指出[5-6],糖耐量、C肽、糖化血紅蛋白、白蛋白均是糖尿病檢驗重要指標,其中C肽和體內(nèi)唯一降低血糖的胰島素具有密切關(guān)聯(lián)。在臨床上,糖耐量試驗多應用于可疑糖尿病患者,具有良好鑒別價值。而血清C肽則是胰島素原分泌前分離出的蛋白質(zhì),不受胰島素代謝影響,可真實反映胰島素水平[7]。該組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4個時間點,研究組糖耐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在T0、T2、T3,研究組C肽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在T1時,研究組C肽水平為(2.2±0.5)mmol/L,低于對照組的(8.4±1.6)mmol/L(P<0.05)。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雖經(jīng)長時間治療,雖然釋放較高C肽,但糖耐量仍明顯高于健康人群。另外,糖化血紅蛋白與機體血糖濃度關(guān)系密切,適宜作為長期血糖控制水平指標。研究指出[8],紅細胞存活時間為90~120 d,糖化血紅蛋白可反映患者體內(nèi)近3個月內(nèi)血糖水平。另外,該指標無需空腹,具有良好穩(wěn)定性和重現(xiàn)性,比常規(guī)血糖監(jiān)測更具應用價值。而糖化白蛋白半衰期短,與血糖結(jié)合速度比血紅蛋白更快,不會對療效評估存在“滯后效應”,對短期內(nèi)血糖變化評估更具優(yōu)勢[9]。該組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患者中,糖化白蛋白為(18.6±4.9)mmol/L、糖化血紅蛋白為(8.1±1.9)mmol/L,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2項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均具有診斷價值,二者聯(lián)合應用則有利于全面反映血糖水平變化。金波[10]研究指出,4種指標聯(lián)合檢驗可反映疾病嚴重程度及血糖控制水平,對臨床診療具有積極意義。與該文研究結(jié)論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糖耐量、糖化血紅蛋白、糖化白蛋白及C肽聯(lián)合檢測可全面反應血糖控制及胰島素分泌情況,有利于鑒別有無糖尿病、胰島素水平及長短期治療效果,對臨床診療具有積極意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薛福平,劉春江,劉詠菊,等.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患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6,45(12):1472-1473.
[2]? 史碩達,劉秀艷.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意義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9):107.
[3]? 古力娜爾·依明,米那完·吐來克.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糖尿病診治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4,5(7):21-23.
[4]? 劉煥英,趙鳳梅,聶俊杰,等.C反應蛋白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對糖尿病腎病診斷的價值分析[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4 (6):498-499.
[5]? 楊云,馮佩青.血清C肽聯(lián)合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7,12(27):66-67.
[6]? 黃嘉琪,田臻,程正陽,等.血清C肽和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在診斷糖尿病方面的臨床價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8, 21(14):65-66.
[7]? 姜榮艷,唐芙蓉.血清胱抑素C、脂蛋白α、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早期診斷中的價值[J].疑難病雜志,2017,16(8):788-791.
[8]? 洪夢楊,陳弘,李曉牧,等.1型糖尿病患者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比值與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的相關(guān)性研究[J].世界臨床藥物,2018,39(9):602-605.
[9]? 吳孟水,寧翠利,劉寬芝,等. 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與血清C肽水平的相關(guān)性研究[J].中風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6,33(3):234-237.
[10]? 金波.糖耐量、糖化血紅蛋白、糖化白蛋白以及C肽聯(lián)合測定對糖尿病的臨床應用價值[J].臨床醫(yī)學,2017,37(12):1-3.
(收稿日期:201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