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燁,王煒,李月梅
討 論Barth綜合征(Barth syndrome, BTHS)是一種罕見的X連鎖隱性遺傳的線粒體病[1],目前世界報道病例不足200例。它主要是由X染色體上的TAZ基因突變[2],導致體內3-甲基戊烯二酸堆積使線粒體氧化磷酸化障礙,氧化磷酸化電子傳遞系統(tǒng)受損,糖酵解增加,丙酮酸蓄積還原成乳酸[3],繼而出現一系列臨床癥狀,其中以心肌病、骨骼肌病及白細胞減少最為常見[4]。Barth綜合征發(fā)病年齡多在嬰兒期。臨床表現無特異性,容易造成誤診或漏診,病死率高。目前國內僅有8例報道,均為嬰兒期發(fā)病。本例患兒為生后即發(fā)病,國內尚無報道。
患兒
患兒母親
注:箭頭表示變異位置
心肌病是Barth綜合征常見的臨床表現之一,可表現為不同的病理類型,其中以擴張型心肌病、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及心肌致密化不全多見[5]。多在嬰兒期發(fā)病,心力衰竭是導致患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Roberts等[6]報道73例Barth綜合征患兒,有心肌病者高達69例,其中1歲以內發(fā)病者占70%。目前我國報道的Barth綜合征患兒共8例,均伴有心肌病,亦都在嬰兒期發(fā)病[7-8]。本例患兒同樣存在心肌受損,胎兒期即發(fā)現心臟擴大,心力衰竭,生后心臟超聲確診存在心肌致密化不全。動態(tài)心電圖示房性早博、室性早搏、房性心動過速、ST-T改變。此患兒病情危重,生后雖經積極搶救治療仍未挽救生命,最終死于心力衰竭。
Barth 綜合征患兒多有3-甲基戊烯二酸蓄積,常有游離肉堿的消耗、降低。本例患兒在病情進展初期完善尿液有機酸譜分析、血液氨基酸及酯酰肉堿譜測定,未發(fā)現游離肉堿水平低下及3-甲基戊烯二酸的增高,考慮與患兒出生日齡小、體內攝入氨基酸量較少、尚未發(fā)生有機酸蓄積有關,但患兒病情進展急性期、給予腸外營養(yǎng)后,出現反復、不易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高乳酸血癥提示有機酸蓄積?;純汉笃诔霈F反應差、肌力低亦考慮與線粒體代謝障礙、發(fā)生肌肉病變有關。
Barth綜合征診斷主要依靠尿有機酸分析及基因檢測。目前發(fā)現的TAZ基因突變約160種,我國目前報道患兒中發(fā)現6個突變位點[7-8]。本例患兒為TAZ基因c.699+1G>T半合子變異,該變異為經典剪切位點變異,會導致mRNA剪切位點發(fā)生改變。目前僅Schlame等[9]報道1例男性Barth綜合征患者體內檢測到該變異,國內尚無報道。目前對于Barth綜合征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對癥支持治療。通過積極的藥物支持治療,部分患者可長期存活[10]。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至關重要。建議對有心肌病變、嚴重的代謝紊亂患兒早期行基因檢測,建議有家族史患兒母親再次妊娠時,可通過胎盤絨毛或羊水細胞基因突變分析、羊水有機酸分析,對胎兒進行產前診斷,避免同類疾病患兒的再次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