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葉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高中化學教學改革也在不斷地變革和深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地探究深入運用好已有的教學方法。其中合作學習不僅是教學方式的變革,也是教學策略的變革,更是學生自主學習方式的變革。這種變革,能讓學生在互相幫助的過程中取長補短,有利于培養(yǎng)合作精神、培養(yǎng)交往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競爭意識、培養(yǎng)平等意識、培養(yǎng)承受能力、激勵學生主動學習,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關鍵字:高中;化學;教學;合作學習
所謂合作學習,是指一系列能夠促進學生在小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以小組整體表現(xiàn)為獎勵依據(jù)的教學策略。近年來,這一教學策略被廣泛運用到化學教學中。實踐證明,合作學習的開展能夠有效促進教學活動中學生相互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合作學習策略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合作性、積極性,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一、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有比較清晰的職責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在現(xiàn)代教育中,學生的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識是學校最該重視的問題。單從化學這一門課程來說,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獲得進步。不同的學生,在學習興趣、學習能力以及知識儲備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通過相互合作,老師與學生或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探討,相互啟發(fā),可以將雙方的思維引向一個全新的方向,在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有價值并值得探究的問題。同時,合作學習對學生主體性發(fā)展有著積極影響。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探索、質疑、思考、研究,發(fā)展思維能力,促進學生互助互愛,增強集體凝聚力,培養(yǎng)團隊意識和合作意識,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成功的信心。
二、合作學習在化學教學中運用應注意的問題
(1)問題的設計必須具有挑戰(zhàn)性?;瘜W作為最具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的學科之一,適合采取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方式。其目的是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解決學生獨自難以解決的問題。因此,為了實現(xiàn)合作學習的目的,問題的選擇與設計就不能草草了事,而是應該精心設計有一定爭論性、趣味性的問題。問題要有一定挑戰(zhàn)性,但不能超出學生能力范圍過多,否則就會打擊學生自信心,讓學生失去解決問題的耐心,要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蘋果。學生合作探究中所提出的問題,教師要格外重視。通過對這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進行討論與解決,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與能力將會明顯提高。
(2)教會學生學會質疑。在合作學習之前,教師應該為每個學習小組設定符合小組特征的學習目標、學習任務,并留給學生提問的空間。例如“,物質的量”是化學學科的一個難點,它是一個分界線,初中化學重學生的宏觀認識,高中化學則要求學生進入微觀世界。引導學生初步認識“物質的量”也是一個物理量,就跟長度、溫度、質量、時間等概念一樣。捧著一杯溫水,感受“溫度”“質量”,杯子的高矮大小即“長度”,水很燙則體會到“時間”漫長,那么,這一杯水約有多少個水分子呢?這樣的質疑,可以幫助學生們理清概念,又可以增進學生學習化學的信心和興趣。通過質疑,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找出正確答案,學會如何在合作學習中探討,并且在探討中合作學習。
(3)注重化學實驗教學。對于學生來說,實驗課堂中的大部分化學現(xiàn)象十分神奇,它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也讓學生躍躍欲試。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化學實驗課程的安排與設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每一個實驗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同時增加其他不同的實驗內容,讓學生在感受化學神奇反應的同時掌握相關化學知識。在學生分組做實驗時,教師應要求學生對化學反應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仔細觀察,并詳細記錄。因為課堂時間、實驗器材等限制,通常不能讓每位學生親身操作和體驗化學實驗。所以,最佳的選擇就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條件下完成任務,還能讓學生在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模式中體會到探究、討論、成功的意義與樂趣。比如“,氨氣性質”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合理分成幾個小組,然后將事先準備好的濾紙(剪成蝴蝶形狀,在上面涂上酚酞試液并晾干)發(fā)給學生,請學生打開氨水試劑瓶,將蝴蝶放在瓶口。這時,學生發(fā)現(xiàn)蝴蝶變成紅色。接著,教師提出問題:蝴蝶為何會變紅?體現(xiàn)出氨水什么性質?這樣的引課方式,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各個小組的學生相互討論,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一種積極興奮的狀態(tài)。同時,這樣的方式也為整堂實驗課定下“探究”基調,讓學生在觀察化學現(xiàn)象的同時,了解氨氣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豐富自己的知識。
總之,合作學習不僅是教學方式的變革,也是教學策略的變革,更是學生自主學習方式的變革。這種變革,能讓學生在互相幫助的過程中取長補短,有利于培養(yǎng)合作精神、培養(yǎng)交往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競爭意識、培養(yǎng)平等意識、培養(yǎng)承受能力、激勵學生主動學習,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車蘇宏.謹防高中化學實驗操作中的“搭便車”心理效應[J].教書育人,2020(07)
[2]張利民.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方法的轉變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04)
[3]楊惠琴.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探究[J].甘肅教育,2019(18)
[4]董宏.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與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探究[J].成才之路,2019(36)
[5]張軍.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社會責任素養(yǎng)[J].華夏教師,2019(28)
[6]黃建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素養(yǎng)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01)
[7]陳文婧.新課程標準下高中化學“合作學習小組”教學模式的探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6(65)
[8]張永宏.高中化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實踐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08)
[9]王志軍.淺析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20):161.
[10]徐曉兵.基于合作學習視角下的高中政治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