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元 張娜
四肢創(chuàng)傷性骨折多伴隨有神經、肌肉損傷,患者疼痛劇烈,血壓升高,心率加快[1-2]。予以疼痛干預可改善其就醫(yī)體驗,有利于患者進一步配合治療。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以患者為核心,根據個體差異,以認知行為療法為指導的規(guī)范化護理干預,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滿足個體對護理的差異性需求,有利于促進康復,改善預后[3]?;诖?本研究探討路徑化疼痛管理四肢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以我院2018年7—12月收治的80例四肢創(chuàng)傷性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尺橈骨骨折11例,股骨頸骨折15例,肱骨干骨折17例,腓骨骨折18例,股骨粗隆骨折19例。納入標準:患者及其家屬知曉試驗內容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受傷后2 d內給予手術治療;意識清楚,表達能力、認知能力正常,無溝通障礙;愿意并能夠配合治療;除患肢外,不存在其他部位嚴重損傷或重癥疾??;未應用鎮(zhèn)靜劑和鎮(zhèn)痛藥。排除標準:年齡不足18歲;瀕死、存在其他重癥疾病或骨折合并感染、骨腫瘤等;參與其他研究,可能對本試驗產生影響。隨機將患者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18~65歲,平均(43.98±5.46)歲。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18~64歲,平均(48.21±5.37)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接受常規(guī)疼痛護理,利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4]評估患者的疼痛值,小于或等于3分,給予健康教育、心理指導、按摩,利用游戲、閱讀、看視頻等分散患者的注意力;4~6分,給予心理疏導配合弱阿片類鎮(zhèn)痛藥鎮(zhèn)痛;超過6分,給予嗎啡、塞來昔布、鎮(zhèn)靜類輔助藥物鎮(zhèn)痛。
1.2.2 觀察組 實施路徑化疼痛管理。組建疼痛管理團隊,選擇經驗豐富、技能高超的醫(yī)護人員組建疼痛管理團隊,對組員進行培訓,使之具備豐富的疼痛護理知識和高超的護理技能,能夠滿足疼痛護理需求。以人性化護理為指導,以控制疼痛為目標,編寫四時段四肢骨折疼痛護理路徑表,見表1。
1.3 觀察指標 (1)疼痛程度。利用VAS評估入院時、術前1 d、手術日、術后3 d的疼痛程度。分值越低說明疼痛程度越低,否則越高。(2)護理滿意度。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問卷分為護理態(tài)度、護理質量、護理主動性,滿分100分,分值越高說明護理滿意度越高。>90分為“非常滿意”,80~90分者為“滿意”,其余為“不滿意”。
表1 不同時段四肢骨折疼痛護理路徑表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等級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Wilcoxon秩和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數據的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不同時段的疼痛程度比較 兩組疼痛程度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同時段的疼痛程度比較(分,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觀察組術前1 d、手術日、術后3 d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利用路徑化疼痛管理能夠減輕四肢骨折圍術期疼痛癥狀。護理人員采用AIDET溝通程序進行入院溝通,可提高溝通效果,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和舒適度,減輕入院后早期應激反應,有助于減輕疼痛癥狀[5-6]。VRS-5評分法較VAS評分評估疼痛程度,更能有效反應患者的主觀疼痛感受,支持護理人員根據實際疼痛情況開展腹式呼吸、音樂干預等,降低術前疼痛[7-8]。手術日針對疼痛進行放松內心意象法干預,該干預方式既往主要運用于癌痛或中樞神經疼痛,其以想象療法與注意力轉移為基礎,既能降低術前應激性疼痛加劇,也能降低患者緊張焦慮情緒[9-10]。
住院期間多學科疼痛管理團隊,能夠以“護士疼痛評估-醫(yī)師制定方案-護士落實干預”方案為基礎,以康復醫(yī)師、心理醫(yī)師為輔助,進行準確的疼痛護理,有計劃地、合理地應用現有的所有手段進行全方位的疼痛評估與干預,更能有效緩解手術當日的嚴重疼痛癥狀;配合耳穴貼壓鎮(zhèn)痛,踝泵運動鎮(zhèn)痛等物理疼痛干預方式,既能有效鎮(zhèn)痛,還能減少藥物使用[11];漸進性肌肉放松通過促進四肢血流循環(huán),減輕肢體腫脹,還能改善植物神經紊亂、焦慮癥狀,達到非侵襲性鎮(zhèn)痛作用。“無痛病房”干預以患者主觀VRS-5評分為基礎,針對輕度、中度、重度疼痛給予針對性的鎮(zhèn)痛措施,以VRS-5 評分≤2分為鎮(zhèn)痛目標,嚴格控制患者疼痛癥狀,實現無痛病房[12]。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陳小華等[13-14]學者證明的路徑化管理可降低四肢創(chuàng)傷性骨折的疼痛癥狀、患者住院滿意度提升相一致。
綜上所述,路徑化管理能夠很好的控制的疼痛,提高的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