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燕
(鹽城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急診科,江蘇 鹽城 224001)
團隊管理是根據(jù)員工的能力、工作性質等組成相應的小組,對各項決定及問題進行參與和解決,從而達成組織的目標,有效提高生產(chǎn)力,若小組成員間具有一定的互補性,就可對一問題進行多角度的討論,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會更加創(chuàng)意和獨特[1]。近年來醫(yī)療行業(yè)的競爭非常激烈,作為醫(yī)院中的重要科室,急診科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將團隊管理應用到急診護理管理的建設中,可有效挽回患者的生命,對醫(yī)院的競爭環(huán)境進行改善,打造出更加完善的醫(yī)療團隊[2]。為探討團隊管理模式應用于急診護理管理的作用,本研究選擇我院急診科護士54例,現(xiàn)將內(nèi)容整理如下。
選擇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急診科護士54例,隨機將護士分為普通組和實驗組,每組各27例,普通組行常規(guī)管理模式,實驗組行團隊管理模式,比較分析兩組護士的各項護理評分及護理滿意率。普通組護士年齡20~36歲,平均(25.61±3.27)歲;實驗組護士年齡22~37歲,平均(26.14±3.92)歲,比較兩組護士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普通組行常規(guī)管理模式,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嚴格遵循醫(yī)院的相關管理制度及科室管理制度,其工作任務及范圍由護士長進行分配。
實驗組行團隊管理模式,具體措施如下:(1)樹立“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人們對護理的要求在不斷提高,需要護理人員對自身的綜合素質進行提高,在小組成員中,男性護士的比例是非常小的,會對正常的護理工作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所以護士長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要以人為本,在幫助護士提高工作技能的同時,對其進行適當?shù)男睦硎鑼В尮ぷ鳝h(huán)境變得更加和睦溫馨。(2)分區(qū)管理,互幫互助:在管理的過程中可對急診科護士進行分區(qū)管理,將護士合理的分配到各床位,盡可能滿足護士的需求,當某護士遇到困難時,其他護士要協(xié)同幫助,推動急診護理工作的更好進行。(3)對團隊目標進行確定:在進行團隊管理的過程中,應遵循急診科科室的管理理念,對科室的團結、建設等進行加強,護士長還可針對每天的工作,與下屬護士進行深入的溝通,對其工作意見進行詢問,從而制定更為合理的護理管理目標。(4)完善科室間的溝通機制:在管理過程中,護士可匿名提出自己的工作意見,提高護士的歸屬感,能更好的融入急診科的工作環(huán)境,個人的使命感也會隨之加強,輕松提高護士的主觀能動性,促進急診科工作的順利開展。
比較分析兩組護士的各項護理評分及護理滿意率,護理評分主要從基礎護理、一級護理及特技護理三方面對護理人員進行評分;護理滿意率則通過本院自制的滿意率量表對護士進行問卷調查。
實驗以SPSS 20.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使用x2進行統(tǒng)計學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使用t值進行統(tǒng)計學檢驗,P<0.05代表研究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護士護理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護士護理評分比較(±s)
特級護理(分)普通組 27 85.14±4.0184.27±3.9890.62±2.48實驗組 27 96.58±2.3696.74±3.0697.53±1.62 t組別 例數(shù)(n) 基礎護理(分)一級護理(分)12.7756 12.9067 12.1211 P<0.05 <0.05 <0.05
普通組護士的基礎護理評分為(85.14±4.01)分,一級護理評分為(84.27±3.98)分,特技護理評分為(90.62±2.48)分;實驗組護士的基礎護理評分為(96.58±2.36)分,一級護理評分為(96.74±3.06)分,特技護理評分為(97.53±1.62)分,普通組護士的基礎護理評分、一級護理評分、特技護理評分較實驗組明顯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護士滿意率比較[n(%)]
普通組護士滿意的有9例,基本滿意的有12例,不滿意的有6例,滿意率為77.78%(21例);實驗組護士滿意的有15例,基本滿意的有11例,不滿意的有1例,滿意率為96.30%(26例),普通組護士滿意率較實驗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作為醫(yī)院較為特殊的科室,急診科患者具有發(fā)病重、發(fā)病急、風險大、治療困難等特點,一旦出現(xiàn)管理上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整個醫(yī)院的運行,在管理上采取合適的措施,加強對急診科的護理管理工作,可為患者的救治提供保障[3]。團隊管理模式在應用的過程中,會對員工的能力及工作性質進行充分考慮,并以此為標準建立不同類型的小組,積極調動工作人員的主管能動性,讓他們參與到問題解決及組織決定中,對組織生產(chǎn)力及團隊凝聚力進行有效提高[4]。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在急診科室中進行團隊管理模式的應用,管理機制的建立更為有效,能明確團隊發(fā)展的目標,團隊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和管理意識也會有所提高,團隊的合作精神能夠得到充分的發(fā)揮[5]。除此之外,通過團隊管理模式的應用,可以加強護理人員對風險管理知識及護理安全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其思維反應能力、組織管理能力進行有效的改善,有效提升急診科室工作人員的綜合急救能力[6]。
在進行團隊管理的過程中,急診科室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時刻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盡可能為其提供完善的護理,讓患者充滿溫馨的感覺,還能對醫(yī)院的醫(yī)療服務水平進行有效的提高,在醫(yī)患的共同努力下,醫(yī)院的服務治療效率也會有所提高[7]。本研究結果顯示,普通組護士的基礎護理評分為(85.14±4.01)分,一級護理評分為(84.27±3.98)分,特技護理評分為(90.62±2.48)分;實驗組護士的基礎護理評分為(96.58±2.36)分,一級護理評分為(96.74±3.06)分,特技護理評分為(97.53±1.62)分,普通組護士的基礎護理評分、一級護理評分、特技護理評分較實驗組明顯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普通組護士滿意率為77.78%(21例);實驗組滿意率為96.30%(26例),普通組護士滿意率較實驗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园l(fā)現(xiàn)在急診護理工作中應用團隊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護士的各項護理評分及滿意率,護理效果更加優(yōu)異。
綜上所述,將團隊管理模式應用于急診科護理管理工作中,可激發(fā)護理人員的積極性,提高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率,讓急診護理工作能夠更加有序的進行,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