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飛文
(天等縣人民醫(yī)院,廣西 崇左 532800)
外科護理單元間交接以及匯報病情等內容較為復雜,也是日常工作中重要的部分之一,要求護理人員需要全面進行交接,但是常規(guī)的交接工作多為口頭交接,容易造成漏項[1]。且責任劃分較為模糊,影響患者的護理效果。而SBAR交流模式主要是指狀態(tài)、背景、評估、建議,涉及到了信息交流工作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本文選取在本院外科接受治療的196例患者進行了研究工作。
資料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外科接受治療的196例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99例,男45例,女44例,年齡5~95歲,平均(50.24±9.27)歲;觀察組97例,男43例,女44例,年齡6~91歲,平均(52.76±8.71)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差異性不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為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交接班管理,以口頭或者交接單的形式將具體的內容進行交接,為患者提供持續(xù)性護理工作。觀察組患者在護理過程中采取SBAR交流模式做好護理單元間交接及匯報病情工作,具體做法為:(1)SBAR單元交接表的應用:為了能夠更好地完成單元件交接任務,需要為患者提供設計高效的交接表格,其中主要包含了患者基本個人信息,送出以及接收部門信息,簡要的病史、今日治療狀況、需要關注的特殊狀況、包括的治療檢查情況、護理人員聯(lián)系方式等。(2)護士交接班流程:患者在需要轉運??撇》康倪^程中,需要科室的主管護士對患者進行評估,并填寫交接表中的相應部分,并將患者送至相應??撇^(qū),將SBAR會單元間交接交于主管護士,完成當面交接班工作。(3)病情匯報:在進行匯報的過程中,需要保證有四個部分,首先是患者狀態(tài)也就是S部分,可以將患者血壓、脈搏、呼吸頻次等基本信息進行重點匯報。接下來就是背景介紹,也就是B部分,主要是將患者的入院時間,手術時間以及基礎血壓和既往病史進行簡單匯報。然后是患者評估,也就是A部分,對患者的基本治療情況進行評估,如肢體情況、靜脈通路建立情況,主訴病情疼痛等級等。最后是建議,也就是R部分,主要就是對患者今后的護理工作結合自身的護理經驗給出合理建議,確?;颊叩哪軌虻玫搅己玫淖o理。
調查患者護理滿意度,其中包含了護理人員態(tài)度、護理技巧、護理全面程度等各個方面。滿分70分,60~70分為滿意,50~60分為基本滿意,50分以下為不滿意??傮w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shù)×100%。
數(shù)據(jù)處理(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x2檢驗計數(shù)資料(%、n),以t檢驗計量資料(±s),如P<0.05,判定數(shù)據(jù)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臨床護理滿意度95.87%(93/9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83%(83/99),判定數(shù)據(jù)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n(%)]
優(yōu)質的連續(xù)性護理工作能夠為患者的康復提供良好的條件,但是由于在護理人員的交接班過程中,并不能很好的將護理內容進行有效的銜接,導致一些基礎護理工作不到位,對患者也產生了不利影響[2]。而SBAR交流模式的提出,可以從狀態(tài)、背景、評估、建議四個方面,對患者的病情有了一個較為客觀全面的匯總,在外科護理單元間交接及匯報病情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該交流模式,包含了SBAR單元交接表,為護理人員之間的交接工作給提供了大致的框架,如患者基本情況、病史、治療進度、下一步的治療護理計劃以及需要注意相關事件等。通過和下一個班次的護理人員進行全面對接工作,能夠使其快速熟悉患者病情,盡快投入到護理工作中去[3]。也可以和病情匯報相結合,結合自身的護理經驗針對患者今后的護理工作給出合理建議,確保患者得到優(yōu)質護理。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臨床護理滿意度95.8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83%,判定數(shù)據(jù)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和王芮[4]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SBAR交流模式在外科護理單元間交接及匯報病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提升護理效果,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