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英
(河池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廣西 河池 547000)
外來器械指的是醫(yī)療器械的廠商免費或租賃至醫(yī)院可反復使用的器械,可保障醫(yī)院對于器械的需求,例如骨科置入手術所需的關節(jié)鏡工具及器械,且外來器械會在不同醫(yī)院間反復傳遞,具有較大的流動性,存在很高的風險[1]。 本文旨在探索消毒供應室外來器械管理規(guī)范化的難點分析及應對措施,如下文報道。
選擇本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外來器械管理規(guī)范措施,共涉及病例340例(對照組),對應340組外來器械,對該期間的消毒問題的重難點進行分析,并實施針對性的應對措施,時間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涉及病例340例(觀察組),對應340組外來器械,具體基線資料呈現如下:觀察組男180例,女160例,平均年齡(40.48±5.46)歲。對照組男195例,女145例,平均年齡(41.82±5.74)歲。兩組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消毒措施。
觀察組對于對照組中出現的問題難點進行分析,并實施針對性的護理管理措施,具體如下:
①問題分析:①-1,消毒管理制度混亂,依據國務院2000年公布的《醫(yī)療器械監(jiān)督管理條例》中醫(yī)療器械的備案、產品注冊、器械經營具有嚴格的標準。但臨床工作中存在著管理不力的現象,部分工作人員未依據標準執(zhí)行外來器械的相關處理,部分醫(yī)療器械未備案注冊便已使用,甚至部分醫(yī)療器械超過保質期,并且消毒供應室的工作人員在接受外來器械時未對器械的數量進行核對,導致器械記載誤差[2]。①-2,外來的器械價格較為昂貴,且流動性較大,導致在消毒供應室的清洗、消毒時間縮短,無法保證器械的清潔,不僅如此,外來器械具有較為復雜的結構,且洞孔、凹槽較多,增大了清晰的難度,工作人員對于器械的使用情況缺乏了解會導致清洗不到位[3]。外來器械具有較多的種類、型號,導致分類的難度增大,無法保證分裝的精確性。①-3,外來器械的體積較大,且種類繁多,部分醫(yī)療器械未向醫(yī)院提供明確的滅菌參數,且部分工作人員對于外來器械的滅菌菜蔬不了解,導致滅菌過程較為隨意,當外來器械過多時,包裝過程中未進行科學的分層,導致堆積過多出現積壓導致滅菌效果不佳。①-4,人員素質低,管理出現問題,當醫(yī)療器械的供應商與消毒供應室的工作人員缺乏交流時,供應商無法及時的更換過效期的器械,部分工作人員非醫(yī)學專業(yè)畢業(yè),且缺乏專業(yè)知識,導致醫(yī)療器械清洗、消毒不佳,使得醫(yī)療器械的安全隱患增加。
②干預措施,②-1,建立外來器械的主準入標準,嚴格把關外來器械的進入流程,醫(yī)療采購部門需對于外來器械供應商的合格證件進行嚴格審核,禁止不合格的外來器械入院,當外來器械的供應商與醫(yī)院達成協議前,必須依據嚴格的審核流程[4]。②-2,構建有效的監(jiān)督管理機制,嚴格遵循醫(yī)院感染管理辦法的相關管理機制,醫(yī)院內部成立有效的監(jiān)督管理組,指定專人進行監(jiān)督檢查的工作,可使用檢測試紙、放大鏡對于醫(yī)療器械的清洗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對于清洗不合格的器械需予以返回重新進行清洗。②-3,強化消毒、滅菌、清洗的規(guī)范性,首先在清洗之前合理分類外來器械,依據器械的特點選擇科學的清洗方法,供應室工作人員需了解器械清洗的注意事項、步驟,當外來器械清洗完成后進行嚴格的消毒、保障環(huán)節(jié),控制包裝容器的大小,保證滅菌效果。②-4,強化培訓管理,醫(yī)院需及時的對工作人員開展培訓,協助工作人員掌握器械的相關知識,保障清洗、滅菌及包裝工作的順利進行[5]。
觀察2 組的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管理評分、滿意度評分。
實施SPSS 22.0軟件統(tǒng)計學處理,2組的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是計數數據,實施x2檢驗,2組的管理評分、滿意度評分是計量數據,實施t值檢驗,當P<0.05時代表統(tǒng)計存在差異。
觀察組的清洗合格率是99.12%、消毒合格率是98.53%,管理評分是(90.47±7.78)分、滿意度評分是(91.46±7.70)分,均比較對照組具有優(yōu)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表2所示。
表1 對比2組的管理評分、滿意度評分(±s)
表1 對比2組的管理評分、滿意度評分(±s)
組別 例數(n) 管理評分 滿意度評分觀察組 340 90.47±7.78 91.46±7.70對照組 340 79.98±7.85 80.07±7.09 t-17.50 20.07 P-0.01 0.01
表2 對比2組的消毒合格率、清洗合格率[n(%)]
外來器械又稱作租賃器械,通常是由供應商直接提供給醫(yī)院進行手術,可降低醫(yī)院的治療成本,還可滿足多種手術的需求,但外來器械的流動性較大,易出現較多的病菌,有研究表明,通過對于外來器械在清洗、消毒、包裝過程中的高效管理,不僅可提高清洗、消毒的質量,還可提高工作人員的素養(yǎng),降低醫(yī)院感染率。
本文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的清洗合格率是99.12%、消毒合格率是98.53%,高于對照組的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的管理評分是(90.47±7.78)分、滿意度評分是(91.46±7.70)分,也高于對照組的各項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于常規(guī)的消毒管理措施進行分析,實施針對性的護理管理措施的效果是十分顯著的,通過針對性的管理措施不僅提高了工作人員的管理能力,還提高了清洗、消毒的合格率,提高了整體的工作質量。
總而言之,對于消毒供應室外來器械的管理規(guī)范化的重難點進行分析,并實施針對性的應對措施的效果顯著,值得在醫(yī)院中進行推廣并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