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母豬夏季產后便秘是經常容易出現(xiàn)的一種重大問題,隨著母豬便秘的產生會影響到豬的正常采食,同時還會降低免疫功能,很容易激發(fā)感染一系列細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有研究結果表明,在母豬整個妊娠階段,便秘的發(fā)生率高達18%,危害嚴重時發(fā)病率高達30%,特別是在妊娠中后期和產后這個階段。夏季氣溫較高,在產后母豬養(yǎng)殖管理過程中,如果沒有做好環(huán)境的調控和養(yǎng)殖管理工作,就很容易受到多種應激因素的刺激,尤其是熱應激的刺激,表現(xiàn)出一系列的臨床反應,影響到母豬的正常采食和正常代謝,從而會造成母豬在夏季產后出現(xiàn)便秘,危害嚴重時還會造成母豬死亡,死豬不能正常吃乳。為此就需要我們深入分析夏季母豬產后便秘產生的原因,并構建針對性的防治措施,保障防控得當,降低經濟損失。
一、母豬夏季產后便秘的原因
1、養(yǎng)殖管理因素。對于養(yǎng)殖場的繁殖母豬,特別是定位欄養(yǎng)殖的母豬,由于缺乏運動,特別是夏季,溫度較高,濕度較大,氣壓較低,影響到豬群的正常采食和正常飲水,使得豬腸道當中的生理功能逐漸變差,蠕動能力逐漸變差,不利于對飼料的消化吸收,從而造成便秘發(fā)生。
2、飼料和飼喂因素。夏季母豬分娩之后,如果像母豬投喂的飼料過于精細,粗纖維含量嚴重不足,不向母豬投喂青綠飼料很容易造成產后母豬的直腸蠕動能力逐漸減弱,直腸當中的水分被腸道粘膜吸收,腸道水分逐漸下降,使得腸道當中的內容物不能夠向下運轉,各種廢棄物在腸道當中通過有害細菌的發(fā)酵,產生大量毒素,從而引發(fā)腸道中毒,造成嚴重的便秘癥狀。
3、母豬分娩之后的生理機能因素。母豬經過長時間的分娩之后,直腸出現(xiàn)麻痹,造成直腸蠕動能力逐漸減弱,糞便在直腸當中長時間停留,水分被大量吸收,造成內容物不能夠向下排放,從而引發(fā)便秘。另外母豬分娩之后乳房出現(xiàn)水腫,防止母豬的內分泌系統(tǒng)出現(xiàn)紊亂,母豬的年齡養(yǎng)殖管理因素,特別是應激因素,都會引起母豬出現(xiàn)產后便秘。
4、傳染性腸便秘。各種傳染性疾病、寄生蟲疾病、豬瘟早期、慢性腸結核、腸道蠕蟲病、發(fā)熱性疾病發(fā)生之后,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進一步影響到腸道的蠕動功能,從而造成腸道當中的內容不能夠正常向下運轉,吸收大量的水分,從而誘發(fā)繼發(fā)性常便秘。
二、母豬夏季產后便秘的危害
母豬產后便秘是一種臨床癥狀,并非是一種疾病,母豬產后便秘是一種臨床癥狀,并非是一種疾病。母豬在排便過程中由于大量的糞便在大腸當中不能夠正常向下移動,水分被大量吸收,很容易造成嚴重的排便困難,甚至不能正常排便,從而引發(fā)母豬出現(xiàn)如下危害。一方面糞便發(fā)酵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會使得直腸當中的溫度顯著升高,從而造成母豬體溫顯著升高。另外糞便在腸道當中異常發(fā)酵,還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質,會進一步損害與腸道相連接的各個組織器官,容易引發(fā)各個臟器器官出現(xiàn)炎癥病變,例如子宮內膜炎,乳房炎。便秘還會造成母豬采食量逐漸下降,從而會造成母豬在分娩之后泌乳量逐漸下降,不能夠喂養(yǎng)仔豬。同時還會造成乳汁當中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存留,加重了仔豬腹瀉疾病的發(fā)病率。便秘癥狀出現(xiàn)之后,母豬精神狀態(tài)逐漸變差,或者在圈舍當中十分急躁,坐立不安,不能夠正常哺乳仔豬,有時還會壓死、咬死或者夾死仔豬。隨著便秘癥狀的進一步加重,患病豬的營養(yǎng)物質或許受到阻礙,機體營養(yǎng)不良,影響到母豬集體和仔豬的正常生長發(fā)育。腸道當中蓄積的大量糞便如果不能夠及時清理及時排除,很容易感染多種傳染性疾病。
三、預防
臨床上引起母豬出現(xiàn)便秘的原因十分復雜,在進行預防過程中應該構建綜合性的防控方案。
1、飲水管理。母豬分娩之后,應該確保有充足的飲用水供給,分娩當天可以讓母豬飲用紅糖水或者麩皮水保證養(yǎng)分供給充足。在哺乳階段,母豬每天的飲水量控制在30~45L,進入夏秋季節(jié)之后,由于外界溫度較高,豬群的代謝速度加快,應該增加飲用水的投喂量,同時也保證飲用水清潔衛(wèi)生。養(yǎng)殖場的飲水器要保證安裝位置恰當確定合理的安裝高度。一般飲水器不能夠距離飼草太遠,同時要保證飲水器灑落的水不能夠濺入飼槽當中。通常情況下,飲水器的安裝高度高于豬站立時肩胛骨的高度距離地面75~85cm。
2、飼料管理。有條件的養(yǎng)殖場最好選擇配合顆粒飼料,同時哺乳階段的母豬還可以在飼料當中添加8%~10%的麩皮,這樣有利于母豬將腸道當中的內容物排出。由于夏季外界溫度較高,很容易引發(fā)哺乳,母豬出現(xiàn)熱應激反應,影響到正常采食。為了提高母豬的食欲,可以在飼料當中添加低聚木糖,添加量控制在2%~3%,這樣能夠保證有充足的能量供給,同時還能夠潤滑腸道。對于自行配制飼料的養(yǎng)殖場,要確保飼料搭配的科學合理,飼料種類多樣,滿足哺乳母豬的生長發(fā)育所需,禁止使用發(fā)霉變質的飼料,同時還應該確保向飼料中投喂充足的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為了提高飼料的消化利用率,還可以在飼料當中添加相應的微生態(tài)制劑和中成藥提取物,保護母豬的腸道黏膜完整,減少便秘癥狀的發(fā)生。
3、防止出現(xiàn)熱應激。夏季氣候炎熱,要做好哺乳母豬圈舍的溫度調控工作。有條件的養(yǎng)殖場可以對母豬實施后頸部滴水,每次滴水10分鐘,每天滴水3~4次,分別在每天上午的12點到下午的16點間進行,這樣可以有效降低注射當中的溫度??梢詫⒌嗡拓搲和L有效結合,這樣能夠將注射當中的高溫高濕氣體快速排出。此外還可以在飼料當中添加冰片、薄荷、小蘇打、抗氧化劑等藥物能夠有效減少溫度,能夠有效避免高溫造成母豬便秘癥狀出現(xiàn)。
4、提高產后母豬日糧中粗纖維的含量。母豬成功分娩之后,為了預防便秘的發(fā)生,應該逐漸增加日糧中粗纖維的含量,并在產前適當向妊娠母豬投入一些青綠多汁的飼料。在母豬泌乳期熱量當中可以添加5%~8%的麩皮,同時每天向泌乳母豬頭給青綠飼料1.5~2.0kg,這對防止母豬便秘有很大幫助。青綠飼料當中不僅含有大量的水分,而且還富含多種粗纖維,能夠有效加強腸道的蠕動,同時還有利于培育有益菌群,避免菌群失調或者腸道蠕動緩慢造成便秘,
5、產后切忌著急催乳。母豬分娩之后不能為了提高泌乳量而使用各種手段進行緊急催乳。應該先引導母豬恢復原有的采食量,當采食量增加之后,乳汁的分泌量自然就會增多。母豬分娩之后的采食水平對子宮恢復和乳汁品質對保證仔豬健康生長均具有很大幫助。所以母豬產后食欲恢復十分關鍵,在這個階段要提高飼料的營養(yǎng)價值,可以在飼料中多添加一些中草藥制劑和電解多維,迅速恢復母豬的體能,增強母豬的生理機能,進而有效解決因為采食而導致的不良便秘癥狀。
(作者單位:052460 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縣農業(yè)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