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笑梅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diào)整并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fā)展,提高教育質(zhì)量的必要手段。”評價是一個綜合分析的過程,而筆者所在幼兒園的“畫話”活動包含了“畫”和“話”兩個方面,所以在“畫話”活動的評價中,既要綜合考慮美術(shù)和語言兩個維度,還要根據(jù)幼兒的具體情況,提出具體的、針對性的建議。因此,教師在評價過程中,應(yīng)當力求評價的維度要全面,評價的主體要多元,評價時機要適宜。
評價維度要全面
活動內(nèi)容是評價的主體,這在每一次的評價過程中都要考慮周到。在“畫話”活動中,教師必須根據(jù)幼兒在畫畫、說畫兩個維度的相關(guān)要素來進行評價,如“畫話”的行為習慣、畫面布局、語言描述、合作交往等方面來進行評價,通過充分觀察、合理分析,使幼兒在這樣的評價過程中有所收獲。
對“畫話”行為習慣的評價 好的習慣可以讓人受益一生,幼兒時期是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重要階段。在“畫話”活動中,幼兒的作畫習慣也是評價的內(nèi)容。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身,如孩子在“畫話”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運筆姿勢、用眼姿勢、作畫材料的收納整理、物品的歸位等。因此,對“畫話”行為習慣進行評價,有助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作畫習慣,避免同伴之間發(fā)生不必要摩擦,讓幼兒更樂意參與畫話活動。
對“畫話”作品的評價 “畫話”活動包括繪畫和說畫兩部分,由于年齡的關(guān)系,孩子的畫畫作品會出現(xiàn)視點重復(fù)、比例失調(diào)、遠近物體的處理不夠到位的情況。他們在講述作品的時候,在完整性表達以及觀察畫面講述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教師對這方面的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進行“畫話”作品講述的評價時,教師可以有意地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事物和身邊的生活常識,豐富孩子的直接感性經(jīng)驗。同時,給予幼兒一定的鼓勵和幫助,讓他們在這種語言的表現(xiàn)過程中體驗到成功感,對“畫話”活動更加有興趣。如幼兒在進行“笑臉寶寶”的“畫話”創(chuàng)作評價時,老師針對小朋友把五官畫得得特別小的情況進行了評價,讓孩子們知道作品中人物的五官畫小了,臉型應(yīng)該比例縮小,只要整體圖形比例匹配就行。經(jīng)過老師這樣的評價,讓孩子在評價中也能提升“畫話”水平。
對幼兒“畫話”創(chuàng)作過程中合作的評價 到了大班,孩子們的合作能力進一步加強,“畫話”合作可以提升孩子們進行深度的交流,而教師對活動中的合作行為給予一些正確指導和中肯的評價,也能提升孩子的“畫話”能力。比如,在“畫話”的創(chuàng)作中,孩子們彼此相互幫助、相互講述都是一種合作的表現(xiàn),對這些進行評價,幫助幼兒梳理關(guān)鍵經(jīng)驗,幼兒提升的不僅是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同時也提升了幼兒在“畫話”活動中經(jīng)驗的積累。由此可見,對這些方面進行評價可以讓幼兒更喜歡畫話活動,喜歡畫自己想說的畫,喜歡說自己畫好的畫。
評價主體要多元
在以往的評價中,教師評價總是處于主體地位,幼兒只是充當了聆聽者。很少有孩子直接參與到“畫話”活動的評價中去。因此,創(chuàng)設(shè)多主體評價氛圍,讓更多生生評價、師幼評價、家長評價參與進來,給每個幼兒觀察、品評和表達的機會。
展示評價 我們知道,幼兒通過欣賞優(yōu)秀作品,能夠提升自我的欣賞水平,也能開闊幼兒的審美視野。在欣賞作品時,通常會選擇幼兒喜歡的繪本、連環(huán)畫中的優(yōu)秀作品,讓幼兒得到的視覺和聽覺的沖擊。比如,在欣賞繪本《小種子》時,引導幼兒對畫面的色彩進行分析評價,也會讓幼兒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評價分析,表達自己的感受。因此,對優(yōu)秀作品進行展示評價,能豐富幼兒的感受,從而增加自己對“畫話”作品的認識。
同伴互評 幼兒通過評價同伴的作品,感受同齡人作品中的優(yōu)點與缺點,提高自己的評價與分析能力。在幼兒評價同伴作品的時候,教師可以適當作一些引導,比如采用個體評價和小組評價相結(jié)合的方式。每位孩子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交流介紹,評價同伴的優(yōu)勢和不足,運用小紅花評分放置在認為優(yōu)秀的同伴作品上,以紅花獲得最多者為最高獲獎?wù)?。這些都能促進幼兒對畫話作品的認識,從而得到提升。
家長評價 家長是幼兒最親密的人,幼兒會對家長的評價十分在意。在“畫話”活動中,家長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好幫手,因為家長是“畫話”作品的記錄者、傾聽者和欣賞者。因此,讓幼兒把自己的作品帶給家長,用幼兒口述家長記錄的方式完善并整理作品,在此過程中,家長口頭激勵或物質(zhì)獎勵,以及每一次的用心評價,都能增強幼兒的興趣,提高他們對“畫話”作品的表現(xiàn)能力。
評價時機要適宜
一日生活皆教育,評價時機要更靈活。在創(chuàng)作初期,可以對孩子的行為、積極性、畫面構(gòu)圖等進行隨機評價。在中期,可以根據(jù)個體差異,在創(chuàng)作內(nèi)容、創(chuàng)作方式、作畫速度方面對評價時機進行更到位的把控,靈活安排評價時間。如果幼兒完成時間相對集中,就對他們的作品進行集中評價;如果完成時間有快有慢,就讓先完成的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賞、互相評價;如果所有孩子都完成較慢,就讓孩子用更多的時間作畫,把評價活動安排在課后或其他課余時間,也可以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作品欄里,讓幼兒互評,老師用適時的提問方式參與其中,進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好的評價形式與方法對“畫話”教學活動非常重要,我們應(yīng)該重視評價在教學中的作用,讓幼兒在一次次的評價、一次次的成長中增加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提高“畫話”能力。
(作者單位:浙江省義烏市勝利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