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 要:田徑是高校體育教學中主要運動項目,田徑運動為高校學生提供了良好的體育鍛煉機會,但是隨著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不斷改革,越來越多的項目被納入到了高校體育教學當中,學生有了多樣化的運動項目選擇后對于田徑教學內容的豐富也在提高。為此,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等,從高校田徑教學的現(xiàn)實困境出發(fā),提出了提高高校田徑教學的相關策略,旨為進一步促進高校田徑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 田徑教學? 困境? 出路
中圖分類號:G8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3(a)-0123-02
隨著社會對多元化人才的需要,我國對于高校人才的培養(yǎng)方式投入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更加關注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尤其是在全民人才的號召和需求下,各大高校紛紛調整體育教學的內容和項目組成,不斷有新的體育項目加入。這為高校學生提高更多選擇,豐富體育生活的同時,也是對傳統(tǒng)體育項目田徑運動的一個巨大挑戰(zhàn)。意味著資源的分流以及學生的流失,但是在當前高校田徑教學困境表象背后,也存在著其他的問題和因素。
1? 高校田徑教學現(xiàn)狀和發(fā)展困境
1.1 宣傳教育缺乏,社會認知不足
隨著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越來越多項目走入高校體育課堂,田徑運動的占比逐漸減小,大學生的選擇也不斷降低,意味著社會對于體育價值觀念的認知轉移,甚至出現(xiàn)了對田徑運動錯誤的看法,這大部分源自于宣傳教育上的缺失。
1.2 政策改革多變,資源分流嚴重
在高校體育改革政策的不斷變更和引領下,高校開展體育教學工作的重心也發(fā)生變化,在田徑項目上的投入越來越少,甚至出現(xiàn)了運動場地被占用,教學器械不完善的資源漏洞與不足。
1.3 教學方法落后,訓練目標單一
教學方法的落后與目標內容的單一是影響高校田徑教學進一步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教師大多沿用傳統(tǒng)的機械化重復化體力消耗式的訓練方法,為學生帶來思想與身體上的壓力,不僅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更是影響了整體的教學氛圍和訓練情緒。
1.4 體育意識不強
體育意識的養(yǎng)成是影響高校田徑教學開展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多數(shù)學生都會先入為主地對體育運動產(chǎn)生了錯誤的認知與偏見,尤其是對田徑學習更是提不起興趣,體育意識薄弱導致高校田徑教學效果不佳。因此,高校要從思想教育上進行糾正和啟發(fā),才能夠幫助高校田徑教學突破困境。
1.5 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不高
隨著近幾年大學生人數(shù)的不斷增多,高校師資隊伍也在不斷增加,高校體育教師的年齡組成也逐漸朝著年輕化的方向發(fā)展,雖然大多數(shù)體育教師都是體育院系畢業(yè)的學生,但是不乏有一些職業(yè)素養(yǎng)和專業(yè)技能不合格的人員存在,影響高校田徑教學的穩(wěn)定發(fā)展和高質量發(fā)展。
2? 高校田徑教學改革舉措與出路
2.1 重建教學目標更新教學規(guī)劃
在全民健身的號召和帶動下,高校改革田徑運動教學工作也應該圍繞著體育健身為主要目標,改變過去只重視教學成績或者只浮于表面的教學規(guī)劃,深入到田徑運動的優(yōu)勢和學生的訴求中去,結合高校學生身體運動的技能和基本能力,整改和調整教學規(guī)劃。為初入大學的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優(yōu)質的田徑運動服務和教學,將田徑運動當做一種健身和提升,而不是硬性完成教學任務,這樣依賴能夠讓走、跳躍、投球等多種運動形式都帶入到田徑教學中,從根源上激發(fā)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認可和喜愛。
2.2 改革教學模式豐富訓練內容
在對我國的幾所重點高校進行調查對比分析之后發(fā)現(xiàn),教學模式與內容是當前田徑教學工作的一大難關。從形式上,高校應該放寬學生對于田徑運動選擇的自主權,以學生的建議和體驗為教學改革的重要依據(jù)與方向。教師在課堂上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設計和安排更利于學生接受與消化的教學內容。由于學生田徑基礎參差不齊,所以差異化教學與分層次訓練模式必不可少,能夠有效地減少無效教學所帶來的資源浪費,讓更多學生收獲田徑運動的好處,從而提升教育的質量結果。
2.3 加強思想教育發(fā)掘運動潛能
學校要加大正確理念的引進與宣傳,教師以身作則,養(yǎng)成良好的田徑運動習慣,潛移默化地為學生樹立榜樣,改變田徑運動的定位。并且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的輔助與包裝,讓學生感受田徑運動的魅力,進而挖掘田徑運動的潛能與天賦[2]。堅實的理論基礎是學好田徑運動的關鍵,教師要吸取過去理論教學內容不足的教訓,增強理論知識講解的比例,讓高校學生在運動實踐之前對于運動原理更加了解清晰,從而在運動過程中能夠更加集中注意力探索和適應技巧要點,利于田徑能力的提高。實戰(zhàn)性的演練和比賽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重事后的總結,對于薄弱環(huán)節(jié)專項突破,提高個人成績。
2.4 提高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注重教學實踐
高校田徑教學工作開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掌握更多的個人技能,從而在未來面對社會時能夠更加從容和穩(wěn)健。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所以高校要注重對田徑教師能力的培訓和考評,定期組織培訓班,從業(yè)務能力和思想精神上全方位地進行鞏固加強,邀請國內外田徑領域的專家對教學進行指導,傳達最新田徑運動的指示,與時俱進。同時田徑教學的服務性與實踐性也是改革中的重點??梢酝ㄟ^引導學生參與社會體育服務項目,利用所學的田徑知識去幫助和服務更多人,讓學生體會到田徑運動的作用,進而樹立起傳承的精神。
2.5 構建綜合體系多元考核評估
考核評估的不全面導致許多學生對于田徑運動的審核內心充滿恐懼,尤其一些體質不達標學生更是直接缺席考核,給正常教學秩序的維持造成困擾。為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從根源上出發(fā),改革考評體系。教師將體質不同的學生分組考評,建立學生信心,各項考評指標也應該盡量的分散,讓學生擁有選擇的機會,挑選擅長的內容參與考核,鼓勵學生對田徑運動的熱情。
2.6 應用信息技術增強訓練效果
智能化課堂監(jiān)督管理系統(tǒng)已經(jīng)在許多學校和科目中得到了應用,為信息化管理和便捷性教學提供服務,高校田徑教學也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的引入和結合。數(shù)字化發(fā)令機、自動化計時器以及速度測量裝置等都可以被用在跑步項目中,幫助學生自主性的訓練與糾錯,而跳高跳遠類的項目,一些彈跳記錄器則可以直接顯示與分析學生距離理想狀態(tài)的差距,幫助學生分析弱點,有針對性地加強訓練。
3? 結語
社會對于田徑運動和田徑人才的認識不到位、學校對田徑運動發(fā)展投入減少以及教學和訓練考核上的落后都造成了高校田徑教學工作正在面臨的諸多困境和問題,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謀求新的出路讓高校田徑教學在新時代下煥發(fā)全新的光彩。這就需要學校、教師、社會以及學生共同聯(lián)合起來,發(fā)揮各自的職能,建立健全新的教學體制和模式,積極應用新技術新理念,及時打破困境,探索到一條更加適合的發(fā)展之路。
參考文獻
[1] 董健鵬,田劉琪.高校田徑教學:現(xiàn)實困境與引導路徑探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7):88-89.
[2] 艾爾肯·阿巴斯.分析大學體育田徑教學的困境及其改革策略[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6(48):82-84.
[3] 卞東良.“健康中國”背景下高校田徑運動發(fā)展機遇與困境研究[J].運動,2018(24):80-81.
[4] 余海濤.高校田徑教學困境及其教學改革的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9):62,64.
[5] 呂崇東.我國高校田徑教學的困境與出路[J].運動,2017(22):90-91.
[6] 吳小銘.論當下高校田徑教改困境與出路[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