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
思政課程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上好學校思政課,必須旗幟鮮明,始終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真正落實到教育教學之中。近年來,中小學思政課受到國家高度重視,由此引發(fā)各地的教學創(chuàng)新成為當前中小學教學的新現象。以思政課為骨干,結合其他學科進行交叉教學,正在形成“教育思政課+其他科目”課程新體系。
上海:德育新常態(tài)
2019年10月14日,由中共上海市教育衛(wèi)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辦,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市師資培訓中心、上海市學生德育發(fā)展中心承辦的“我和我的祖國——上海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教學觀摩活動”在華東師范大學體育館舉行。不同學段的5名上海思政課教師圍繞“我和我的祖國”,集中闡釋“新思想”之中的愛國情、報國志、強國夢。
5位教師的授課內容豐富,主題鮮明,給在場師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巴瑢W們看過紀錄片《塑料海洋》嗎?”教師閆方潔的課堂看似隨意的閑聊?!翱催^,沒想到海底最深處依舊可以發(fā)現塑料。”臺下學生熱烈響應。
構建跨學科、跨領域、高素質的教學團隊,堅持對思政課專職教師開展分層培養(yǎng)培訓,引導廣大教師提升理論素養(yǎng)、人格修養(yǎng)。張維為、陳果、施索華;在上海,已經涌現了一批像閆方潔這樣受到學生普遍歡迎的教學名師。講臺上的精彩,絕非僅僅是一個教學技法問題,它更是理想信念、理論素養(yǎng)、育人情懷的綜合體現。要讓更多有信仰的人能夠站上講臺講信仰。而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帶頭開講,知名教授、行業(yè)專家登臺授課,黨政領導、模范人物現身說法,正在成為上海校園里的新常態(tài)。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任陸靖介紹說:上海大中小學一體化推進思政課建設有良好傳統。在改革過程中,我們感到必須建立一體化的頂層德育內容體系,確保不同學段銜接,初步形成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核,以“政治認同、國家意識、文化自信、人格養(yǎng)成”四大板塊為重點的德育頂層內容體系,探索形成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內容序列。
上海統籌隊伍建設,注重教師這個關鍵因素。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之后,上海在資源保障方面保障專項投入,對“馬院馬學科”專項計劃、“課程思政”專項計劃,每年新增投入近1億元,為教師事業(yè)發(fā)展搭建堅實平臺。
陸靖表示:思政課堂重點解決理論與實踐相脫節(jié)的問題。我們牢固確立“開門辦思政”理念,在高中,2014年上海高考綜合改革調整了“指揮棒”,將社會實踐情況納入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在初中,2019年啟動的中考改革同樣將社會實踐納入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使其成為畢業(yè)的硬要求。中小學學科德育與高校課程思政是上海10多年改革先行先試的重要探索課題,并已初步形成以思政課為關鍵,語文、歷史為骨干,其他各門課為支撐的德育課程體系。
天津:合理利用網絡資源
2019年9月16日,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專程來到位于和平區(qū)的市第五十五中學,深入調研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悅耳的上課鈴聲,李鴻忠走進初二(9)班教室,在最后一排坐下,和同學們一起上道德與法治課——“合理利用網絡”。課堂上,胡春華老師利用電子課件,以生活中的生動案例向大家娓娓道來,悉心講授“學會辨析網絡信息”“傳播網絡正能量”等內容。你是不是每天都要花大量時間刷朋友圈、看微信?上網瀏覽時如何做到“信息節(jié)食”?怎樣做負責任的網絡參與者?老師提出問題后,同學們踴躍回答。在分組討論時,李鴻忠主動與身邊同學進行交流。下節(jié)課,李鴻忠來到高一(4)班聽歷史課。程然老師為同學們教授的是高一第一學期歷史第二課——《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李鴻忠認真傾聽老師授課內容和同學們的發(fā)言,仔細記錄教學要點,并翻閱察看歷史課教材。
聽完兩堂課后,李鴻忠與學校負責人和授課老師交流,肯定了學校注重課程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參與互動等辦學特色和較高的教學水平。
天津堅持探索“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新模式。天津外國語大學組織15位教師帶領20名學生,分5個路隊奔赴陜西延安、河北正定、福建福州與廈門、浙江杭州和上海等地,實地探訪總書記當年插隊、工作過的地方,利用自己收獲的調研材料、生動鮮活的采訪案例,精心設計出了精彩的宣講內容。
山東:提升課程吸引力
2019年5月14日,濟南市中學思政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主題教研活動”在山東省實驗中學中心校區(qū)舉行。山師附中教師徐海霞奉獻了一堂優(yōu)秀的學科展示課——《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徐海霞通過分享“70”“5”“100”幾個數字,引導學生聯想其背后寓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并聚焦這些數字所涉及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精準扶貧5周年”“五四運動100周年”,通過“歷史與現實——聚焦主要矛盾變化”“使命與行動——關注精準扶貧脫貧”“時代與青年——勇于擔當時代責任”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三大環(huán)節(jié),以議題為引領,引導學生主動“我思考、我分析、我擔當”,在師生對話、生生對話中生成課堂,加深了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等知識的理解。
2019年1月,山東省教育廳研究確定:以省內城市結合各地近現代重要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等為題材,開展全省思政課“同城大課堂”活動,使思政課更貼近學生實際,走進學生心田,激發(fā)情感共鳴。
一堂情景?。盒∧泻⒗收b完杜甫的《望岳》后,指著電子屏幕上光著脊梁、擔著重物攀登的漢子問爺爺:“那些是什么人?”爺爺回答:“那就是咱們泰山上的挑山工啊?!薄疤羯焦な歉缮兜模俊薄疤羯焦ぞ褪峭┥缴咸魱|西的人??!”情景劇一結束,山東農業(yè)大學《綱要》教研部主任陳慧文走上講臺,開始了理論課程的講解。這堂“新時代挑山工精神”主題思政課是山東省教育廳推出的思政課“同城大課堂”活動的一個專題課程。3個月內,先后有20余名教師參與集體備課,修改講稿20余次,僅彩排就安排了6次。200多位山東農業(yè)大學學生和其他學校教師同上了這堂課。
2019年是濟南“五三慘案”91周年,這也成為“同城大課堂”活動的契機。山東省教育廳思政處副處長陳成標說:“全市大中小學生竟對每年慣例的‘五三慘案警報鳴笛不了解,都以為是簡單的防空警報。”學校、教師及學生以前都存在對思政課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的現象。
“同城大課堂”專題教學在各高校引起強烈反響。以濟南為例,高校共講授約6900個課時,覆蓋41.8萬名學生,約19萬名學生通過網絡視頻在線學習。濟南“五三慘案”專題思政課同城開課后,山東省教育廳在5月中旬對905名高校學生展開隨機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8.7%的學生知道“五三慘案”,93.3%的學生能準確說出“五三慘案”的時間和地點,超過92%的學生能準確回答“五三慘案”的啟示教訓,超過95%的學生能回答與認識新時代青年學生的時代責任與歷史使命。
此后,青島“五四運動”主題思政課、泰安“新時代挑山工精神”主題思政課、煙臺威?!凹孜绾?zhàn)”專題思政課等相繼開展。挖掘本地思政元素,同城教師集體備課,情景式教學、互動課堂,山東思政課的吸引力得以提升。
武漢:傳承紅色基因
2019年4月,武漢市“慶新中國華誕與軍運會同行——同上一堂思政課”活動啟動,《長江日報》陸續(xù)報道了一批精彩的中小學思政課堂。12月9日至12月11日,活動進入網絡投票階段,市民通過《長江日報》手機客戶端,為心目中的優(yōu)秀思政課點贊。
《長江日報》推出了38篇報道,展示了38節(jié)精彩的思政課堂,讓市民們看到了武漢思政教師的智慧與活力。在這些精彩的思政課堂上,來自武漢市第十二初級中學的教師孫曉潔,帶領學生重新認識家鄉(xiāng)武漢,立志做奮斗在新時代的武漢人;來自武漢外國語學校初中部的教師黃莉,把牛仔褲、雞蛋甚至蟑螂帶進課堂,“變身”教具啟發(fā)學生思考;黃陂區(qū)實驗中學的教師陳利芳,帶領學生們走出校園,到鄉(xiāng)間田野尋找紅色印記,感受紅色精神……澆花澆根,育人育心,武漢中小學、高校一直將思政課作為一項育人工程,努力讓課堂有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針對性。
“讓思政品德課與孩子的生活緊密聯系,真正影響到他們的人生觀,扣好孩子人生的第一顆紐扣。”硚口區(qū)崇仁路小學思政課教師周麗娜的班上曾轉來一個叫小強的插班生。小強一家在漢正街租了一間十幾平方米的房子,日子過得緊緊巴巴??蛇@個孩子卻常常會偷拿家里的錢,放學后躲到游戲機室玩游戲不回家。父母罵過、打過,也無濟于事。周老師剛巧在準備品德比賽課,看到課題《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時,她瞬間便想到小強正是沒有體諒到父母的艱辛,才會如此不懂事。于是,她征求小強父母同意后,拿著攝像機,跟著小強爸爸從晚上10點忙碌到凌晨5點,并在課堂上真實再現小強爸爸辛苦的一天。當小強看到父母為了這個家拼命奔波疲憊不堪,他淚水奪眶而出。這對父子當即在課堂上進行了一次心靈深處的對話。
江岸區(qū)地處漢口核心區(qū)域,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區(qū)?!罢沁@樣一方紅色沃土,滋養(yǎng)著一代代紅色少年?!苯秴^(qū)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要抓住學生這個重要群體,深入結合“四位一體”文明實踐機制,發(fā)動社區(qū)、單位、學校、家庭各方力量,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紅色基因。
5年來,江岸區(qū)中小學共舉辦600余場走進紅色舊址、紀念館等紅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活動,20余萬名好少年積極參與。2019年9月1日,江岸區(qū)70余所中小學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8萬余名師生同上一堂思政課。江岸師生同聲歌唱祖國,一顆顆赤子之心,澎湃著中華的聲音,陽光撒落在校園,照耀著莘莘學子健康成長。
《成長紀念冊》承載教育理想
河北省涿州市實驗中學編寫《成長紀念冊》,由此煥發(fā)出龐大的生機與活力,成為展示學校辦學活力的一張靚麗名片。校長王國輝說:涿州市實驗中學每班編寫《成長紀念冊》已堅持了4年,目前已有120冊成果;這其中有部分圖書還得到了出版社的青睞。學校創(chuàng)新思政課,以思政課為骨干,教育思政課+其他科目課程新體系已形成經驗。
《成長紀念冊》的出現,始于學校部分班主任的探索。學生九年級畢業(yè)時,最初有個別班主任以紙質定制印刷的形式,將學生初中三年的圖文影像資料匯編成冊,受到了學生及家長的認可。漸漸地,《成長紀念冊》的編輯形式越來越多樣,內容越來越豐富,參與編寫的班級越來越多。學校順勢將此項工作上升為學校制度?!冻砷L紀念冊》最多讀者是學生,班主任和編委會同學將學生多年來佳作、班級文化建設成果、活動資料等匯編成冊,化零為整,化無形為有形,將學生最美的青春記憶留存下來,這是每個班級編輯《成長紀念冊》的初衷。
班級管理充滿了創(chuàng)造性,也充滿藝術性;任何一位優(yōu)秀的班主任在工作中都會捕捉教育契機,運用教育智慧,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從而形成獨具特色的班務實踐活動。一般來說,班主任教育創(chuàng)新應包括班干部的產生與發(fā)揮作用、班級制度建設與執(zhí)行、班級文化的涵養(yǎng)及班級學風建設等。
在此基礎上,班級《成長紀念冊》由“常規(guī)管理”“思想導航”“學風建設”“讀書寫作”“師生情深”等章節(jié)組成,可展現一個優(yōu)秀班集體的建設歷程。
“每屆編一本成長紀念冊,每屆都是新的教育思考?!睂W校教師代立然是編寫成長紀念冊的重要推動者。他在近4屆學生共12年教育教學中,對班級建設的體會越來越深刻。在最新的一本《把班集體打造成孩子的精神故鄉(xiāng)》中,他提出“打造品牌班級,營建精神故鄉(xiāng)”的主張。這本書由“學記”“師說”“家訓”三輯構成?!皩W記”由學生來寫作,主要寫入學3來年發(fā)生在班級有趣的故事;“師說”記錄的是老師3年來寫給學生、學生家長及有關教育的思考和感悟;“家訓”由家長寫就,記錄家長3年來陪伴孩子共同成長的感悟和體會,有共同學習的溫馨畫面,也有親子的沖突與和解,更多的是家長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加深了對教育的理解,可以算是新時期的“新家訓”。此書已由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出版。
新時期,教育不應只給學生一時的應試之需,而是要給師生以終生成長的力量。以編寫《成長紀念冊》為動力,學校學生集體在向上的力量中成長;“紀念冊”承載教育理想,由此學校創(chuàng)新思政課大有作為。
教育部:教師的首要職責
教育部印發(fā)《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guī)定》(以下簡稱《規(guī)定》)?!兑?guī)定》明確,思政課教師的首要崗位職責是講好思政課;高校應當根據全日制在校生總數,嚴格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專職思政課教師崗位?!兑?guī)定》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規(guī)定》指出,思政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必須按照國家要求設置的課程。思政課教師是承擔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和研究職責的專兼職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中承擔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中堅力量。主管教育部門、高校應當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把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納入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和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guī)劃,在師資建設上優(yōu)先考慮,在資金投入上優(yōu)先保障,在資源配置上優(yōu)先滿足。
《規(guī)定》明確,思政課教師的首要崗位職責是講好思政課。思政課教師要引導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積極貢獻。
《規(guī)定》明確,高校應當配齊建強思政課專職教師隊伍,建設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yōu)良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同時,主管教育部門和高校應當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后備人才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