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關鍵詞:七三一部隊;城子溝野外實驗場;探究
中圖分類號:K87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0)01 — 0105 — 03
七三一部隊準備發(fā)動細菌戰(zhàn),就要不斷地進行野外實驗,以檢驗其制造出來的細菌武器的效能,這種野外實驗被稱之為“實戰(zhàn)演習”。七三一部隊進行野外實驗,有的是在臨時選擇的草原或山區(qū),但更多是在其建立的野外實驗場。七三一部隊的野外實驗場,主要有距離七三一部隊平房營區(qū)較遠的安達、陶賴昭兩個野外實驗場,以及在七三一部隊平房營區(qū)周邊的一處低洼地、航空班特別靶場、城子溝等3個野外實驗場。
安達、陶賴昭兩個野外實驗場,檔案史料、口述史料多有記述,遺存清晰可辨,學者亦有所論述。但七三一部隊平房營區(qū)周邊的3個野外實驗場,就筆者所見只有口述史料、無檔案史料記載,學者相關研究闕如。目前,城子溝野外實驗場遺址尚存,其它兩個均無遺跡可考。就其現(xiàn)狀,筆者對城子溝野外實驗場進行了實地調(diào)查,在口述史料中擷取七三一部隊勞工證言加以考證,以期有所全面了解,還歷史以本來面目,進而提出復原展示的保護利用建議。
城子溝野外實驗場,又稱平樂古城,位于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平房區(qū)平新鎮(zhèn)平樂村正黃三屯西北約1.5千米處,南距運糧河約5千米,東距阿什河約25千米,屬古文化遺址和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
平樂古城,俗稱“金兀術馬圈”,相傳是金代名將兀術(完顏宗弼)建立的軍馬廄,城內(nèi)曾出土布紋瓦、青磚、灰陶片、白瓷片、石臼等遺物。①七三一部隊侵占平房后,將此古城作為野外實驗場,利用其城墻為屏障,使用活人和馬、牛、羊、猴、兔、豬、鼠等動物秘密進行細菌實驗,遂被七三一部隊勞工及當?shù)鼐用穹Q之為城子溝野外實驗場。
城子溝野外實驗場(平樂古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360米,東西寬約316米,面積約11.38萬平方米。古城內(nèi)已辟為耕地,現(xiàn)僅存城墻及附屬設施、護城壕,南墻已被夷平,其余三面墻保存尚好,依附城墻的馬面有6個,北墻中間有甕門,東西兩墻中間各設一門,護城壕跡象仍可辨識。城墻為夯土板筑,頂寬1.5米—3米、基闊6米—7米、高1米—2.5米;護城壕寬約2米,深約1.5米。
1938年10月至1945年8月間,代福全、傅景岐、韓行巖、黃國榮、鞠復慶、鞠復智、李增印、裴富、任廣全等人在七三一部隊服勞工,是七三一部隊在城子溝野外實驗場進行細菌實驗的見證人或知情人,是七三一部隊勞工中的幸存者。從這些七三一部隊勞工的證言中,可以證實七三一部隊城子溝野外實驗場的存在。
代福全,服勞工的時間為1943年—1945年8月,被采訪證言的時間為1983年1月20日。他回憶說:“在三屯西有個城墻(即城子溝——筆者注),是國境地。日本要在這搞試驗,看到好幾個日本人騎著馬到城墻這來試驗,當時看到發(fā)出的光有紅光、藍光、黃光,試驗完了把馬都燒了,試驗用地附近好大一片莊稼全黃死掉了?!雹?/p>
傅景岐,服勞工的時間為1939年—1945年8月,被采訪證言的時間為1985年—1994年的某月某日。他回憶說:“大概是我二十三歲那年(約1943年),有一天日本人把我們召集在一起,說馬上出發(fā)有軍事行動。夜間,把日本人和我們十幾個勞工都拉上車,大家都不知去哪里。天亮后,我們才辨認出方向,車已到了雙城,最后返回城子溝。車到后,日本人把城子溝圍了起來,田中說沒有命令誰也不準亂動,日本人都是全副武裝和我們一起趴在城墻邊上。田中又說,大家不要怕,一會七點鐘有飛機來。七點,飛機果然來了,在頭頂俯沖扔下個東西。日本人把扔下的東西揀來,那是個紙筒子,里邊是一捆報紙。不一會兒,來了幾輛卡車卸下四個鐵架子和四頭驢。日本人把驢栓在鐵架子上,又從別的車上卸下了許多防毒面具。日本人一人一個,還發(fā)一包藥,一條手巾。我們也發(fā)一套。日本人說,一會兒飛機來時,都不要害怕,飛機繞三圈以后,都把藥放在手巾上,用小便澆濕了堵住嘴,戴上防毒面具。不大一會,飛機又來了,我們都按要求戴上防毒面具。飛機扔下三個東西,不太響,爆炸后冒黑煙,很濃,對面不見人。過了一會兒,煙散了,只見四頭驢都死了。田中又招呼我們集合,讓我們把防毒面具放在車上,不準弄壞,洗完手后我們坐車回七三一部隊了?!雹?/p>
韓行巖,服勞工的時間為1941年1月—1942年6月,被采訪證言的時間為1985年5月13日。他回憶說:“(1938年)有一次,看見有很多汽車拉著日本兵和東西往城子溝開去。我好奇地到了跟前,因為是小孩,所以混了進去,(土圍墻附近)爬在那觀看,看到日本人搭了一個大木架子,有十多米高,都使的紅松檁子。從架子上往下投彈爆炸,后來一個日本兵發(fā)現(xiàn)了我,要抓我,嚇得我往家跑。過了兩、三天我們又去玩,看見木架子底下,周圍凈是些耗子、江豬子、馬、兔子什么的,還有人。有的馬迷迷糊糊的跑到草地里,倒在這幾個,倒在那幾個。爆炸的東西都象化學塑料的炮彈殼子,江豬子還有活的。木架子底下有燒焚的痕跡,日本人都收拾過了?!雹?/p>
黃國榮,服勞工的時間為1944年夏—1945年8月,被采訪證言的時間為1982年8月9日。他回憶說:“鬼子有時把抽完血的馬,用汽車拉到城子溝作實驗,試驗后當場把死馬燒掉?!雹?/p>
鞠復慶,服勞工的時間為1942年,被采訪證言的時間為1982年9月2日。他回憶說:“城子溝就是金烏術(應為金兀術——筆者注)馬圈。1942年,七三一部隊用汽車拉來幾匹大洋馬,城內(nèi)中央架設著一個木制架子,豎起一個旗桿。七三一部隊的飛機在一二百米的高度投擲炸彈,發(fā)出沉悶的爆炸聲。隨后,往死馬身上澆上汽油燒掉,冒起濃煙。事后,農(nóng)民揀到炸彈的碎片,從這炸彈碎片可看出外部是醬紫色,內(nèi)部有幾個格?!雹?/p>
鞠復智,服勞工的時間為1941年1月—1943年11月,被采訪證言的時間為1982年12月17日。他回憶說:“在正黃旗三屯西有個城子溝,七三一部隊在那搞過細菌實驗。實驗之前,在土墻里的一個大木架子上插上旗,日本人搞完實驗后,屯子的人去看,發(fā)現(xiàn)現(xiàn)場有死馬、死兔、死耗子?!雹?/p>
李增印,服勞工的時間為1942年—1945年8月,被采訪證言的時間為1982年12月23日。他回憶說:“細菌工廠(指七三一部隊——筆者注),將有生動物趕在一齊,到城子溝集中用毒瓦斯,毒害動物將它毒死,把心腦子取出,其體火燒?!雹?/p>
裴富,服勞工的時間為1938年10月—1945年8月,被采訪證言的時間為1984年冬。他回憶說:“往石井班送各種動物時,我看到了日本人抽馬血,還聽石井班的勞工說,把馬拉到城子溝去做試驗。”⑧
任廣全,服勞工的時間為1940年—1945年8月,被采訪證言的時間為1983年1月21日。他回憶說:“一九四四年的有一天夜里,日本人把馬蹄子上面的大動脈用刀割斷,然后日本人把血抽出來做試驗,把馬趕到城子溝把馬煉了,第二天我們上班發(fā)現(xiàn)少一百多匹馬?!雹?/p>
基于上述七三一部隊勞工證言,至少可以窺探出以下兩點結論:其一,七三一部隊在城子溝野外實驗場,通常是用飛機低空投放陶彈進行細菌實驗,這是演練在實戰(zhàn)壞境下如何使用細菌武器,旨在檢驗細菌武器的作戰(zhàn)效果,以此改進細菌武器的性能。此種細菌布撒方法,七三一部隊在安達、陶賴昭等野外實驗場都實驗過,已多有揭露為七三一部隊研究者所熟知。其二,七三一部隊在城子溝野外實驗場,不光以“馬路大”(七三一部隊內(nèi)對活體實驗用人員的稱呼)和動物為實驗對象,也對中國勞工進行了檢測防毒面具效能的人體實驗,這點此前被七三一部隊研究者所忽視鮮有論述。侵華日軍在中國戰(zhàn)場大量使用毒氣作戰(zhàn),為避免自身遭到毒氣傷害,必定會對防毒面具等防毒氣設備開展研究。日本戰(zhàn)敗投降前夕,七三一部隊炸毀建筑設施,砸毀儀器設備,焚毀實驗用品等,妄圖消滅罪證、隱瞞罪惡、藏匿罪行,竭力掩蓋其犯罪事實。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舊址區(qū)域內(nèi)仍發(fā)現(xiàn)了數(shù)目眾多的防毒面具。美國解密的日本細菌戰(zhàn)檔案記載:七三一部隊完成了有關多種毒氣的實驗、多種毒氣類型的區(qū)分,以及石井毒氣測定儀、石井防毒藥物、石井毒物監(jiān)測試紙、消毒劑、毒氣面罩與防護服的研制。②據(jù)以上口述史料、實物史料、檔案史料的互為補充,可以判定城子溝野外實驗場不但是七三一部隊進行野外細菌實驗的重要見證,而且是七三一部隊進行野外防毒氣實驗的重要場所,為七三一部隊推進細菌戰(zhàn)、防毒氣戰(zhàn)研究提供了近似實戰(zhàn)的經(jīng)驗。
城子溝野外實驗場,地表已無任何設施殘留,亟待考古發(fā)掘,科學保護與合理利用。城子溝野外實驗場,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西南約4千米處,遙相呼應,不妨規(guī)劃旅游線路,作為旅游參觀的必到之地,發(fā)展紅色旅游項目。城子溝野外實驗場,可以模擬復原再現(xiàn)七三一部隊的野外實驗場景,也可以把它是金代古城池的特點也充分展現(xiàn)出來,增加其歷史內(nèi)涵,作為雙重遺址對外陳列展覽。
在其參觀過程中,游客既能領略金代文化的魅力,又能直觀看到細菌戰(zhàn)的危害性,更能深層次感受七三一部隊犯下的慘絕人寰的罪行,切身體會到細菌武器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尤其是與之比鄰的凈土寺已建設完成,大批的佛教徒會經(jīng)常前往拜佛燒香,這也是向佛教界人士宣傳七三一部隊罪行的難得機會。把佛教的寬容與仁慈和七三一部隊的殘忍與反人類對比起來,形成巨大的反差效應。七三一部隊進行人體實驗和細菌戰(zhàn)的犯罪行為,徹底背離了科學研究的軌道與人類文明的準則,對人類倫理道德乃至自然界的存續(xù)都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和巨大的沖擊,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為黑暗的一頁。七三一部隊的罪惡史實,罄竹難書,值得今人注目,應時刻銘記帶給人類的慘痛教訓和巨大災難。真實客觀地再現(xiàn)歷史,可以喚起人們在思想上的共識,增強對歷史的尊重和對現(xiàn)實的引導意義。從而使人們在真正了解真實歷史的基礎上,在主觀上給予公正的評價,以史為鑒,自覺地享受和推進世界和平。
綜上所述,城子溝野外實驗場與平樂古城,盡管地理位置重合但是處在不同歷史階段時的用途卻完全不同。1999年1月10日,平樂城址(即平樂古城——筆者注)被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舊址(含城子溝野外實驗場——筆者注)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七三一部隊勞工對城子溝野外實驗場的證言,有效彌補了檔案史料的缺失,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證實了城子溝野外實驗場就是七三一部隊的一個野外實驗場,對于研究七三一部隊的野外實驗也大有裨益。七三一部隊勞工的證言,作為學者研究七三一部隊的輔助史料,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也逐漸呈現(xiàn)出來,越來越受到學術界的重視。
城子溝野外實驗場的保護利用,有助于提高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的知名度;鞏固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舊址的完整性與真實性,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奠定堅實的基礎;提升哈爾濱城市文化品牌,促進其政治、經(jīng)濟的發(fā)展,擴大在國內(nèi)和國際上的影響力;激發(fā)國人、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情懷,勿忘國恥,尤其是在當今世界霸權主義橫行、軍國主義死灰復燃、恐怖主義肆虐的復雜局勢下,更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責任編輯:張 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