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旭,王 雁,徐路路,王 偉
目的:探討飛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質透鏡取出術(SMILE)術后光學調制度傳遞函數(shù)(MTF)特點,并探究術后裸眼視力(UCVA)、對比敏感度功能(CSF)與MTF的關系。
方法:橫斷面選取2015-06/ 11在天津市眼科醫(yī)院行SMILE手術矯正近視患者34例68眼,術后眼部情況穩(wěn)定3mo以上且術后殘余屈光度均小于±0.50D。在明視覺下,用國際標準視力表測量UCVA,用CSV-1000E 測量CSF。用WaveScan測量全眼的波前像差,經(jīng)Matlab編程,將像差進行公式轉換成MTF,取3、6、12、18c/d四頻區(qū)結果進行統(tǒng)計。
結果 :在3、6、12、18c/d頻區(qū),CSF值分別為:63.19±3.18、110.25±5.22、57.65±3.76、16.15±1.04; MTF值分別為:0.80±0.02、0.56±0.03、0.30±0.02、0.19±0.02。在6、12、18c/d頻區(qū),UCVA與CSF具有相關性(r=0.548、0.337、0.324,P<0.01、=0.005、0.007);而在18c/d頻區(qū),CSF與MTF具有相關性(r=0.241,P=0.048)。
結論:SMILE手術矯正后光學質量(MTF)的變化規(guī)律不同于視覺質量的變化規(guī)律,不同于視力和對比敏感度,雖然屈光系統(tǒng)發(fā)生像差等變化,但最終手術對全眼CSF無影響,說明視神經(jīng)大腦通路對視覺質量具有補償作用。計算MTF對評價手術后光學質量的判斷具有一定的理論和臨床應用價值。
飛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質透鏡取出術(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 SMILE)是一種較新的屈光矯正手術方式,在飛秒激光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保持了角膜上皮層和前彈力層的連接,臨床研究已經(jīng)證實了其具有安全、有效、穩(wěn)定、可預測性好等特點[1-2]。并且與傳統(tǒng)的LASIK手術相比,研究顯示SMILE手術導致的像差明顯減小,從而顯示更好的視覺效果[3-5]。
目前國際上已經(jīng)證實并開始應用現(xiàn)代光學理論對視覺系統(tǒng)的視功能做出更科學、更全面的評價[6-7]。調制傳遞函數(shù)(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是通過光學系統(tǒng)后與通過前的調制度的比值,為不同空間頻率的正弦條紋,用于評價光線在視網(wǎng)膜上所成像的對比度與原始圖像的比率,表達的是對稱性像差[8]。與像差相比,MTF描述了不同空間頻率下物像對比度和光學系統(tǒng)成像質量的關系。因此,MTF能夠全面、客觀地反映眼球整個屈光系統(tǒng)的光學成像質量[9-10],并且排除了神經(jīng)的因素,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臨床來評價成像質量。
通常臨床評價視覺質量的手段主要是裸眼視力(UCVA)和對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 CSF),兩者均同時反映眼的屈光系統(tǒng)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UCVA和CSF兩者均考慮了視錐細胞和視覺神經(jīng)系統(tǒng)作用的,與UCVA相比,CSF提供的更多、更全面關于視功能的信息[11-12]。在臨床實踐中,不同的患者術后裸眼視力相同的情況下,卻有不同的對比敏感度,或伴有光暈、眩光、夜間視力下降,但其機制不清。本文目的在于觀察研究術后患眼的MTF,探討MTF與UCVA、CSF之間的相關性。
1.1對象 選取研究對象為2015-06/11在天津市眼科醫(yī)院接受SMILE手術治療患者,最終入選患者34例68眼,患者年齡17~40(平均23.12±5.03)歲;男24例,女10例;術前近視球鏡度為-1.75~-8.50(平均-4.98±1.58)D;散光度數(shù)為0~4.75(平均0.97±0.117)D。納入標準:(1)手術順利,術后堅持隨訪3~6mo;(2)術后視力穩(wěn)定,殘余屈光度小于±0.50D;(3)術后無明顯并發(fā)癥。排除標準:(1)患有眼科其他疾病如角膜炎癥活動期、圓錐角膜、青光眼、白內障,或者存在眼底病變、視神經(jīng)病變等;(2)眼部手術史、外傷史;(3)患有全身結締組織疾病或者自身免疫性疾??;(4)無法配合檢查;(5)術后出現(xiàn)并發(fā)癥,屈光度明顯欠矯或過矯。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獲得天津醫(yī)科大學眼科臨床學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并嚴格遵守《赫爾辛基宣言》。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術者完成手術,術前常規(guī)滴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4次/d,連續(xù)應用3d,術中用0.4%鹽酸奧布卡因滴眼液2次進行表面麻醉。SMILE手術應用VisuMax@飛秒激光系統(tǒng)制作角膜瓣和基質透鏡,激光脈沖頻率為500kHz,能量為115nJ,點間距為3.0μm,光斑大小為1.5μm,角膜帽(cap)厚度設置為110μm,直徑7.2mm,微透鏡直徑為6.2mm,基底加厚10μm,散光過渡帶為0.1mm,在角膜上方做一寬度為2mm切口,透鏡及小切口的側切口角度均為90°。激光掃描結束后,利用顯微分離器掀開分離角膜帽邊緣,進一步分離內部透鏡上表面及下表面,然后用顯微鑷取出透鏡。
術后滴用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2d,4次/d;0.1%氟米龍滴眼液4次/d,每2wk遞減1次,2mo停藥。
在自然光照明下,利用國際標準視力表測試距離5m遠距離,并記錄UCVA。應用基于Hartmann-Shack原理的WaveScan波陣面測量儀(WaveScan)。文中的波陣面像差信息用Zernike系數(shù)來表示,均采用美國光學學會(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OSA)標準。波陣面像差測量在暗室中自然放大狀態(tài)下進行,每只眼睛測量3~5次,選取圖像標準:(1)虹膜紋理清晰;(2)屈光度與顯然驗光接近;(3)重復性好;(4)瞳孔直徑6mm以上。符合以上標準的3次結果取平均值后進行分析。利用CSV-1000E測試儀,自然光照明,測試距離8英尺(2.5m),沿著垂直方向測出CSF,即保持空間頻率不變,而對比敏感度改變。首先選定空間頻率不變,改變其對比度,由大到小逐漸降低對比敏感度,直至觀察者不能分辨為止,找到測試者所能觀測的最小對比敏感度,然后變換空間頻率,并逐一測試,得到測試者所能觀察到的最小對比敏感度。先測高頻,再測量低頻的空間頻率。
波陣面像差的準確值計算:多次測量同一眼的波陣面像差,剔除所含誤差較大的測量值,最后求剩余測量值在同一大小瞳孔下的平均值,作為所測人眼波陣面像差的準確值。
MTF的計算方法:經(jīng)Matlab編程,應用光學常規(guī)數(shù)理統(tǒng)計方法。人眼波陣面像差用Zernike多項式形式可表示為:W(x,y)=ΣkCKZK(x,y)式中:x,y為坐標軸,Zk(x,y)是Zernike多項式第k項,Ck是對應的系數(shù),由像差儀直接測出。由波陣面像差函數(shù)W(x,y)構造光瞳函數(shù)P(x,y):P(x,y)=A(x,y)exp[i W(x,y)],瞳孔直徑取3mm。由患眼的光瞳函數(shù)P(x,y)可以求得光學傳遞函數(shù)OTF。OTF通常是復函數(shù),由振幅部分和位相部分組成。其振幅值為MTF。取3、6、12、18c/d四頻區(qū)結果統(tǒng)計。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UCVA與CSF相關性分析 在6、12、18c/d空間頻率下,患者術后UCVA與CSF相關性分析結果:在6、12、18c/d空間頻率下,UCVA與CSF具有相關性(r=0.548、0.337、0.324,P<0.01、=0.005、0.007),即患者視力越好其對應的中、高頻對比敏感度視力也越好;在3c/d空間頻率下,即在低頻區(qū),UCVA與CSF無相關性(r=-0.125,P=0.308)。
2.3 UCVA與MTF相關性分析 在3、6、12、18c/d空間頻率下,患者術后UCVA與MTF無相關性(r=0.102、0.141、0.149、0.202,P=0.408、0.251、0.224、0.099)。
2.4 MTF與CSF相關性分析 在18c/d空間頻率下,患者術后MTF與CSF有相關性(r=0.241,P=0.048),即在高頻區(qū)成像質量越好,相應的對比敏感度視力也越好;在3、6、12c/d空間頻率下,患者術后MTF與CSF無相關(r=-0.023、0.150、0.102,P=0.854、0.222、0.407)。
表1 各空間頻率下CSF和MTF均值及分布范圍
指標3c/d6c/d12c/d18c/dCSF15~120(63.19±3.18)24~193(110.25±5.22)12~99(57.65±3.76)4.5~36(16.15±1.04)MTF0.26~0.95(0.80±0.02)0.06~0.92(0.56±0.03)0.01~0.81(0.30±0.02)0.01~0.72(0.19±0.02)
圖1 各空間頻率下CSF值。
圖2 各空間頻率下MTF值。
視覺質量是評價手術的重要指標,視覺質量的提高也是手術的最終目的。一般來說,影響人眼的視覺質量包括兩部分,一個是眼的屈光系統(tǒng),通過它使外界的物體成像在視網(wǎng)膜上;另一個是眼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視網(wǎng)膜光感受細胞接收光線刺激轉化為電信號,并傳輸?shù)酱竽X中樞系統(tǒng)[13-14]。目前屈光矯正效果通常是通過視力、殘余屈光度、像差等來評估。人眼的視覺質量的建立是物體發(fā)出的光經(jīng)人眼光學系統(tǒng)成像后,再經(jīng)視神經(jīng)傳導通路和大腦皮質層視覺中樞整合后的像質綜合。本文針對SMILE術后應用MTF對眼屈光系統(tǒng)進行評價,CSF為全眼的視覺質量,全面評價全眼的視覺質量,而本研究重點MTF為屈光系統(tǒng)的成像質量,并進一步分析SMILE術后各頻段下MTF與CSF之間的關系。
像差是較屈光度更高級的屈光系統(tǒng)評價指標。20世紀末Liang等[15]利用Hartmann-Shack(H-S)波前傳感技術比較精確地測量了人眼波前像差,提供了一種有效地分析人眼光學系統(tǒng)對視覺影響的方法。本研究結果顯示主要高階像差結果與之前研究一致[4]。SMILE手術應用飛秒技術制作一個基質透鏡,通過一個弧長2mm的周切口,將基質透鏡取出,避免以往屈光手術中角膜瓣的丟失和移位,并提高了可預測性。高階像差主要來源于激光切削,基質床表面越光滑,越能減少術后高階像差的產(chǎn)生[4]。SMILE引入的球差較傳統(tǒng)術式要小,還可能與其避免了準分子激光在切削周邊角膜時,由于入射角改變導致切削效能下降有關,即余弦效應,從而避免引入過多球差等高階像差[16-18]。
本研究應用計算法得到各個空間頻率下的MTF值。與之前研究結果趨勢一致[9-10,12],但之前的研究對象是針對正常人或LASIK術后的患者,還沒有針對SMILE術后患者的研究。SMILE術后MTF變化曲線仍然呈現(xiàn)隨著頻率增加數(shù)值降低的趨勢。光學傳遞函數(shù)(optical transfer function, OTF)是對于非相干光照明下的衍射受限系統(tǒng)、表征系統(tǒng)成像質量的指標。MTF是OTF的模,即振幅,相位傳遞函數(shù)(phase transfer function,PTF)是OTF的相位[16]。MTF是不同空間頻率的正弦條紋,通過光學系統(tǒng)后與通過前的調制度的比值,即評價光線在視網(wǎng)膜上所成像的對比度與原始圖像的比率。用Zernike多項式來表達像差,再根據(jù)光瞳函數(shù),可以計算出不同空間頻率下的MTF。像差項之間組合會產(chǎn)生補償、抵消、加強等作用,即在Zernike多項式表達中, 2個不同階的同一頻角符號相同會使視覺質量提升,反正會使視覺質量下降[17]。因此,MTF能夠全面、客觀地反映眼球整個屈光系統(tǒng)的光學成像質量,MTF值越大,視覺質量越好。研究結果顯示,MTF與彗差、球差等無明顯相關性,MTF反映的是總體像差,與每個像差項無關。與傳統(tǒng)屈光術式相比,SMILE術后MTF受高階像差的影響相對較小。
研究結果中CSF呈現(xiàn)出倒“U”字型趨勢,低頻區(qū)數(shù)值低,到中高頻區(qū)數(shù)值高,在高頻區(qū)回落,這與人眼的神經(jīng)敏感性特點有關,對低頻不敏感,對中高頻敏感[12]。SMILE術后MTF值從低頻到高頻的變化不同于CSF,反映兩者變化規(guī)律是不一致的。但即使MTF在中、 高頻區(qū)有降低的趨勢,CSF還是回到了倒“U”字型,說明神經(jīng)大腦對視覺質量的補償。
從SMILE術后CSF與UCVA的相關性分析結果來看,除低頻區(qū)外,中頻區(qū)、高頻區(qū),CSF與UCVA存在一定的相關性,證明視力與中、高頻對比敏感度兩者存在一定的內在聯(lián)系。臨床綜合評價視覺質量的常用手段主要是測量視力和對比敏感度,兩者均同時反映眼的屈光系統(tǒng)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視力和對比敏感度兩者均考慮了視錐細胞和視覺神經(jīng)系統(tǒng)作用的,與視力相比,對比敏感度提供的更多、更全面關于視功能的信息[11-12]。不同頻段的對比敏感度,反映的視功能存在差異:低頻段反映的是對輪廓的分辨能力,中頻段既反映了視敏度,又反映視覺對比敏感度,即物體的層次傳遞情況,高頻部分反映物體的細節(jié)傳遞情況。這些是由于不同頻段對應感光細胞的功能是有區(qū)別的。感光細胞對圖像信號進行光電轉換后,經(jīng)雙極細胞傳遞給神經(jīng)節(jié)細胞(ganglion cell,GC),其中有X型GC和Y型GC,X型GC與外側膝狀體的X神經(jīng)元發(fā)生聯(lián)系,Y型GC與外側膝狀體的Y神經(jīng)元發(fā)生聯(lián)系。一般認為,X型GC對高空間頻率敏感,Y型GC對低空間頻率敏感。Y型GC受到光亮下降的影響較小。這提示X型GC對周圍光亮變化更敏感[14]。UCVA反映的中、高頻段的視功能,SMILE術提高了中、高頻段的視功能。
本研究中,SMILE術后UCVA與MTF無明顯相關性。視力是綜合屈光系統(tǒng)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高頻視覺。考慮所有患者均成功進行了SMILE屈光矯正術,手術改變了角膜表面形態(tài),引起人眼的屈光狀態(tài)的改變,但視網(wǎng)膜及視神經(jīng)傳導并未改變,甚至存在神經(jīng)大腦的補償功能。
SMILE術后MTF與CSF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在18c/d頻區(qū)MTF與CSF有一定弱相關性,在中、低頻段下MTF均與CSF無明顯相關性。球差和彗差是最主要的高階像差,SMILE術后球差、彗差與MTF、CSF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高階像差與MTF、CSF均無明顯相關性。MTF是由像差計算得來的,反應了像差的總和,像差是更高級的人眼屈光系統(tǒng)評價指標,對比敏感度是綜合屈光系統(tǒng)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各頻區(qū)視覺功能。SMILE手術有效降低了患眼光學系統(tǒng)的像差(低階像差為主),改善了成像質量,特別是明視覺狀態(tài)下,即瞳孔直徑為3mm狀態(tài)下的MTF。人眼像差隨瞳孔直徑增大而明顯增大。隨著瞳孔直徑縮小,像差對視網(wǎng)膜成像質量的影響作用減少。因此在明視覺狀態(tài)下,SMILE術使像差減小,成像質量顯著提高,在高頻區(qū)MTF對CSF有一定影響,而中、低頻區(qū)對CSF、視力影響甚微。在飛秒激光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SMILE手術作為一種較新的手術方式,與傳統(tǒng)的LASIK手術相比,SMILE手術導致的像差明顯減小,從而顯示更好的視覺效果[3-5]。手術雖然未涉及視網(wǎng)膜及其神經(jīng)傳導通路,但對于不同的新像差視網(wǎng)膜及神經(jīng)傳導通路處理作用會不相同,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適應性,視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也是影響整體視功能的重要因素,其反映視網(wǎng)膜、視神經(jīng)和大腦中樞對圖像信號進行處理傳遞解析的能力,也具有可塑性[19]。
綜上所述,SMILE手術可以有效地矯正屈光不正患眼,其經(jīng)其矯正以后,手術眼的視力和對比敏感度的生理規(guī)律沒有改變,即雖然矯正后的屈光間質像差發(fā)生了改變,但通過補償?shù)茸兓罱K對視力、對比敏感度均無明顯影響,說明視神經(jīng)大腦通路對視覺質量具有補償作用。計算法可以獲得不同空間頻率的MTF,對評價手術后光學質量的判斷具有一定的理論和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