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芳(義烏市教育研修院,浙江義烏 322000)
張 樂(義烏市大成中學,浙江義烏 322000)
高中語文統(tǒng)編教材必修上冊第一單元歸屬“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群。根據(jù)《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版)》的要求,該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閱讀優(yōu)秀文學作品,使學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體驗情感的過程中提升文學鑒賞能力,并嘗試文學寫作,撰寫文學評論。該單元的人文主題是“青春”,意在引導學生關(guān)注國家命運前途,激發(fā)青春熱情,并敞開心扉,追尋理想,擁抱未來。選入的課文包括《沁園春·長沙》《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紅燭》《峨日朵雪峰之側(cè)》《致云雀》五首詩歌與《百合花》《哦,香雪》兩篇小說。
高中生正值詩一般的年齡,該單元的人文主題和學習任務群既貼近學生生活,又關(guān)注學生個體成長?!爱嬕庠娗楦枨啻骸睂W習任務設(shè)計,以“賞詩→評詩→改詩→寫詩”為路徑,以學生自主閱讀、梳理、討論、探究、寫作、交流、分享為主要學習方式;教師積極創(chuàng)設(shè)閱讀情境,提供閱讀策略指導,搭建展示交流平臺,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支持,將學生引向深度閱讀、深度寫作,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單元學習任務設(shè)計,突破單篇閱讀精講細析的固定模式,讓學生在自主的語文實踐中學會學習,“沉浸”在語言世界里探索、發(fā)現(xiàn),領(lǐng)略不同時代的詩體特色、不同詩人的風貌氣質(zhì)以及不同時代的青春之歌。
結(jié)合“單元導語”“學習提示”“單元學習任務”,筆者對單元學習內(nèi)容進行梳理和分析,設(shè)計了以下四個學習任務,即品賞青春的詩意(2課時)、探究作家的詩心(2課時)、再現(xiàn)小說的詩性(3課時)、展示“我們”的詩情(2課時)。
1.有感情地誦讀作品,品味語言,感知意象;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畫面,增強形象思維能力,豐富自己對文學形象和現(xiàn)實生活的感受和理解。
2.檢索資料,知人論世,加深對主旨的理解;對比品鑒,發(fā)現(xiàn)作家獨特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撰寫詩歌評論,積累文學鑒賞經(jīng)驗,提升思維品質(zhì)。
3.把握小說敘事和描寫的特點,賞析“細節(jié)”,感受小說的獨特魅力;提煉小說中的詩意,改寫成詩歌。
4.思考“青春的價值”,捕捉創(chuàng)作靈感,創(chuàng)造青春形象,追求語言表達的積極效果及美好感受,完成詩歌的創(chuàng)作。
1.朗誦詩歌:①字正句順,音韻和諧;②貼合詩意,口誦心惟;③沉潛諷詠,同感共情。
2.撰寫詩評:①不少于800字;②結(jié)合資料,關(guān)注“詩人”;③既有整體關(guān)照,又有“文本”細讀;④從詞句、句式、詩行、音韻、意象、意境、構(gòu)思、技法等角度展開賞析評價;⑤表達自己對“這首詩”的獨特體驗與認識。
3.小說改詩歌:①貼合作品,依托小說的片段、意象、情感,再現(xiàn)“詩境”;②語言表達追求創(chuàng)新,意蘊豐富,富有“詩意”;③情感自然真摯,突出青春品質(zhì),抒寫“詩情”。
4.完成詩歌習作:①創(chuàng)造自己心中的青春形象,展現(xiàn)對“青春價值”的態(tài)度;②講究語言表達的創(chuàng)造性和美感;③意象選取獨特合理,富有新意;④音韻和諧,技法運用合理。
五首詩作富有青春氣息,深藏著激勵和奮進,帶給我們別樣的情韻與感動。
(一)以誦讀為起始,梳理要點
結(jié)合表1,完成任務。
表1
1.青春是詩的季節(jié),充滿著生生不已的感發(fā)力量,選擇你喜歡的詩句進行誦讀,用一個詞語概括詩中與眾不同的“青春的價值”,并陳述理由。如:
《沁園春·長沙》——自由;《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激情;《紅燭》——奉獻;《峨日多雪峰之側(cè)》——堅毅;《致云雀》——浪漫。
2.“意象”是被賦予了作者情感、能引發(fā)你聯(lián)想的 事 物 ?!?萬山 ”“層林”“白云”“洪濤”“紅燭”“蜘蛛”“云雀”都是常見的意象,但不同詩人的意象系統(tǒng)卻各不相同,煥發(fā)著獨特的光彩。說說這些意象為什么會打動你,請結(jié)合具體語句加以說明。
3.選擇最能點燃你青春激情的一首詩作,在小組或班級誦讀,展示“青春的力量”。
(二)以詩歌為底本,鑒賞分析
1.語言的錘煉——品一品。
選擇你喜歡的詩句,想想和常規(guī)的表達有何不同,從字詞、句式、表現(xiàn)手法、風格特點等角度說說你喜歡“這一句”的原因。
2.情感的涌動——讀一讀。
怎樣才能讀出“這一首”的情感?請為詩歌畫一張情感變化曲線圖,感受詩歌內(nèi)在韻律的起伏跌宕,體會其情感的變化走勢。
3.詩意的表達——仿一仿。
[形式一]
故鄉(xiāng),我要為你寫詩。
[形式二]
故鄉(xiāng),我要在黑夜里為你寫詩,我要在草原上為你寫詩,我要在北風中為你寫詩。
[形式三]
故 鄉(xiāng)
海子
在黑夜里為火寫詩
在草原上為羊?qū)懺?/p>
在北風中為南風寫詩
在思念中為你寫詩
以上三種形式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你能從中總結(jié)出一些竅門嗎?你還能在詩作中找一些詩意表達的例子嗎?請以“青春”為題,仿寫一首小詩。
青春
在___________為___________寫詩
在___________為___________寫詩
在____________為____________寫詩
在___________為___________寫詩
小結(jié):讀詩,既要讀出詩中“青春的力量”,也要思考詩人是如何表達詩意的。
“知人論世”,可以幫助我們加深理解時代性很強的詩歌作品;主動品味、評價詩人的“這一首”,才是直探作家詩心的訣竅。
(一)以背景為依據(jù),進行賞析
《沁園春·長沙》的背景介紹有多個版本,材料一與材料二提供的不同背景,就會影響對詩歌主旨的理解。
材料一:
這首詞作于1925年,當時革命運動正蓬勃發(fā)展。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相繼爆發(fā)。毛澤東直接領(lǐng)導了湖南的農(nóng)民運動。同時,國共兩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已經(jīng)確立,國民革命政府已在廣州正式成立。這年深秋,毛澤東去廣州主持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在長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寫下這首詞。
——《教師教學用書》(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一)
材料二:
毛澤東感受到了壓力。他失眠了——這是不常有的——健康狀況有所下降。他在中國共產(chǎn)黨中的地位更加孤立,到1924年底,他離開了共產(chǎn)黨總部。同時他再也不是可以信賴的連接國共兩黨的橋梁了。
毛澤東雖然在上海,但沒有參加1925年1月的中國共產(chǎn)黨第四次代表大會,這次會議的氣氛是傾向注重城市工作,同時還有對國民黨的疑慮,會議結(jié)束時發(fā)表的公報中,“農(nóng)民”一詞在每次提到時都與“工人”一詞用連接號連接起來,好像農(nóng)民不能夠獨立存在。
會議結(jié)果對毛澤東來說是例行公事,他被趕出了中央委員會。
毛澤東精疲力竭,陷入了困境。在自傳中他掩飾了這種緊張,甚至連第四次代表大會都不提。他這樣淡淡地對斯諾說:“那年冬天,我回到湖南去休養(yǎng)——我在上海生了病?!薄_斯·特里爾《毛澤東傳》
請你為《沁園春·長沙》重新編寫一份“背景介紹”,要求材料充足詳盡,令人信服,并以此為背景,重新對詩歌進行賞析。
1.自主查閱相關(guān)的文獻資料,了解毛澤東創(chuàng)作這首詞時的生活經(jīng)歷。(推薦材料:埃德加·斯諾的《毛澤東自傳》)
2.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圈點勾畫,記錄信息,注明出處,形成筆記,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以比較為拓展,完成詩評
詩篇浩如煙海,作家燦若繁星。請你策劃“青春之歌”專欄,推薦最具時代氣息的青春詩篇,一人一首代表作,并附上詩歌評論。
1.關(guān)注同一詩人不同時期的詩歌,求同辨異。
毛澤東:《詠蛙》《憶秦娥·婁山關(guān)》《水調(diào)歌頭·游泳》……
郭沫若:《鳳凰涅槃》《天上的街市》《爐中煤》……
聞一多:《七子之歌》《死水》《一句話》《忘掉她》……
任選作家:……
2.關(guān)注同一時期不同作家的詩歌,對比品鑒。
課外閱讀周恩來的《赤光的宣言》、朱德的《太行春感》、陳毅的《贛南游擊詞》等,感受他們的青春情懷。
小結(jié):一首詩是一幅畫,是畫境與詩意的濃縮;有些詩作,又何嘗不是詩人或是時代的縮影呢?
朱光潛先生說:“一切純文學都要有詩的特質(zhì)。”雖然時代背景不同,但不同的青春個體,表現(xiàn)的青春情懷都一樣地感人。請結(jié)合最有感觸的場景或片段,通過典型的細節(jié)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選取一個人物,為“他/她”寫詩。
(一)入詩境:梳理“他//她”的故事
1.通讀小說,梳理要點(如表2),并思考:故事情節(jié)是靠什么聯(lián)系在一起的?
表2
2.你對誰的印象更為深刻?是文工團的女兵,是來自山林竹海的19歲小戰(zhàn)士,還是剛過門三天的新娘子?你覺得誰才是《百合花》的主人公?
3.《百合花》中“19歲的小戰(zhàn)士”“文藝女兵”“剛過門三天的新娘子”這些身份設(shè)定有什么作用?能替換為“老兵”“護士”“大娘”嗎?
(二)賞詩意:選取“他//她”的片段
沒有細節(jié)就沒有故事,細節(jié)與描寫就是人物目光的停留,就是敘事作品的特寫。凡是筆墨細致之處,往往包蘊著某種表達意圖。請認真體會文中的細節(jié),把潛藏著的人物心理、主題意蘊還原出來。如:
1.一個破洞。
“一個破洞”,寫出了羞澀靦腆的小通訊員向新媳婦借被子時,慌慌張張地轉(zhuǎn)身,被門鉤掛破衣服的窘態(tài)。
“一個破洞”,寫出了“我”因沒有及時縫上破洞而感到后悔,寫出了“我”對這“小同鄉(xiāng)”的關(guān)切與記掛。
“一個破洞”,被一改羞澀忸怩的新媳婦“一針一針地”縫上,表達了真摯、純真的情感。這是對永遠沒有機會向“小通訊員”解釋借被子所產(chǎn)生的誤會的歉疚和彌補,是對這樣一位可敬可愛的“同志弟”永遠不再復生的痛惜,也是對“戰(zhàn)士”的崇敬和獻禮。
2.兩憶故鄉(xiāng)。
小說中兩次提到故鄉(xiāng),請你動情地讀一讀相關(guān)段落(限于篇幅,下文只列起止句)。如果中間要加一聲嘆惜——“唉”,你會加在哪里?并說出理由。
(段11)我朝他寬寬的兩肩望了一下……這是我多么熟悉的故鄉(xiāng)生活??!
(段47)啊,中秋節(jié)……也許,幾年以前,他還唱過這些歌吧!
中秋,本是代表著團圓的傳統(tǒng)佳節(jié),卻正進行著令無數(shù)家庭破碎的戰(zhàn)爭。家人團圓的人性訴求與槍炮隆隆的殘酷現(xiàn)實,形成強烈對比。戰(zhàn)爭將我們身邊的美好逐一剝離,一聲嘆息,一種無奈。
3.三處“百合花”。
第一處:這里外全新的唯一的嫁妝,象征著對美好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第二處:將唯一的嫁妝“百合花”被,獻給為了保家衛(wèi)國而受傷的包扎所傷員,一床被子聯(lián)系了軍民情誼。
第三處:“百合花”象征著新媳婦對小通訊員純潔的情感,是歉意,是痛惜,也是致敬。
三處“百合花”傳達的都是人與人之間的愛。在戰(zhàn)爭背景下,家園人事盡被摧毀,唯一不能摧毀的是人與人之間純潔美好的情感。這朵“百合花”,是支撐人們走過硝煙、走向和平的力量。
4“.窗”和“鉛筆盒”。
“窗”和“鉛筆盒”,你會選擇哪個作為《哦,香雪》的核心意象?請說明理由。除此之外,你還會選擇什么意象?
材料一:
①火車停了,發(fā)出一陣沉重的嘆息,像是在抱怨臺兒溝的寒冷。今天,它對臺兒溝表現(xiàn)了少有的冷漠:車窗全部緊閉著,旅客在昏黃的燈光下喝茶、看報,沒有人向窗外瞥一眼。那些眼熟的、常跑這條線的人們,似乎也忘記了臺兒溝的姑娘。
②她放下籃子,心跳著,雙手緊緊扒住窗框,認清了那真是一只鉛筆盒,一只裝有吸鐵石的自動鉛筆盒。
③那時臺兒溝的姑娘不再央求別人,也用不著回答人家的再三盤問?;疖嚿系钠列』镒佣紩笊祥T來,火車也會停得久一些,也許三分、四分,也許十分、八分。它會向臺兒溝打開所有的門窗,要是再碰上今晚這種情況,誰都能從從容容地下車。
材料二:
①“你上學怎么不帶鉛筆盒呀?”她們又問。
②她紅著臉告訴女學生,想用雞蛋和她換鉛筆盒……
③還有一叢叢荊棘、怪石,還有漫山遍野那樹的隊伍,還有香雪手中那只閃閃發(fā)光的小·
盒子。她這才想到把它舉起來仔細端詳……她才覺得這鉛筆盒真屬于她了……她站了起來,忽然感到心里很滿,風也柔和了許多。她發(fā)現(xiàn)月亮是這樣明凈,群山被月光籠罩著……
④是隧道,它愣在那里,就像大山的一只黑眼睛。香雪又站住了,但她沒有返回去,她想到懷里的鉛筆盒……然后她就朝隧道跑去。確切地說,是沖去。
⑤然后舉起鉛筆盒,迎著對面的人群跑去。
(三)悟詩情:詩化“他//她”的青春
1.《百合花》是別具情致的戰(zhàn)爭詩化小說,展現(xiàn)了一朵盛開在戰(zhàn)火烽煙中的清新俊逸之花;《哦,香雪》整體構(gòu)思寓于詩情,局部描寫充滿詩意。請體會兩篇詩化小說的異曲同工之妙。
2.《百合花》中,三人建立了純潔真摯的情感關(guān)系,三個美好生命互相碰撞、交融,彼此促進、成長,帶給讀者溫暖和力量,請體悟作品展現(xiàn)的“青春價值”。
小結(jié):文學作品和我們的生活,同樣也飽含詩情。
文學就是人學:讓我們真誠地寫作,寫青春的詩;讓我們真誠地生活,做光明的人。
(一)抒寫“我們”的青春
1.捕捉靈感,創(chuàng)作一首詩歌(一篇小說),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自己心中的青春形象,展現(xiàn)自己對“青春價值”的思考,抒寫“我們”的青春。
2.互讀互享,不斷修改。
3.在平時的閱讀和寫作中,總結(jié)一些小竅門,并不斷充實。如:
①有“形象”,有“畫面”;②有“佳句”,有“妙筆”;③有“真情”,有“個性”。
……
(二)展示“我們”的青春
展示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歌,小組交流、分享,推選優(yōu)秀作品,舉辦班級朗誦會,向各類刊物、微信公眾號等投稿。
小結(jié):“我們”的青春,畫意無限,詩情無限。讓我們讀之,悟之,誦之,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