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長久以來,無論是在我國還是在西方,可能提到歸化和異化大家都比較熟悉,而談到歸化和異化的時候可能很多人就比較陌生了,實際上,直譯(literal translation)與意譯(liberal translation)在翻譯法中的應(yīng)用也是非常廣泛的,同時也是翻譯初學(xué)者最為熟悉的兩種常用的翻譯理論。1995年,美籍意大利學(xué)者勞倫斯-韋努蒂(Lawrence Venuti)提出了歸化(domestication)與異化(foreignization)的理論,而該理論的提出也是對直譯與意譯翻譯法的延伸理論,是兩對相互延伸但卻存在本質(zhì)性區(qū)別的一對翻譯概念。直譯和意譯更注重英語語言層面的翻譯理論,而異化和歸化則突破語言的范疇,將視野擴展到語言、文化、思維、美學(xué)等更多更廣闊的領(lǐng)域。
歸化和異化是處理語言形式與文化因素的兩種不同的翻譯策略,它是意譯和直譯的進一步延伸,從二者的概念入手,用實例闡述了它們在文學(xué)翻譯過程中相輔相成,并用互補的辯證關(guān)系。
關(guān)鍵詞:歸化;異化;概念;辯證關(guān)系;文學(xué)作品翻譯
作者簡介:張弦(1988-),女,漢族,甘肅省蘭州市人,廣州華立科技職業(yè)學(xué)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譯.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8-0-02
一、歸化與異化理論的概念
1、歸化(domestication)是指在翻譯中采用透明、流暢的風(fēng)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譯方法。歸化翻譯法能夠使譯文的語言習(xí)慣,文化思想等更接近讀者的語言習(xí)慣,使讀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譯文的內(nèi)容。
2、異化(foreignization)是指偏離本土主流價值觀,保留原文的語言和文化差異(Venuti,2001:240);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異域性,故意打破目標語言常規(guī)的翻譯(Shuttleworth&Cowie,1997:59)。它主張在譯文中保留源語文化,豐富目的語文化和目的語的語言表達方式。這種翻譯方法是充分考慮到了疑問所應(yīng)該具備的文化語言特色,使源語言保留其本身的語言特色的一種翻譯方法。
二、歸化與異化理論在文學(xué)作品中的應(yīng)用
我們可以在翻譯中體會一下二者的關(guān)系:
(1)She could not desert Tara; she belonged to the red acres far more than they could ever ?belong to her.(M. Mitchell: Gone with the Wind,p. 20)
譯文:她不會放棄塔拉;她屬于這些紅土地,遠比它們屬于她更加真實。
這是美國作家的作品《飄》當中的語句,在這句話中“red acres”如果用異化法為“紅色的英畝”則會讓讀者覺得不知所云,并且“英畝”這個概念在漢語是很少用到的,而在英文語言文化中,經(jīng)常會用到“英畝”“英尺”這種計量單位,而在漢語中我們更常用的是“米”“厘米”等計量單位,因此在這里我們可以把這句話用歸化翻譯法譯為“紅土地”不論在語言表達習(xí)慣上還是文化思想方面都更加符合讀者的習(xí)慣,而該句中另外一個表達far more than在這里如果用異化的翻譯方式直接翻譯為“遠比”則此處所表達的意思并不明確,讓讀者很難理解。而反之如果采用歸化的翻譯方法,翻譯為“更”,“她更是永遠屬于這塊紅土地”則更加符合漢語語言的表達習(xí)慣以及整個句子的結(jié)構(gòu)。
(2)it gave him respite from the gnawing fang of melancholy. I would not, therefore, immediately charm the snake.(Jane Eyre)
這句話是著名英國女作家的文學(xué)作品簡愛中的語句, 在這個句子中“it gave him respite from the gnawing fang of melancholy”如果用異化翻譯法則翻譯為“擺脫悲傷令人痛苦的尖牙”則這個句子給人感覺語言表達有些許突兀,因為“尖牙”在這里是保留了原文的語言特點,但是這個“尖牙”指的是什么,“尖牙”在這里讓人有種摸不到頭腦的感覺。并且也不太符合漢語表達的習(xí)慣,而如果我們采用歸化翻譯法進行翻譯的話,可以根據(jù)句子前后文的意思將這句話翻以翻譯為“擺脫悲傷的令人痛苦的咬噬”則更符合漢語的語言表達習(xí)慣,以及思維方式,因為痛苦的感覺給人的就是咬噬的感覺,而不是突然出現(xiàn)一個“尖牙”。
(3)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這句話是一句著名的諺語,這句話通過歸化和異化的方法都可以翻譯,通過歸化法翻譯為:偉業(yè)非一日之功,而通過異化的翻譯方法則可翻譯為: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眾所周知,羅馬人曾經(jīng)占領(lǐng)大不列顛很長的時間,羅馬文化對西方文化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對于這句話而言,如果羅馬采用異化法保留其本身的意思,則更能體現(xiàn)這句話所體現(xiàn)的深層次的文化意義,因此這句話采用異化法翻譯則更能保留原句的文化意味。采用歸化法翻譯的話則不能完全體現(xiàn)這句話的異國風(fēng)情。
(4)For in Pairs the lovers of any celebrated courtesan see each other every day.(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
這句話是著名的文學(xué)作品茶花女中的句子,這句話如果直接用異化法翻譯“在巴黎名妓的情人之間每天都相互見面”,雖然意思翻譯的沒有問題,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在文學(xué)作品的翻譯當中,文學(xué)作品的語言要具有藝術(shù)性的特點,也就是說,文學(xué)中作品的翻譯并不是簡單地把意思翻譯出來就可以的,我們要結(jié)合文學(xué)作品的文化背景,語言特點,以及作品所處的歷史時期,文體特點等不同因素綜合考慮到底用歸化翻譯法還是異化翻譯法,而這個過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具體采用什么樣的翻譯方法也是通過多次的翻譯不斷地摸索,比如,這句話我們?nèi)绻捎卯惢姆g方法則失去了文學(xué)作品應(yīng)當具有的美感,因此我們可以再用歸化翻譯的方法考慮是否可以改為更符合譯入語讀者語言特點的翻譯方法,我們可以將“see each other everyday”翻譯為“密友”則提升了整個句子的藝術(shù)特點,也更加符合這篇文學(xué)作品的文體特點。
在近代中國的翻譯界當中,我們引用了許多西方經(jīng)典的翻譯理論,為了使譯入語讀者們更好的理解原文內(nèi)容,歸化翻譯法在文學(xué)作品的翻譯中也占據(jù)了極大的比重,以致有些下方文學(xué)作品,因過度采用歸化翻譯的方法,使得原文的異域風(fēng)情消失殆盡,甚至讀者在讀完整篇文學(xué)作品后都不知道作品是一部西方文學(xué)作品,也是去了西方文學(xué)的引進價值。因此,我們在翻譯西方文字作品的時候不能完全采用歸化翻譯法,為了適當包留原文的語言特點,我們應(yīng)當適當采用Venuti所主張的異化翻譯方法,異化法通常會被許多翻譯者理解為字對字的刻板死譯,但實際不然,異化法的精髓在于包留原文的語言特點以及文化特色,而不僅僅是死譯,因此,異化翻譯法在西方文學(xué)作品的翻譯中也具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當然我們也不能為了保留原文特點而通篇采用異化的翻譯方法,翻譯是一個靈活變通的過程,我們在翻譯的過程中要在保證譯入語讀者能夠充分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礎(chǔ)上采用異化法來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文的語言特點,而不是采用異化翻譯法之后,讓讀者不是所云,這樣也就是失去了翻譯的初衷。因此,翻譯并不是簡單地采用歸化翻譯發(fā)或者是異化翻譯法,而是要講兩種翻譯方法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在保證譯文意思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文的語言以及文化熱點。
我們可以看看下面的例子,原文: Emma woodhouse, handsome, clever, and rich, with a comfortable home and happy disposition seemed to unite some of the best blessings of existence; and had lived nearly twenty-one years in the world with very little to distress or vex her. (Emma)
這是著名問的文學(xué)作品愛瑪當中的語句,這段話我們?nèi)绻麊我坏牟捎卯惢ㄟM行翻譯就是“愛瑪·伍德豪斯漂亮,聰明并且有錢,他有個舒適的家,快樂的性格,他似乎結(jié)合了所有的優(yōu)點,他在世界上生活了21年,幾乎沒有什么事情使他感到悲痛或者煩惱?!蓖ㄟ^異化翻譯法進行翻譯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這段話的意思是可以理解,但是卻缺少了原文所應(yīng)具有的美感,直接通過異化翻譯法翻譯,與原文語序等都保持了一致,語言也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原文的本意,但總體使得文章語言有些平平無奇,而我們?nèi)粢晃恫捎脷w化翻譯的方法,翻譯為“愛瑪·伍德豪斯簡直是個被老天優(yōu)待的人,長相家境性格都沒得說,快21歲卻從未吃過苦?!边@種翻譯方法沒有徹底遵循原文的語序,也沒有盡量保留文中對愛瑪·伍德豪斯的外貌描寫的詞語,使得譯文喪失了部分原文學(xué)作品中對人物細節(jié)的描寫,使得對人物外貌性格等方面的描寫過于簡略,喪失了原文的神韻。我們通過這段話的兩種不同翻譯版本可以看出,單一的采用歸翻譯法或者異化翻譯法都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原文的精髓,我們在翻譯的過程中不能單一的采用歸化或者是異化翻譯的策略,而是要將兩種翻譯方法靈活地結(jié)合起來。我們可以看到第三種譯文將兩種翻譯方法結(jié)合起來的譯文“愛瑪·伍德豪斯真的是上帝的寵兒,長得既漂亮,又聰明,家里又有錢,仿佛人的優(yōu)點都被他展占全了,她快滿21歲了,卻從未經(jīng)歷過大的人生磨難?!蔽覀兛吹皆诘谌齻€譯文中結(jié)合了歸化和異化兩種翻譯方法,使得原文既保留了原文的語言特點,又使整個譯文顯得不刻板生硬,兩種翻譯方法的結(jié)合大大地減少了采用單一翻譯方法的弊端,并且長補短,使得譯文在意思清楚明了的前提下,既保留了原文的語言特點,又使整個譯文不拘泥于原文,使得文學(xué)作品的翻譯語言更加具有美感,更具有文學(xué)氣息。
三、結(jié)語
歸化與異化是兩種不同的翻譯方法,這兩種翻譯方法各自都具有自己的優(yōu)勢與劣勢,在翻譯的過程中,不要將兩種翻譯方法對立化,他們兩者是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的,因此,我們不能在翻譯過程中,片面的采用歸化或者異化的方法,在翻譯過程中要將兩種翻譯方法結(jié)合起來,根據(jù)文體,文化,讀者群體等因素的不同將兩種翻譯方法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使得文章能夠融會貫通的同時,保留原文的語言特點,發(fā)揮出兩種翻譯法不同的優(yōu)勢,才能翻譯出符合語義,文體,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好的譯文。
參考文獻:
[1]祝慶英.夏洛蒂·勃朗特 簡·愛[M].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馬金娟.漢英文化比較與翻譯[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有限公司.2004,4.
[3]郭建中.翻譯中的文化因素:歸化與異化[J].外國語.1998.
[4]孫致禮.中國的文學(xué)翻譯:從歸化趨向異化[J].中國翻譯2002,5.
[5]謝天振.當代國外翻譯理論[M].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2012.
[6]賀先周.論英語文學(xué)中藝術(shù)語言之翻譯策略[J].芒種.2013(16).
[7]范仲英.實用翻譯教程[M].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3.
[8]郭建中.文化與翻譯[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