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開華 田朋飛
摘 要:征集高素質的軍事人才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源頭工程和基礎工程。當前高校的教育主體主要是“00”后,因此他們也成為了高校征兵工作的主要對象,然而新時代的他們具有非常鮮明的性格特征和群體標簽,因此,高校征兵應認清形勢任務,增強新時代大學生的使命擔當,堅持創(chuàng)新新時代大學生征兵工作,共筑強軍夢。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生;征兵;工作思路
一、引言
征兵工作是建設強大國防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更是國防和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的源頭工程和基礎工程;是大學生國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在校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培養(yǎng)學生國防觀念和提升國防素質的基本途徑。目前,“00”后作為高校征兵工作的對象和征兵宣傳的直接受眾已經進入大學成為高校學生主體,新時代大學生特點對開展征兵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結合學生群體個性特點,本文從征兵工作的幾個重要方面進行了探索。
大學生參軍入伍給部隊建設注入新的活力,大學生作為優(yōu)秀青年參軍入伍,其知識豐富、思想活躍、眼界開闊,具有較強的民主意識和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能力,這些特點都給部隊注入了新的活力[1-2]。但是在大學生征兵過程中仍然存在重視程度不夠、方式方法單一等情況,導致目前部隊中的大學生士兵比例較小。提高軍隊的科技文化素質,保證大學生士兵入伍迫在眉睫,當前大學生征兵入伍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保證高校征兵工作順利完成,是高校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思想上高度重視
征兵工作并不只是一項單純的日常學生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而是新時代黨交給高校的重要政治任務,是加強國防和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強軍興軍、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迫切需要,是高校堅持教育“四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方面,是引領和服務大學生履行服兵役義務,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shù)男聲r代青年的實際行動,是承擔育人工作的高校教職工人人應盡的職責。所以,相關部門要從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征兵工作,認真商討、組織協(xié)調和督促落實。
征兵工作專業(yè)化方面存在重視不夠的問題,在實際的工作中,高校大學生人數(shù)較多,征兵政策的基層宣傳教育工作與政策解讀工作所需要的專業(yè)征兵工作人員數(shù)量遠遠達不到要求,很多高校都是邀請當?shù)卣鞅k的工作人員進行講解,雖然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遠遠不能達到要求,無法滿足基層的工作條件,征兵宣傳工作基本上都是由學校武裝部統(tǒng)一制訂方案,二級學院結合工作實際進行具體安排,但在落實實際工作的過程中都是由輔導員擔任,而輔導員往往沒有參軍經歷,并且缺少相關的系統(tǒng)培訓,欠缺工作經驗,落實后期的征兵工作較為困難,容易處于被動地位。
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視,明確國家相關政策及大學生應征條件、程序,為順利開展征兵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據(jù),充分展示對于加強國防建設的高度責任感,為做好征兵工作提供了保障。
三、部署上提前謀劃
高校征兵工作分為多個階段,需要多個部門共同配合,各個方面的工作分對應的不同部門,例如,學校的征兵宣傳主要依賴學生處、宣傳部及二級學院,國防教育和征兵工作對接依賴武裝部。多方面的工作如何協(xié)調,各個部門如何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如何從全局的角度合理安排征兵工作計劃和進度是征兵工作首要解決的問題,征兵工作工作量多、難度大,涉及學生相關問題復雜,成為影響征兵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征兵工作任務重、要求高、時間跨度長、環(huán)節(jié)多,需要提前謀劃、協(xié)調各方,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穩(wěn)步推進。相關部門在年初應及時召開年度征兵工作研討會,專門對征兵工作進行研討,認真查找往年工作中的不足、重點、難點,交流好的做法和經驗體會,商定形成年度征兵工作方案。方案中要明確工作職責任務、工作步驟,提出工作要求,并按照征兵指標數(shù),按一定比例初步設定和預估應征報名、初審體檢、預定兵直至最后走兵等階段指標完成數(shù)。
目前,適合征兵年齡的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有的家長怕部隊遇急難險重任務有危險,不想把孩子送到部隊當兵。有的學生即使自身有當兵的意愿,但是家長的擔心也使他們怯步不前,學校把工作重點都集中在校園內部,導致流失了一部分由于家庭原因放棄的兵源。所以學院在宣傳征兵政策時,時間應盡量提前,目前比較好的舉措是,利用寒假對學生進行全覆蓋的征兵宣傳動員,對于有意向征兵入伍的學生可利用寒假假期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充分和家人進行溝通交流,爭取家長的理解與支持,這樣對于后續(xù)征兵流程中學生思想狀態(tài)的穩(wěn)定性有很大幫助,能夠進一步提升大學生入伍的穩(wěn)定性。
四、宣傳上多措并舉
除了入學教育、畢業(yè)教育中集中開展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外,平時思想教育、就業(yè)教育等思想工作和指導職業(yè)規(guī)劃中也要注重融入國防教育內容。特別針對年度征兵工作,應積極搜集整理宣傳材料,不斷創(chuàng)新宣傳手段和形式,線上線下聯(lián)動開展征兵宣傳。在寒假期間可通過班級QQ群進行全覆蓋宣傳,主要是引領青年大學生應征入伍的公開信、大學生應征入伍相關政策、學校鼓勵大學生參軍入伍的相關意見、參軍入伍流程和部分征兵宣傳視頻等,讓有初步當兵意愿的學生能夠在假期和家長深入地溝通交流;開學后,學院統(tǒng)一以征兵工作主題班會、年級大會的方式進行全覆蓋的現(xiàn)場宣講動員,做好有初步意向的學生統(tǒng)計工作,并與育人導師共同做好相應學生的征兵服務工作;針對大學生意志不堅定、思想波動較大的特點,要對入伍意向的學生進行重點宣傳和思想強化,堅定入伍信心和決心,可以通過學院思政教師、邀請退伍老教師、退伍復學學生代表、武裝科教師及學校國防教育協(xié)會的學生豐富多樣地開展征兵宣傳工作,以改變國防教育手段單一、形式老化、時代感不強的現(xiàn)象。
針對在校大學生征兵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在校園內營造濃厚的當兵光榮的氛圍,充分調動大學生履行公民義務的積極性。學校需要制訂發(fā)動廣泛、層層推進的動員宣傳計劃,開展轟轟烈烈、扎實有效的宣傳動員工作,通過各種渠道和多種手段的動員宣傳,在校園里營造濃厚的“學子當兵、無上光榮,投筆從戎、保家衛(wèi)國”的愛國主義氛圍,使同學們感受到強烈的精神震撼。在宣傳動員中,學校還應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形式,突出重點。
五、流程上抓細抓實
征兵工作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流程跨度較長,日常工作絕不是發(fā)個通知、組織報名、匯總數(shù)據(jù)上報這么簡單,而是需要長期的、經常的、主動的、細致的基礎工作作為支撐,功夫更多在平時。教師要做征兵工作中的“有心人”,通過學生基礎信息、平時學生工作、育人導師工作、與學生的談心交流等多渠道,全方位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經濟狀況、思想狀況、身體狀況、學習情況等,注重發(fā)現(xiàn)應征入伍可能性較大的學生,便于后期進一步的思想引領和為他們服務,對于已應征報名的同學應注重關注學生思想情緒上的變化,幫助他們克服思想上、生活上、學習上的困難,不斷鼓勵和堅定其應征入伍的信心和決心。
六、服務上真心實意
征兵工作的政策性、制度性、程序性和規(guī)范性很強,首先應組織相關思政教師認真學習征兵相關政策、流程環(huán)節(jié)、辦理方式以及學校關于應征入伍學生的相關管理制度和相關工作要求,最終才能更好地給予學生征兵各環(huán)節(jié)的指導和服務。在全過程中,思政教師要關心學生所思、所想、急事、難事、糾結事,盡力幫助學生順心、順利參軍入伍。同時,做好退伍大學生工作是黨交給高校的光榮任務,是高校對退伍大學生應有的關懷,是為參軍入伍同學解除后顧之憂的重要工作。大學生經過在部隊的兩年鍛煉,不論是身體素質還是個人能力、修養(yǎng)都有非常大的改變和提升,諸如身體體能更強、心智更加堅毅、組織紀律性更加嚴密等。但是由于部隊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在管理上制度上,較學校來說,更為嚴格,所以退伍大學生在退伍后回到大學后,短時間內通常會出現(xiàn)無法快速適應學校生活和學校的管理制度等,從而引起退伍大學生的焦慮、孤獨、焦躁等情緒。所以做好退伍大學生回歸學校后的相關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學校應積極落實國家對退伍大學生的有關政策,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困難,使其能安心學習、順利學習、愉快地生活。除思政教師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外,應結合育人導師工作,為每名退伍學生安排指導教師,著重從思想引領、專業(yè)指導、學術引導、聯(lián)系家長、成長規(guī)劃等方面開展工作。最后,對于退伍大學生,應當給予特殊的優(yōu)待和關注、照顧,在日常的評優(yōu)評獎中,在同等條件下,要優(yōu)先考慮退伍大學生,讓這一群體感受到學校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同時也可以很好地激勵和鼓勵一些有參軍意愿的學生,為開展下一步征兵工作做好鋪墊,打牢堅實的基礎。
征兵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主要是思想工作,有一定難度,但只要心懷敬意、誠意,用心、用情、用力去做,就定有成效。
參考文獻:
[1]時盡嶺.加強新時代國防教育初探[J].國防教育,2019(9):80.
[2]潘成清.新形勢下高校征兵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智庫社團,2018(3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