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慶真 范貞貞
冠心病(CHD)是一類慢性、終身性心臟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及病死率,且遷延難愈,易復發(fā),嚴重威脅人們尤其是中老年人身心健康[1,2]。隨著冠心病介入治療的應用及發(fā)展,冠心病患者獲益良多。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主要包括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和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診斷迅速、療效顯著、成功率高的獨特優(yōu)勢[3]。PCI在解除冠狀動脈機械性狹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但無法延緩或阻止動脈粥樣硬化進展[4],此外,植入支架后由此而帶來的血栓風險亦無法完全避免,與此同時,很多冠心病PCI患者因術后疼痛、治療費用、疾病預后、長期服用藥物可能帶來的不良作用等問題,很容易導致睡眠障礙及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睡眠時間不足、睡眠質量下降及負性情緒的滋生會增加患者術后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若情況嚴重甚至可引起患者死亡[5]。因此,加強心理、情緒因素在冠心病PCI 術后患者中的探究與干預研究意義重大。中藥口服及足浴對于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臨床癥狀具有積極意義,但其在冠心病PCI術后的應用尚缺乏相關報道及研究。在本次研究中,挑選我院90例冠心病PCI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自擬解郁安神方聯(lián)合中藥足浴對冠心病PCI術后患者療效、心理及睡眠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從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PCI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45例對照組,術后予以常規(guī)西藥治療;45例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自擬解郁安神方口服聯(lián)合中藥足浴。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一般資料對比上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試驗已獲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已如實掌握該研究方案的具體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診斷與排除標準 診斷標準:根據《臨床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要求確診為冠心病,經冠狀動脈造影證實,并于我院行支架植入治療,且所有手術均為擇期手術。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精神障礙及智力、認知障礙;②合并嚴重肝、肺、腎等重要臟器損傷及功能異常;③嚴重心力衰竭,NYHA分級Ⅳ級;④合并惡性心律失常;⑤合并神經官能癥、甲亢、胃食管反流、食道裂孔疝、主動脈夾層、主動脈瓣病變。
1.3 治療方法 2組患者術后均予以常規(guī)抗血小板、調脂、控制心室率、擴張冠脈、營養(yǎng)心肌等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自擬解郁安神方口服及中藥足浴,自擬解郁安神方組成:陳皮12 g,柴胡10 g,川芎10 g,香附10 g,枳殼10 g,芍藥10 g,當歸15 g,丹參15 g,玫瑰花20 g,合歡花20 g,甘草6 g;足浴方組成:當歸30 g,川芎30 g,丹參30 g,降香30 g,紅花30 g,川牛膝30 g,冰片10 g,炙甘草15 g。煎取藥液500 ml與足浴盆,加入熱水混合藥液共2000 ml,維持溫度39~43 ℃,將雙腳置于足浴盆,水深以踝關節(jié)上5 cm為宜,浸泡30 min 即可;治療8周。
1.4 觀察指標 ①療效評價:比較2組患者術后隨訪期內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發(fā)生情況,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惡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②心理狀態(tài)評價:分別于術后第一天及術后8周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及焦慮量表(HAMA)評價心理狀態(tài)。③睡眠質量評估,分別于術后第1天及術后8周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及SPIEGEL 睡眠量表評估2組患者睡眠質量。
2.1 2組患者PCI術后隨訪期內心血管事件比較 在術后隨訪期內,觀察組患者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發(fā)生例數及比例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發(fā)生心源性休克例數及比例低于對照組,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總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PCI術后隨訪期內心血管事件比較 (例,%)
2.2 2組患者術后睡眠質量比較 護理前,2組患者入睡時間、睡眠時間、夜醒次數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入睡時間、睡眠時間、夜醒次數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術后睡眠質量比較 (例,
2.3 2組患者術后睡眠指數、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及焦慮量表評分比較 護理前,2組患者睡眠指數、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及焦慮量表評分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睡眠指數、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及焦慮量表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術后睡眠指數、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及焦慮量表評分比較 (例,
據國家衛(wèi)健委相關數據統(tǒng)計顯示,目前,我國每年冠心病新發(fā)人群達到75萬人,我國心血管病死亡率已經超過日本及部分西歐發(fā)達國家,位居城市居民第一位死因,在以往,冠心病主要依賴藥物治療,但對于冠狀動脈嚴重病變患者療效仍不能令人滿意,隨著本世紀介入技術在冠心病治療領域的開展及進步,越來越多的冠心病患者因此獲益,PCI在解除冠狀動脈機械性狹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但并不能阻止及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展,與此同時,支架作為異物植入到血管內后由此而帶來的血栓風險亦無法完全避免,此外,很多冠心病PCI患者因術后疼痛、治療費用、疾病預后、長期服用藥物可能帶來的不良作用等問題,很容易導致睡眠障礙及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6]。楊新利等[5]一項研究發(fā)現,冠心病PCI術后患者中情緒及心理指標陽性者發(fā)生心血管事件風險顯著高于對照人群,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負面情緒指標和負面心理指標均與術后心血管事件有密切關系, 也有研究指出,有相當一部分人群在PCI術后會產生失眠,而睡眠障礙患者會滋生不良情緒,同時,亦容易誘發(fā)心絞痛等事件[7]。因此,重視冠心病PCI 術后患者的睡眠質量、情緒及心理狀態(tài)對于減少術后心血管事件發(fā)生、鞏固療效、促進患者康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意義重大。
冠心病歸屬于中醫(yī)學“心痛”“胸痹心痛”等范疇[8],以“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為臨床表,嚴重者,“手足青至節(jié),旦發(fā)夕死,夕發(fā)旦死”。病位在心,與肝、脾、腎密切相關,其病因主要為寒疑、氣滯、血瘀,基本病機為心脈痹阻。根據這一病因病機,采用中藥口服聯(lián)合中藥足浴對疾病進行治療,給藥方便,恒速釋藥,無不良作用及不良反應。
中醫(yī)外治歷史悠久,《醫(yī)宗金鑒》中記載:“借濕以通竅,干則藥氣不入”,通過中藥足浴能夠將藥物性能通過皮膚經經絡系統(tǒng)直達內部臟腑,從而達到治療效果[9]。該足浴方有活血化瘀、養(yǎng)心通絡作用。當歸、丹參、紅花等活血化瘀而養(yǎng)血,防純化瘀之傷正[10],降香、川芎疏理肝氣,活血定痛,使氣行則血行[11],牛膝引血下行[12],冰片能夠促進藥物透皮吸收作用,可增加上述藥物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效。足底分布大量穴位,通過足浴可對足底穴位進行刺激,繼而可調節(jié)穴位對應的臟腑功能,達到平衡陰陽、疏通經絡,促進循環(huán)作用。
本研究采用自擬解郁安神方聯(lián)合中藥足浴對冠心病PCI術后患者進行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總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自擬解郁安神方聯(lián)合中藥足浴能夠顯著減少冠心病PCI術后心血管事件發(fā)生風險,該結論與楊新利等[5]研究結果高度一致。觀察組患者睡眠質量、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及焦慮量表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自擬解郁安神方聯(lián)合中藥足浴能夠顯著改善冠心病PCI術后睡眠障礙,減少術后不良情緒的產生。綜上所述,自擬解郁安神方聯(lián)合中藥足浴能夠降低冠心病PCI術后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風險,提高患者睡眠質量,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鞏固冠心病治療療效,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