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臣 張佳偉 宋萑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為響應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全國絕大多數中小學開展了在線教學。為此,本文對全國百所基礎教育學校校長開展了問卷調查,研究發(fā)現,學校對在線教學有所了解但經驗不足,教師需相關培訓的支持,其中在線教學操作技能培訓需求最為強烈,而在線教學的質量成為影響其開展的最大擔憂。
【關鍵詞】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現狀;培訓需求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1-7384(2020)04-041-04
引? 言
為阻斷新冠肺炎疫情向校園蔓延,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門都積極推進中小學校的“停課不停學”工作,組織開展在線教學。在線教學作為疫情防控期間學校開展教學工作的主要方式,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對特殊時期教育教學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但由于疫情突發(fā),許多學校和教師尚未做好充分準備,面臨著艱巨挑戰(zhàn)。在線教學要更多融入建構主義理念,學校和教師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生生互動和知識建構提供資源、支持,要以學生為中心,適應在線教學的“非線性本質”。因此,本文調查了學校在線教學開展現狀及現實困境,分析了一線教師的發(fā)展訴求,為更好地開展在線教學提出了建議。
本研究對全國23個省市地區(qū)100所基礎教育階段學校的校長開展線上調研,根據調研學校所在區(qū)域分為北上廣深、省會城市、地級或縣級市學校;根據學校性質劃分為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根據學段劃分為小學、中學和小初高一體校。研究采用自編的《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育教學調查(校長問卷)》,其中項目包括:校長個人背景、所在學校的基本信息;校長本人對在線教育教學的了解程度、學習與授課情況,及其對在線教學的主觀認知;學校開展在線教學現狀、方式,教師在線教學培訓情況以及培訓需求;學校開展在線教學困難和在線教學支持需求等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92份,參與此次調研的校長中,男性校長61名。參與調查的地級或縣級市學校比例較高(60.9%),公辦學校占57.6%,城市重點學校占54.3%,小初高一體校占59.8%。采用SPSS20.0對數據進行管理與統(tǒng)計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統(tǒng)計、兩組及兩組以上均值(方差分析)的差異檢驗、多組群體比例分布差異檢驗(卡方檢驗),見表1。
研究結果
1.學校對在線教學有所了解但經驗不足
對在線教學的認知上,大多數(86.9%)校長對于在線教學有所了解,其中15.2%校長非常了解,少數(10.9%)和極少數(2.2%)校長不太了解甚至是完全不了解。在態(tài)度上,大部分(80.5%)校長支持開展在線教學,但仍有一部分(19.6%)校長相對不支持,其中地級和縣級市(75%)、民辦學校(74.2%)、城市普通學校(71.5%)和小學(37.5%)支持率相對較低。在行動經驗上,校長使用在線平臺頻率總體不高。
進一步檢驗發(fā)現,不同學段的校長對在線教學的熟悉程度(P=0.003)、支持程度(P=0.004)和難度認知(P=0.022)上存在差異(其中P為差異顯著性,P<0.05說明存在差異性,且數值越小差異性越顯著)。小學校長的熟悉程度(50%)和支持程度(37.5%)遠低于中學(89.6%,89.6%)和小初高一體校校長(90.9%,81.9%)。
2.教師在線教學素養(yǎng)不高亟需培訓提升
在線教學開展情況上,超過半數學校(65.2%)已開展,一部分學校(27.2%)計劃開展,少數學校(7.6%)將不開展。在授課方式上,大部分學校選擇線上互動答疑(76.5%)、在線直播(75.3%)和網絡錄播/點播(64.7%)的方式。
對教師在線教學培訓調查,培訓次數上,大部分學校(76.1%)曾開展過相關培訓,但一部分學校或上級組織(34.3%)在近3年僅組織過1-2次(28.6%)甚至未曾組織過(5.7%)此類培訓。其中,地級、縣級市學校(P=0.015)和民辦學校(P=0.023)開展次數普遍低于其他學校,學校間存在差異。
在培訓效果上,過半數的培訓(52.9%)滿足了本校教師需求,仍有近半數培訓(47.2%)不能滿足教師需求。相比于其他學段,小學教師滿足感不強,存在學段間的差異(P=0.022)。
在教師培訓需求上,最高的前五項分別是在線教育教學常用平臺使用及管理(78.3%)、在線教育教學資源的獲取和選擇(70.7%)、微課的設計與開發(fā)(68.5%)、線上活動設計與組織(58.7%)和在線教育教學評價(56.5%),而對于教學策略相關培訓需求則較少(均值低于50%)。
3.開展在線教學存在困難和需要的支持
對當前學校開展在線教學困難原因統(tǒng)計發(fā)現,主要在于網絡學習質量難以保障(66.3%)、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48.9%)、時間緊任務重(43.5%)、缺少指導和培訓(38%)、缺少課程資源(29.3%)以及師生的信息素養(yǎng)不到位(28.3%)。其中地級、縣級市所在學校在“師生信息素養(yǎng)不到位”上的歸因率遠高于北上廣深和城市地區(qū),呈現顯著差異(P=0.046)。而其他原因上,不同地區(qū)、學校、學段均無差異(P>0.05)。
對開展在線教學所需支持調查顯示,需求最多的前五項支持是學習效果保證(94.6%)、課程教學資源(94.6%)、教師指導和培訓(93.5%)、平臺技術支持(93.5%)和家校在線協(xié)作(92.4%)。該問題上,不同地區(qū)、學校和學段上不存在差異(P>0.05)。
結? 論
1.學校開展在線教學顧慮深、執(zhí)行難
從調查結果來看,校長對在線教學均有所了解,大多數學校曾使用在線平臺學習,但是利用在線平臺授課次數不多,對在線教學也缺乏相應經驗;學校普遍上比較支持開展在線教學,超過九成學校已開展或計劃開展,其主要方式是通過線上互動答疑、在線直播和網絡錄播/點播等;不過有近兩成學校不支持在線教學,近一成學校不打算開展,這以小學居多。已有研究發(fā)現,小學生在在線學習中會面臨更多挑戰(zhàn),而高中生則容易從在線學習中獲益,這與小學生學習注意時間短、自律能力不足都有一定關系[1];學校方面普遍認為網絡學習質量難以保障、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時間緊任務重、缺少指導和培訓、師生信息素養(yǎng)不到位、課程資源缺乏是制約開展在線教學的主要困難??偟膩碚f,中小學對于開展在線教學顧慮重重,其中主要是學習質量難以保障、學生信息素養(yǎng)不足。
2.學校要多組織有關在線教學的技能培訓
調查顯示,雖然絕大多數學?;蛏霞壊块T此前曾開展過相關培訓,但存在覆蓋面窄、頻率低、間隔長、實效性不強等問題,而地級、縣級市所在地的學校包括民辦學校更甚。中小學對開展教師在線教學培訓有著較大的需求,特別是在線教學操作技能的提升等方面。除此之外,調查結果還顯示學校希望為教師提供學習效果保證、課程教學資源、平臺技術支持和家校在線協(xié)作等支持。學校推進在線教學困境和所需支持的數據結果再次證實,學校實施在線教學的最大疑慮和難點就是如何保障教學質量。
建? 議
支持在線教學開展需要多管齊下,建立“政府主導+學校負責+社會協(xié)同”的三級保障機制,通過定標準、搭平臺、強培訓來支持在線教學?;诒敬握{研結果和相關研究,筆者提出以下五點建議供各方參考。
1.教育主管部門應統(tǒng)籌區(qū)域內的培訓并制定標準
缺乏準備的教師在從傳統(tǒng)教學模式轉向在線教學時更容易因為知識和技能不足而受挫。教育部層面應組織制定教師在線教學素養(yǎng)標準,發(fā)揮引導作用;各級教育部門應積極開展教師培訓,提升教師在線教學各類素養(yǎng);各培訓機構應提高培訓有效性,推動在線教學策略技術對接學科教育教學,確保教師參訓后能落實;培訓應通過在線方式向弱勢地區(qū)和學校多傾斜、廣覆蓋。
2.學校應鼓勵教師開展在線協(xié)作教學
學校要重視教師群體對于教師個體發(fā)展的影響,引導教研組開展在線教學集體研修。通過建設教師專業(yè)共同體,促進教師間相互協(xié)作,為在線教學制定有效策略以及為在線課程實施問題的解決提供機會,這有利于緩解教師面臨技術引領教學變革的壓力。此外,學校可通過師徒結對,讓有經驗教師幫扶新手教師更好地適應在線教學。
3.學校應建立鼓勵開展在線教學的激勵機制
學校層面的支持和認可是激勵教師參與在線教學、穩(wěn)定在線教學承諾和持續(xù)教學興趣的關鍵因素。在嘗試線上教學時,教師們可能會因為要花額外的時間適應新設備、學習新技術和轉換教學方法而增加工作量。此時學校認可或獎勵教師額外的工作努力,他們便會更有信心、更有動力進行在線教學,并開發(fā)高質量的課程。因此,學校可以通過設置相應激勵機制,例如設置教師在線示范課、在線教學學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鼓勵教師們創(chuàng)新在線教學新形式、設計并開發(fā)在線教學的校本課程。
4.教師應豐富在線教學活動的內容
學校及教師應清晰認識到,“停課不停學”是一種廣義的學習,絕非僅指學科知識的學習,更不是單一的網上上課。相比于面對面?zhèn)鹘y(tǒng)教學模式,在線教學更突出強調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應促進學生群體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探究式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突出學科德育功能,積極結合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等,落實立德樹人要求。
5.增強在線教學方面的家校合作
學生在線學習效能不高的原因在于很多學生不了解在線學習,甚至是不知曉如何進行在線學習。教師開展在線教學時應對學生學習方法進行指導,利用在線師生互動積極參與學生學習過程。此外,教師可以聯(lián)合家長實施家校共育,傳授家長進行學習指導的經驗與方法,讓家長也成為學生在線學習的參與者和指導者,而非教學任務完成的“監(jiān)工”。
注:本文由“重大疫情危機中的教師教育應對策略研究”(教師教育省部共建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基金項目(項目編號:CITE20200115)支持
參考文獻
[1]Cavanaugh,C.,Barbour, M. K.,& Clark,T.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K-12 online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2009,10(1).
作者單位: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