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新,歐燕蘭
(廣州市南沙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婦產科,廣東 廣州 511455)
早期先兆流產是妊娠期間較為多發(fā)常見的一種,主要是在妊娠的28周之前,由陰道少量出血,逐漸演變?yōu)楦共炕蜓坷^發(fā)性的陣痛,但宮口并未出現張開現象,胎膜呈完整狀態(tài),無任何妊娠物出現[1]。若不及時進行相關治療與護理,嚴重的會直接導致流產,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谠摫尘跋拢疚倪x擇我院收治的50例早期先兆流產患者,皆在分析護理過程實施循證護理,患者出現不適癥狀的情況。
50例患者早期先兆流產均選取于在本院治療的患者,就診區(qū)間起始2018年12月,終止2019年12月,以中心原則的形式將患者分為參照組(n=25)與研究組(n=25)。其中,參照組年齡在20~35歲,平均年齡在(27.58±5.23)歲,孕周為4~13周,平均孕周為(6.82±1.56)周;研究組年齡在21~36歲,平均年齡在(28.09±4.65)歲,孕周為4~14周,平均孕周為(7.12±1.08)周。比較2組(年齡、孕周)等數據資料,P>0.05,有可比性。
參照組實施常規(guī)基礎護理,實時不間斷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給予相應的黃體酮肌肉注射、維生素E、葉酸等藥物服用,以保證胎兒的穩(wěn)定,同時保持病房的舒適、安靜,保障患者充足的睡眠時間。
研究組在參照組的基礎上加行循證護理,主要的護理方式有:①問題及循證依據支持:評估早期先兆流產患者的病情,結合臨床研究經驗與理論,分析資料的可靠性、有效性,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②基本護理:為患者進行日常飲食調控,確保所需營養(yǎng)的攝入,保障機體所需能量;飯后進行10至15分鐘的活動,或通過看書、聽音樂等休閑方式放松心情,舒緩緊張、壓力等;確保充足的休息,防止勞累引發(fā)其他外傷;③心理疏導:根據患者的興趣愛好等,加強與患者間的溝通,根據心理狀態(tài)評估,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加強患者治療的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④健康教育:根據患者的受教育水平,給予相應的健康教育輔導,如講座、一對一病情講解等,詳細介紹有關疾病的發(fā)生原因、影響、治療方式、注意事項、不適癥狀等,提高患者疾病知識水平,并加強日常生活中的防御[2]。
通過抑郁測評表與焦慮測評表對2組患者進行抑郁與焦慮評估,分值越大,則說明患者抑郁或焦慮情況越嚴重;統(tǒng)計所有患者發(fā)生不適癥狀的概率,主要包括感染、出血、流產。
本文所獲數據以SPSS 25.00計算,計量數據以(±s)表示;應用t值檢驗;計數數據以(%)表示,應用x2檢驗,P<0.05,證實數據與存在差異。
表1數據證實,抑郁、焦慮評分記錄中,護理前,兩組無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低于參照組,組間存在差異性(P<0.05)。
通過表2 可看出,參照組發(fā)生不適癥狀的有1 0 例(40.00%),研究組不適的有2例(8.00%),兩組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2組患者不適癥狀情況對比[n(%)]
早期先兆流產的發(fā)生較為復雜,臨床中多認為與患者的內分泌失調、免疫系統(tǒng)異常、全身性感染或遺傳等有關。而在患者的妊娠期間,其心理、情緒狀態(tài)變化等均會影響著胎兒的成長,保持妊娠期間良好的心態(tài)、情緒、日常習慣等,有助于幫助患者順利的分娩[3]。因此,在早期先兆流產治療中,配合有效的護理方式,對于患者的分娩具有重要作用。
隨著護理質量的不斷提升與改進,近年來,循證護理逐漸被應用于早期先兆流產護理中。該護理模式主要根據臨床經驗與案例、科學性的理論支持等,在結合患者病情特征與變化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評估判斷,從而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通過基本日常護理、心理疏導、健康教育、不適癥狀防御等,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質量,促進治療與護理的有效性與安全性。
綜上所述,對早期先兆流產患者實施循證護理,有利于改善并消除患者不良情緒狀態(tài),降低不適癥狀的發(fā)生風險,提高治療與護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