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 ? 要:總方針是充分整合資源、打掉瓶頸,全面優(yōu)化網絡、搭建云平臺,借助云、大數據技術開展智慧教育,結構化地減輕學生負擔,提升學習效能。文章通過分析中山教育信息化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應用云計算及大數據技術進行優(yōu)化的設想,并嘗試給出解決方案及建議。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云計算;大數據
1 ? ?教育信息化升級建設的背景
1.1 ?教育信息化的意義
從21世紀開始,教育行業(yè)就步入了信息化時代,從最早的投影儀、電教室逐漸發(fā)展至智慧課堂、在線教育。在信息技術和教與學融合度日益提高的同時,也促使了教育模式的快速變革。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等文件,均指出教育信息化對教育發(fā)展的重要性。
1.2 ?國家教育信息化2.0升級的要求
國家教育部在2019年發(fā)文要求教育信息化要從1.0向2.0全面邁進,提出“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開啟智能時代新征程”的發(fā)展戰(zhàn)略。過去10余年,我國教育信息化蓬勃發(fā)展,在教學應用模式、多方參與機制、實踐應用成效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教師教法—技術整合能力發(fā)展四階段說,我國目前正處于從“應用”向“融合”“創(chuàng)新”轉進的時期。
2 ? ?中山市教育信息化現狀及存在問題
中山市教育信息化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已具有一定基礎。以下依據國家教育信息化2.0的要求,從5個維度對中山市教育信息化現狀進行分析,發(fā)現有如下需要優(yōu)化的地方。
2.1 ?中山教育網“校校通”網絡現狀
中山“校校通”網絡普遍沿用10多年前的虛擬專網服務(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是利用公共網絡資源為客戶構成專用網的一種業(yè)務。在20年前開始使用,但時至今日,在海量教育信息化應用逐漸上線和使用的情況下,這一組網模式的弊端日益凸顯。
2.2 ?目前中山教育網VPN組網模式存在的問題
(1)組網結構復雜,帶寬調度靈活性差,難以適應學校日益增長的應用需求。
(2)VPN網絡受公網影響大,可靠性難以保障。
(3)當下專線光纖已成主流,VPN組網模式老舊。
2.3 ?中山教育資源“煙囪”化,共享困難且浪費嚴重
隨著教育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也以多樣化的形式發(fā)展,但隨之而來的教育資源數據量也會以幾何級數增長,導致教育資源服務面臨著海量數據管理困難、數據存儲成本高、響應速度慢等難題。
2.4 ?“班班通”“人人通”智能設備的使用效能低
優(yōu)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目的是為師生提供互聯網教育資源,構建個人網上學習空間,師生在教學中要調用到所需的教育資源、使用個人網絡學習空間離不開平臺與智能設備的支持。中山市目前智能設備的普及率低、利用率低[1]。
3 ? ?中山教育信息化2.0建設的思路
綜合中山市教育信息化現狀,依據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的指導精神,建議部署新一輪教育信息化的升級與探索,走出高速、智能、實用的教育信息化強市之路。
4 ? ?中山教育網優(yōu)化升級方案設計
4.1 ?中山教育信息化建設
以先進的信息與通信技術為基礎,以物聯化、集成化、智能化為觸發(fā)點,通過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新技術手段,將教學、科研、管理和校園生活進行充分融合,在傳統(tǒng)校園基礎上構建一個數字化、智能化校園空間,從而達到提升學校教學水準、提高各項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目的。整體框架設計如圖1所示。
4.2 ?教育城域網建設
針對VPN教育網存在的問題,先由中山市教育局牽頭,引入運營商,就全市中小學校園網絡進行升級改造,搭建高速、穩(wěn)定、安全的“教育專網”。中山城域網組網方式如圖2所示。
4.3 ?智慧教育應用層大數據中心建設方案
智慧教育應用層大數據中心建設方案主要涵蓋校園管理、教學管理、教學支撐、教育資源等系統(tǒng)。教育大數據中心平臺開放式部署,可實現各方合作與互聯互通,完善開放API、統(tǒng)一數據和認證機制,全市范圍的學校在整體框架下選取符合自身需求的第三方服務商,應用層向第三方合作應用開放接入,實現各類智慧校園產品無縫對接,貫通系統(tǒng)間數據,真正打破數據孤島,形成有效的教育教學大數據[2]。
4.4 ?開展基于大數據的智慧管理
(1)通過教育大數據中心能夠實現全市層面的各級各類教育教學應用情況的動態(tài)實時監(jiān)控,為教育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同時通過教育大數據中心提供教育大數據服務,提供垂直一體的教育管理體系、公平普惠的教育教學應用、泛在學習的在線學習[3]。
(2)教育大數據中心提供了一系列的教育管理大數據服務,包含教育教學管理、教學質量評估、教育信息化應用情況、教師管理、學校管理等,為一個地區(qū)的教育教學質量評估診斷提供決策支撐。
(3)教育大數據中心通過對教育教學過程中,諸如導學、課堂、考試、測驗、作業(yè)、體質健康、學科活動、學生檔案、綜合評價等數據統(tǒng)一匯聚,提供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學大數據服務,最終為各類教育教學參與者提供基于綜合素質評價的大數據服務,輔助于教育教學診斷和決策。
(4)統(tǒng)考閱卷系統(tǒng)。統(tǒng)考閱卷是一款集成答題卡制作、試卷掃描、網上閱卷、評卷管理及監(jiān)控等功能于一體的云端部署閱卷管理系統(tǒng)。統(tǒng)考分析系統(tǒng)。統(tǒng)考分析是針對市級、區(qū)級、多校聯考等統(tǒng)一性教學質量檢測給予全面、多維度的詳實分析數據的分析系統(tǒng)。
4.5 ?大數據平臺的特點
通過智慧教育云平臺的建設,以“一體化”應用、“普惠性”服務、“常態(tài)化”模式、“大數據”的分析,來構建教育大數據體系。
(1)教育數據“快速通道”。“一體化”體現在用戶體系的登錄和教育教學功能的統(tǒng)一服務,從而實現在各級各類用戶、功能上的數據統(tǒng)一收集,為大數據分析提供數據的匯聚途徑,將數據匯聚通道打通,構建教育教學數據的高速公路。
(2)教育數據“廣”覆蓋。“普惠性”體現在一鍵創(chuàng)設的各級各類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學空間、在線學習空間,不同層級的教育管理機構、智慧校園、智慧課堂、智慧教學應用將覆蓋全部各級各類學校。
(3)教育數據“多”頻次?!俺B(tài)化”體現在以課堂為主陣地的云平臺應用、以混合式學習為主要方式的學習體系、以校園為核心的教學環(huán)境、以數據為依據的綜合評價模型。
(4)教育大數據分析。通過教育管理、教育教學對于數據的不同需求,通過數據模型來進行全維度的教育大數據分析,從而動態(tài)、連續(xù)、實時地呈現各類教育大數據分析結果,為各級各類的教育用戶提供教育大數據服務。
5 ? ?結語
目前是中山市教育信息化向2.0全面邁進的關鍵階段,通過構建全光教育專網,大力提升校園及課室智能終端覆蓋率,搭建充分開放的教育云平臺,并形成海量數據庫。通過學習和強化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技術,使每個學生始終能聚焦在自己無法掌握的知識上,從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參考文獻]
[1]杜春梅.DY中學教育教學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
[2]黃石華,盧珍菊,李曉樂,等.教育資源服務下海量云存儲優(yōu)化機制的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7):34-36.
[3]祝智庭,魏非.教育信息化2.0:智能教育啟程,智慧教育領航[J].電化教育研究,2018(9):5-16.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ndustry
Zhang Jie
(Zhongshan Branch of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Guangdong Co., Ltd., Zhongshan 528400, China)
Abstract:The general policy is to fully integrate resources, eliminate bottlenecks, comprehensively optimize the network, build a cloud platform and use cloud and big data technologies to conduct smart education, lighten students' burdens and improv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 zhongshan city,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applying cloud computing and big data technology to optimize, and tries to give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bid data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