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雷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是父親常掛在嘴邊的古詩,也許是父親在春天出生的緣故,或者是小學(xué)二年級肄業(yè)的父親只記得這句詩吧。父親沒能好好上學(xué),是迫于爺爺奶奶的相繼早逝,叔叔姑姑們又梯隊式要上學(xué)。作為家中的長子,父親無奈地投入到掙工分換口糧的洪流中。出工的田間地頭,父親總喜歡用樹枝練習(xí)寫“建國、勝利、豐收”等那個時代流行的詞。時間長了,父親成了掙工分隊伍中少有的能識字寫名的人,17歲那年,父親又擔(dān)任起小隊會計、出納。就在這一年,巴河渡口的船夫把父親介紹給外婆認識了。也不知道外婆是相中了父親的貧窮還是憨厚,母親第二年就跨過巴河的潺潺流水,成了父親這個6口之家的女主人。
1992年春天,應(yīng)該是我們家歷史的轉(zhuǎn)折點。記得那個春天,“一位老人在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村里人開始扛著被子,擠著紅皮班車、綠皮火車南下。父親生日的二月春風(fēng)夜,他宣布了一個決定:要去做生意。母親不說話,我和哥哥什么也不明白,但依稀記得半夜里聽到母親問父親能做什么生意、有錢做本嗎之類的焦慮。第二天起床后便再也不見父親了。我時常吃飯時問起,哥哥總是叫我別問。很多個夜里看著母親一個人忙碌不停,我想問父親又咽著眼淚把頭縮進了被窩里,直到夢里父親張開雙臂把我喚醒。
某天放學(xué)回家,母親告訴我父親馬上要回來了。我驚喜得掃地除塵,還吵著要洗澡換上準備過年穿的棉襖。過了兩天,父親果然回家了。我一頭扎進父親張開雙臂的懷抱,感覺父親的雙手更加粗糙,但更有力量,更有溫度。父親在廚房新砌了一口大灶臺,架上了他帶回的一副黑鐵鍋具,和了面,燒了火,“撲通撲通”的,我還沒看清是怎么回事,父親蓋上了我一雙手都挪不動的雙層鐵鍋蓋,熄了火。父親與我講著村子外面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鮮。也不知道說了多久,一股比芝麻還香的味道勾起了我的食欲。父親將鍋蓋轉(zhuǎn)了兩圈再拎起,鍋里露出黑芝麻點綴的金黃面餅,中間還有個圓圈,宛如一個巨型的黃玉扣。手指猛地往下一壓,軟軟的,松開手指又彈了起來。父親說這叫剁饃。那味道、口感,無法用更貼切的詞語形容。只記得年后的二月春風(fēng)里,父親在鎮(zhèn)上張羅了個鋪臺,買剁鏌的鄉(xiāng)親常常排著長隊,如同曾經(jīng)的車站購票一樣。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剁饃功在柴火燒?!备赣H這有領(lǐng)悟力的打油詩,讓我們家從務(wù)農(nóng)徹底走向了從商。隨著哥哥結(jié)婚得子,我調(diào)入縣城,個體經(jīng)營免稅,父親身上的勁更足了。我們一家人共同努力,在鎮(zhèn)上蓋起了一棟臨街的小樓。我結(jié)婚生子之后,父母后來搬進了縣城一家人終于團聚。
計劃趕不上變化,計劃生育政策放開了,熊二來到了世上。68歲的父親興奮得像個孩子,承接了“保姆”的重任?!岸麓猴L(fēng)似剪刀,裁出小鳥笑彎腰”是父親逗熊二的童謠,常常逗得孩子“咯咯”地笑。如今熊二快兩歲了,能四處奔跑,喊著“爺爺”,甚至調(diào)皮地要爺爺馱著躲貓貓。但無論怎么鬧,父親的臉上始終洋溢著二月春風(fēng)的和煦與歡快。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公園走走樂陶陶?!痹鹤有睂γ媸墙衲甓路菘⒐ら_放的公園,有老人健身區(qū),兒童游戲區(qū)等。祖孫倆每天必去,時間長了,保安人員都認識了他們?!皻g迎熊二檢查工作,請指示……”有時,保安叔叔會逗一逗熊二,父親親熱地和他們打過招呼,牽著熊二走進公園里,公園時不時響起祖孫倆的歡聲笑語。
亭榭花苑,沙坑草坡,鳧水的鳥,盛開的花,與笑聲融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一片生機盎然的春日景象。
(作者單位:黃岡市團風(fēng)縣團風(fēng)中學(xué))
責(zé)任編輯 ?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