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巍
(連云港市贛榆區(qū)人民醫(yī)院,江蘇 連云港 222100)
呼吸衰竭是一種因多種原因導致的肺部通氣、換氣功能障礙,繼而導致患者無法順利實施有效氣體交換,導致患者產生缺氧癥狀或是出現二氧化碳潴留等不良現象,繼而導致一系列生理、代謝紊亂癥狀出現[1]。有研究[2]指出,呼吸衰竭屬于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R姴l(fā)癥,而呼吸衰竭發(fā)生后,不僅會加重慢阻肺疾病,還會增加患者的生命威脅[3]。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與生存率則成為臨床重點研究方向。本研究主要對比分析重癥慢阻肺II型呼吸衰竭采用不同方法的臨床治療效果。
2018.8-2020.7,醫(yī)院呼吸科收治20例重癥慢阻肺II型呼吸衰竭患者,結合不同治療方案將患者分為試驗組、對照組。納入標準:患者均滿足慢阻肺診斷標準與呼吸衰竭診斷標準[4];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合并呼吸機禁忌證;合并先天免疫性疾病或凝血系統(tǒng)疾??;臨床資料不完整患者;治療期間轉院或是失訪患者,試驗組男女比例為7:3;年齡57-79歲(68.47±8.03)歲。對照組男女比例為6:4;年齡58-79歲(68.71±8.11)歲。兩組基礎數據對比無差異(P>0.05)。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祛痰、平喘、糾正水電解質紊亂以及酸堿平衡維持等常規(guī)治療。
對照組10例(有創(chuàng)呼吸機序貫治療):結合患者病情指導患者進行FiO2吸入治療,以將患者呼吸指標控制在正常范圍內為主要目標,并合理調整患者的吸入治療時間。經X線檢查顯示有明顯吸收后,將同步間歇指令通氣頻率相抵到6次/min,PSV頻率降到5-7cmH2O,持續(xù)穩(wěn)定4h,然后進行脫機、拔管操作。在患者病情明顯好轉后,可延長間歇性停機時間,直到患者完全脫機。
試驗組10例(無創(chuàng)呼吸機序貫治療):采用BiPAP型號無創(chuàng)呼吸機,結合患者的實際呼吸情況,準確調節(jié)呼吸機參數,以將患者呼吸指標控制在正常范圍內為主要目標,保證患者呼吸頻率在30次/min。達到目標后拔除氣管內導管,然后給予口鼻面罩正壓通氣治療,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合理調節(jié)氧流量與氧壓力,保證患者的呼吸頻率在28次/min,血氧分壓在68-93mmHg。并在治療期間,間歇性停機,直到患者完全脫機。
(1)治療有效率,療效評定標準[5]如下,顯效:患者的咳嗽以及咳痰癥狀基本消失,呼吸功能基本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的咳嗽以及咳痰癥狀有所改善,呼吸功能有一定恢復。無效:患者的咳嗽、咳痰癥狀以及呼吸功能無明顯變化。
(2)治療不良反應,主要有人機不配合、肺部感染等。
(3)血氣指標: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氧分壓(PaO2)、呼吸頻率。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血氣指標與呼吸頻率采用t檢驗,治療有效率與治療不良反應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治療有效率100.00%、不良反應發(fā)生率0.00%與對照組60.00%、50.00%比較有差異(P<0.05)。詳見表一。
表1 兩組治療有效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試驗組治療后的血氣指標、呼吸頻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二。
慢阻肺是一種病程相當漫長的疾病,往往遷延不愈。呼吸衰竭是導致慢阻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慢阻肺患者多合并II型呼吸衰竭,而II型呼吸衰竭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確診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后,必須及時采用有效方案進行對癥治療,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的死亡風險。
表2 兩組血氣指標、呼吸頻率比較
現今,我國主張在常規(guī)對癥治療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基礎上聯合通氣治療。臨床認為,祛痰平喘等常規(guī)治療雖然可緩解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是無法控制患者的病情,無法延緩病情發(fā)展,無法促使患者病情轉歸。通氣治療可輔助患者呼吸,可有效清除患者氣道中的各種炎癥物質,可有效緩解患者的呼吸疲勞狀態(tài)。但通氣治療也有有創(chuàng)、無創(chuàng)兩種類型。
進行有創(chuàng)呼吸機序貫治療,可縮短氣管插管或是氣管切開時間,但是依然屬于有創(chuàng)操作,會對人體氣道、肺部形成損傷。無創(chuàng)通氣主要指通過無創(chuàng)呼吸機達到通氣治療的目的,主要利用鼻面罩以及接口器等無創(chuàng)方式和呼吸機進行連接,繼而達到機械通氣治療的方法。而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序貫治療,可進一步提高機械通氣治療安全性,不會對患者的氣道造成損傷,且操作方便簡單,可有效維護人體氣道防御功能,可有效預防長期呼吸機支持造成的脫機困難等不良現象。
由上可知,無創(chuàng)呼吸機序貫治療可有效治療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有效性與安全性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