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媛
“共情”是一個溫暖的詞,它意味著“同理心”,能設(shè)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它意味著這個世界上有人懂你、有人陪你;意味著這世上有人愿你三冬暖、春不寒,天黑有燈、下雨有傘。
剛接到這個班的時候,我非常緊張。初遇中班,面對38個活蹦亂跳的小寶貝,我突然變得嚴肅,一點不敢馬虎。向來秉持“愛的教育”的我,也做好了孩子可能不會那么愛我的心理準備。有一天送孩子離園,我突然覺得身子暖了一下。一個小男孩抱著我的腿把頭靠在我的大腿上,像一只樹懶抱著大樹一樣。如果放在原來,我并不覺得有什么驚喜。但是現(xiàn)在這個班我剛接觸不久,而我對他們又有些嚴肅。這樣的舉動,還是第一次。從孩子們開始每天沖過來抱我、家長們每天微笑離園,我突然意識到,我已經(jīng)融入了這個集體,我們已經(jīng)開始一起成長了。
共情,讓我們在理解中成長。孩子馬上就要體檢了,我們忙忙碌碌地為孩子們做準備、點名字、發(fā)東西,準備接下來的抽血。這時候手機里的家長群卻響個不停。我拿出來看一眼,看到了這樣的一句話:“外部人員進來扎針,請老師們多注意,不知道孩子會不會害怕?!痹谧蠲β档臅r候,又受到所謂“扎針”的質(zhì)疑,難免讓人有些煩惱。但是換位一想,每一個孩子是我們的三十八分之一,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是家長的整個世界。如果我們把它看作是小事,少說一句話,家長可能會一天心神不寧。于是,在抽完血的第一時間,我給家長們分別發(fā)了孩子的視頻和情況:孩子沒有哭,很順利地完成了體檢。家長們收到照片非常開心和欣慰,同時也體諒到老師的不易。
共情,讓我們在陪伴中成長。記得那是我們班第一次童話劇表演,我們把表演活動告訴了家長們,家長們非常配合,早早地為孩子們準備了表演道具。在彩排的那一天,我們卻發(fā)現(xiàn)了問題:為了讓孩子都能參與表演,我們的上場人數(shù)是最多的,所以讓孩子們記得自己的出場順序和傳遞麥克風(fēng),成了艱巨的任務(wù)。我們趕緊利用下午半天時間一遍又一遍地帶孩子們排練。雖然壓力很大,但是有一種強大的力量讓我相信他們一定能表演好。
第二天一早,孩子們都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我們早早地來到戶外的舞臺,想著趁時間還早演練一遍。那時候太陽出來了,天氣有點熱,我心里非常難受,心想:“孩子們辛苦了,你們一定可以的!”就這樣,我們緊張地迎來了活動的開始,等來了我們班的節(jié)目。我穿著主持人的衣服跑到臺前,一邊播放音樂,一邊給家長們發(fā)視頻。孩子們各就各位,開始了自己的表演。他們自信地拿著麥克風(fēng),聲音非常洪亮,還加上了事先排練的動作,沒有一個人搶麥克風(fēng),都在有序地表演,直到最后一刻。我終于松了口氣。家長正在微信群里討論孩子們的表現(xiàn),我趕緊在群里發(fā)了一句:“孩子們真棒,沒有忘詞。”下一秒,家長們突然刷屏“感謝老師的辛苦付出”。那一刻我淚流滿面,大家一起努力做一件事才是最酷的事。孩子的努力,家長的體諒,老師的付出,三者缺一不可。是彼此間的陪伴,讓我們共同成長。
忙碌的工作中難免會遇到問題,但是對孩子共同的愛,使我們彼此變得寬容。讓我們學(xué)會包容、學(xué)會愛,用共情感受陪伴的力量。讓生命,在共情中成長!
(作者單位:北京市通州區(qū)張家灣鎮(zhèn)張家灣中心幼兒園)
責(zé)任編輯:歐陽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