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東彪
【摘 要】目的:探究橈骨遠端骨骺分離的臨床治療方法、效果及并發(fā)癥情況。方法:抽選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5例橈骨遠端骨骺分離的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45例患者經治療后,治療總有效率為95.6%(43/45),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2%(1/45)。結論:及早檢查,明確診斷,把握時機,及時予以規(guī)范化治療方案,能夠有效提高橈骨遠端骨骺分離的臨床治療效果,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促進創(chuàng)口愈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橈骨遠端骨骺分離;治療;并發(fā)癥
【中圖分類號】R7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7-258-01
橈骨遠端骨骺損傷最常見,約占到骨骺板損傷的50%,多見于6~10歲的兒童[1]。病人多由腕背伸位跌倒,手掌著地所致。其典型體征有銀叉狀畸形和槍刺狀畸形。抽選我院收治的45例橈骨遠端骨骺分離的患者資料作為研究對象,以探究橈骨遠端骨骺分離的臨床治療方法、效果及并發(fā)癥情況?,F匯報如下。
1 一般資料
抽選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5例橈骨遠端骨骺分離的患者資料作為研究對象,男患者27例(占60%),女患者18例(占40%),年齡8~16歲,平均年齡(12.3±0.5)歲。其中Ⅰ型損傷15例(占33.3%),Ⅱ型損傷28例(占62.2%),Ⅲ、Ⅳ型損傷各1例(均占2.2%),主要臨床表現為腕部腫脹、疼痛,橈骨遠端常向背側移位,表現出典型的“銀叉”樣畸形。
2 臨床診斷
2.1 Ⅱ型損傷最常見,Ⅰ型損傷次之,Ⅲ型和Ⅳ型損傷較少發(fā)生,亦可有Ⅴ型損傷。
2.2 需攝腕關節(jié)正側位X線平片,但于側位片上易于診斷,骨骺移位多明顯。
2.3 注意背側干骺端有無小骨片,即使骺板無明顯移位,此小骨片也可幫助確立診斷。
2.4 橈骨遠端骨骺損傷,常伴尺骨莖突骨折。
3 治療方法
絕大多數橈骨遠端骨骺分離Ⅰ~Ⅱ型損傷患者可用手法復位、石膏或小夾板外固定治療。木板及紙墊固定常能維持位置,殘存的移位多能在生長的過程中自行塑形矯正,不宜反復手法整復。
3.1 復位方法
閉合復位應在全麻下實施,使肌肉處于完全放松的狀態(tài),重疊骨端得以充分牽開。復位的手法宜輕柔,忌用暴力擠壓骺板進行復位,以免造成醫(yī)源性骺板創(chuàng)傷,對難以完全克服的斷端重疊移位應采用“折頂”方法進行復位。
3.2 復位時機的選擇
整復骨折越早越好,拖延時間會大大增加復位難度。
3.2.1 對于損傷超過7~10d的患者不可強行手法復位,尤其是Ⅰ、Ⅱ型損傷,留待日后截骨矯形更為可取。
3.2.2 對于超過兩周以上的陳舊性骨折,即使切開復位也有損傷骺板的危險,因此Ⅰ、Ⅱ型損傷盡量二期手術矯形,Ⅲ、Ⅳ型損傷則盡可能切開復位。
3.3 固定方法
切開復位不要剝離骺板周緣的軟骨膜,以免損傷Ranvier區(qū)軟骨細胞及血運,禁用器械撬壓骺板復位[2]。內固定用克氏針為宜,盡量垂直骺板插入,切莫橫向穿越骺板。螺絲釘只能用于固定干骺端或體積較大的二次骨化中心,不應穿過骺板,否則取釘后局部腔隙可形成骨橋,遏制局部骨增長。骨愈合后應及時取出內固定物。
3.4 拆除固定的時機選擇
骺板骨折愈合速度與干骺端相似,大約3~4周,只需同一骨骼骨干愈合時間的一半左右,Ⅳ型骨折不穩(wěn)定,容易延緩愈合或不愈合,須拍片證實骨折愈合才能去除固定,下肢骨折去除固定后先練習關節(jié)活動,負重適當延后。
3.5 注意事項
3.5.1 Ⅰ、Ⅱ型損傷 早期閉合手法復位時動作宜輕柔,力戒粗暴,以免增加骨骺損傷。不必強求解剖復位,殘存的畸形以后通過改建可糾正。
3.5.2 Ⅲ、Ⅳ型損傷 治療以切開復位內固定為主要手段。有時Ⅲ型對位良好,比較穩(wěn)定,也可予以非手術治療。開放復位時,必須保護骨骺的血供,不能為了顯露清楚作廣泛骨膜和軟組織剝離[3]。因為這樣可能損傷Ranvier區(qū)周圍細胞的活性,從而有可能早期骺板閉合,避免加重損傷,亦不可用鈍器壓迫骨骺使之復位。
4 結果
4.1 治療情況
45例患者經明確診斷,實施規(guī)范化治療方案后,治療總有效率為95.6%。詳見表1.
4.2 并發(fā)癥情況 45例患者經治療后,1例出現并發(fā)癥,即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2%。詳見表2.
5 討論
橈骨遠端骨骺分離Ⅰ、Ⅱ型損傷僅個別不穩(wěn)定骨折或因軟組織嵌入斷端而致復位失敗者需要手術治療。兒童骨骼塑形能力強,不必強求解剖復位,隨著生長發(fā)育大多數能自發(fā)矯正。Ⅲ、Ⅳ型損傷為關節(jié)內骨折,要求恢復關節(jié)面平整和骺板對位,常需手術治療。原始移位較輕的Ⅲ型損傷可試行手法復位,骨折穩(wěn)定則不手術。Ⅴ型損傷早期診斷困難,對可疑病例應局部制動3~4周,患肢免負重1~2個月。
本研究中45例橈骨遠端骨骺分離患者經治療后,顯效24例(占53.3%),有效19例(占42.2%),無效2例(占4.4%),治療總有效率為95.6%(43/45),1例出現并發(fā)癥,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即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2%。
綜上所述,及早檢查,明確診斷,把握時機,及時予以規(guī)范化治療方案,能夠有效提高橈骨遠端骨骺分離的臨床治療效果,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促進創(chuàng)口愈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胡興明.兒童難復型橈骨遠端骺離骨折治療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10).1906-1907.
[2]任海軍,劉傳康,李明.102例兒童橈骨遠端骺離骨折保守治療與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5,44(12):1694-1696.
[3]朱勤莊.成角折頂復位夾板固定治療兒童橈骨遠端骨骺分離[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