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
【摘 要】目的:研究對比阿德福韋酯(ADV)聯(lián)合拉米夫定(LAM)及恩替卡韋(ETV)單藥治療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療效差異。方法:選取2016年12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療的12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分別比較兩組治療1個月、2個月、半年、1年時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BV-DNA)轉陰率和乙肝E抗原(HBeAg)血清學轉換率。結果:治療前及治療1年后各組相比ALT、TBiL水平、Child評分均明顯降低,PTA水平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阿德福韋酯和拉米夫定聯(lián)合治療肝炎后肝硬化療效顯著,且安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阿德福韋酯;拉米夫定;恩替卡韋;乙肝肝硬化
【中圖分類號】R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7-030-0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療目標為抑制病毒復制、改善肝纖維化、延緩病情向肝硬化及肝癌發(fā)展,從而降低死亡率[1]。本研究以阿德福韋酯和拉米夫定聯(lián)合治療乙肝肝硬化,觀察其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旨在為乙肝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療提供參考依據(jù)?,F(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2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療的12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診斷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標準[2];排除非初治患者、疑有或合并肝癌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觀察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41~65歲,平均(48.1±2.6)歲,病程39~82個月,平均病程(68.1±10.2)個月;對照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43~68歲,平均(47.9±3.1)歲,病程41~79個月,平均病程(66.3±11.5)個月。對比兩組患者相關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常規(guī)對癥支持治療。對照組予恩替卡韋(百時美施貴寶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規(guī)格0.5 mg,國藥準字H20052237) 0.5 mg/次,1次/d治療。治療組予阿德福韋酯(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規(guī)格10 mg,國藥準字H20050651) 10 mg/次,1次/d;聯(lián)合拉米夫定(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規(guī)格5 mg) 100 mg/次,1次/d。兩組均治療1年。
1.3 觀察指標
在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2個月、半年、1年時,檢測患者HBV-DNA轉陰率和HBeAg血清學轉換率,比較患者Child-Pugh評分,檢測患者ALB、TBiL、ALT、PTA水平。其中ALB、TBiL、ALT、PTA使用日本日立公司全自動分析儀7100,HBV-DNA使用瑞士羅氏公司Light Cyler熒光定量PCR儀、當HBV-DNA<1×103拷貝數(shù)/ml時為陰性。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用x2均數(shù)±標準差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各期HBV-DNA轉陰率和HBeAg血清學轉換率比較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1個月~1年后HBV-DNA轉陰率、HBeAg血清學轉換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Child-Pugh評分及ALB、TBiL、ALT、PTA比較
組內(nèi)比較,治療前及治療1年后各組比較ALT、TBIL水平及Child評分均明顯降低,PTA水平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比較治療前后ALB、ALT、TBiL、PTA及Child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耐受性均可,偶有頭痛、腹痛、腹瀉、惡心等癥狀,未經(jīng)特殊診治,均可自行好轉,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大量研究證實乙肝肝硬化患者長期接受抗病毒治療能獲得病毒學、生化應答、血清學、組織學的明顯改善。持續(xù)性抑制病毒的復制,能減輕肝細胞壞死性炎癥發(fā)生,能改善肝功能,延緩相關并發(fā)癥如腹腔積液、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等的發(fā)生,以改善患者預后。
恩替卡韋被列入乙肝肝硬化治療首選藥物,為一種鳥嘌呤核苷類似物,在細胞內(nèi)通過磷酸化變?yōu)槿姿猁}與三磷酸脫氧鳥嘌呤核苷競爭HBV多聚酶,以抑制HBV DNA病毒復制。有報道,恩替卡韋因高效能和高耐藥基因屏障的原因,其耐藥率極低,5年低于2%;耐藥變異可在rtL180M和rtM204V的基礎上聯(lián)合rtS202、rtM250或rtT184中3個位點中1~3個的氨基酸而替代變異。阿德福韋酯是無環(huán)磷酸化單磷酸腺苷核苷類似物,在細胞激酶作用下能被磷酸化為阿德福韋二磷酸鹽,通過與脫氧腺苷三磷酸途徑及整合病毒DNA引起DNA鏈延長中止這兩個方式來抑制HBV DNA多聚酶。長期使用阿德福韋酯治療后出現(xiàn)耐藥可致病毒載量反彈,進而加重乙肝病情,致肝功能失代償,甚至出現(xiàn)死亡。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1個月~1年后HBV-DNA轉陰率、HBeAg血清學轉換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兩組抗病毒治療效果差別不大。組內(nèi)比較,治療前及治療1年后各組ALT、TBiL水平及Child評分均明顯降低,PTA水平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比較治療前后ALB、ALT、TBiL、PTA及Child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兩種治療后均能改善患者肝功能,但聯(lián)合用藥組對改善患者肝功能及控制臨床癥狀有更好療效。對于用藥安全性,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
綜上,阿德福韋酯聯(lián)合拉米夫定治療乙肝肝硬化較單藥恩替卡韋療效相當,但聯(lián)合用藥較單藥治療發(fā)生病毒耐藥率低,推薦臨床聯(lián)合用藥。
參考文獻
[1]段樹鵬,朱利紅.不同核苷類抗病毒藥物用于乙肝肝硬化的對比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12):163-164.
[2]魏兆勇,張分明,許德軍,等.拉米夫定聯(lián)合阿德福韋酯治療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臨床觀察[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2):361-363.
[3]曹玉華.聯(lián)用阿德福韋酯和拉米夫定與單用恩替卡韋治療乙肝肝硬化的療效對比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 15(7):548-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