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紅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0)
襯衫是男裝中銷量非常大的一種服裝款式,影響襯衫穿著舒適度以及美觀性的一個重要部位就是領口。因此,對于服裝設計人員來說,在對男士襯衫進行紙樣制版的過程中,如何設計襯衫領口就成了十分關鍵的問題。
襯衫領是由立領與翻領組合而成的一種服裝領口版型。其中,立領作為領座與人的頸部相貼合,而翻領作為領面與人的頸肩結構相貼合,科學合理的領口設計可以提高襯衫與人體的貼合度,讓襯衫的穿著變得更加舒適[1]。
在對其進行紙樣制版的時候,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兩個不同的步驟,領座與領面的設計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經過不斷的探索與研究,服裝設計行業(yè)對于襯衫領的設計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紙樣制版模式。第一,要確定領座底線以及后中線的長度,其中后中線的長度為OA,領座底線的長度為OB,其長度應為領口長度的1/2,兩條線在紙面上應該呈現(xiàn)出垂直關系。第二,畫出領座的底線,將OB進行三等分,與靠近B側的等分點上翹1.0 cm,讓其交于C點,將C點延長,一直到D點,這條線段就是搭門量,長度為1.8 cm,最后將O、C、D 3點以圓弧方式連接。第三,畫出領座的上口線,在OA上截取OA’作為后領座,其寬度為3.0 cm,再截取DD’作為前領座,寬度為2.5 cm,將領座的前中心點設為E,過A’、E、D’3個點,同時把搭門領臺修改為圓角,到這里上翹領座部分的設計就完成了。第四,畫出領面的底線,從A’點出發(fā),取長度為1.5~2.0 cm的線段與OA相交,交點設為F,F(xiàn)點與E點相連的長度即為領座上口線的長度,而對稱曲線為領面底線。第五,畫出領面的外口,自F點取長度為4.0 cm的線段與OA交于G點(靠近A側),F(xiàn)G的長度就是后領面的寬度,在設計領面寬度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都要比領座寬1.0 cm左右,同時根據(jù)領角的形狀來確定H點,圓順連接GH、HE。在完成這一步之后,下彎領的設計工作也完成了,見圖1。
圖1 襯衫領結構
襯衫領口版型的設計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能夠影響定板的因素也很多。
不同款式的襯衫,其紙樣制版設計的參數(shù)存在很大的差異。襯衫款式的分類方式很多,最為主流的一種分類方法是按照與領帶的關系來分類。
2.1.1 標準領
標準領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襯衫領樣式,領口張開的角度為76°,領尖以及左右兩個領尖之間的角度都比較常規(guī),優(yōu)勢在于對潮流更替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對不同年齡、不同臉型的男士都有很好的適應性,運用范圍廣[2]。
2.1.2 紐扣領
紐扣領的主要特點是在領尖的部位用紐扣作為固定,這種款式的襯衫多用于休閑運動場所。紐扣領襯衫在打領帶的時候最好只打一圈,如果領帶的圈數(shù)太多,那么在將領口的紐扣扣進領尖的時候會非常困難,這種襯衫主要體現(xiàn)一種休閑、自然的風格。
2.1.3 長尖領
長尖領顧名思義就是領尖呈現(xiàn)出細長的形狀,領尖的線條優(yōu)美細長,具有很強的時代感。這種細長的領子能夠在視覺上拉伸脖頸的長度,優(yōu)化頭肩比。長尖領襯衫一般不需要打領帶,適合搭配休閑類西服。
2.1.4 敞角領
敞角領的特點是左右兩側領子的開合角度達到120°~180°,領子尖部以鈍角或者直角為主。這種版型的襯衫可以將人的視覺重心集中到肩頸部位,比較適合肩部寬闊的男士穿著,在搭配領帶方面適合三角領結或者是溫莎結。
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襯衫都是要緊貼身體來穿著的,因此要選擇一些透氣吸汗材質的面料,同時也要注意面料的柔軟性。就目前的服裝工藝水平而言,適合襯衫的面料有滌棉混紡、全棉以及真絲等。這些面料都有很好的透氣性,質地較為柔軟,與人的皮膚接觸不會產生很大的刺激,而且吸水效果好。在進行襯衫紙樣制版設計過程中,要注意襯衫翻領以及底領的結構特點,翻領處于底領的外側,在設計的時候翻領的外口尺寸要略大于底領外口的尺寸,如果二者設計得不夠合理,那么在穿著的時候人們就會感覺到翻領處有一種堆疊感,影響襯衫領口與人體頸部的貼合程度。
人類的頸部特征也是影響紙樣制版設計的重要因素,從正面來看,頸部呈現(xiàn)出上細下粗的特點,近似于一個圓柱臺形狀[3]。而從側面看,人類的頸部呈現(xiàn)出微微前傾的趨勢,形成一種前低后高的斜坡結構。服裝設計人員在設計襯衫領形狀的時候,要以人的頸部結構特點來靈活調整領子的外觀以及錐度。在設計襯衫領口的時候,設計人員必須要綜合人類頸部的生理結構特點以及運動特點,讓襯衫領口無論是在靜止還是運動的時候都能與頸部保持良好的貼合性[3]。
舒適性和美觀性是衡量襯衫好壞的兩個最為重要的指標,而作為襯衫最關鍵的部分之一,在設計領口的時候也要兼顧舒適性和美觀性[3]。
領座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立領,領座最基本的設計基礎就是人的頸部與胸廓的連接結構。在紙樣制版設計中,我們將人體進行二維化轉變,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頸部與胸口在紙樣上呈現(xiàn)出一種近似于垂直的關系,那么領座與衣身之間的夾角就要以直角為基準。紙樣制版設計具體方式為:測量前頸點、側頸點、后頸點周長,將其設定為頸根圍,頸根圍的長度加上搭門量的長度視為領座的底線長,底線長與后中線垂直做水平線,同時在后中線上截取寬度為3.0 cm的領寬。這是領座的基本結構,如果將該紙樣貼合在人體上,我們會發(fā)現(xiàn)脖頸與領座之間存在一定的縫隙,因此這并不是最佳的設計方案。主要原因在于人類頸部的造型大多呈現(xiàn)出上細下粗的特征,而且頸胸連接夾角多半為鈍角,因此要對領座的上口線進行修改,讓其長度小于領底線,使用重疊法將上口線多余部分裁剪掉,這樣原本成直線的領底線就變成了上翹曲線,提高了與脖頸的貼合性。
對于襯衫領口部位來說,領面始終是視覺中心點,領面的設計對于領口的外觀有著很大的影響。想要體現(xiàn)令人舒適的領面觀感,最基礎的一點就是要讓領面服帖地翻在領座之上,不能出現(xiàn)堆疊或者起鼓的問題。這里就要引出一個重要的概念—領面容量。簡單來說,領面容量就是領面翻折過程中所需要的松量,由于頸部具有上細下粗的特點,在設計領面的時候,如果將領面設計成直角立領結構,那么在進行翻領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領面的翻折變得非常困難。從后面看,領面的外口線已經無法遮蓋住領口的縫線,這對于襯衫領口的美觀性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正是缺少領面容量。因此,領面的外口線長度要大于領面底線,外口線與底線長度之間的差值就是領面容量。領面容量的增加一方面可以讓領面以更為自然的形狀與領座貼合,提升美觀性,另一方面也保證了舒適感[4]。領面容量值越大,領面底線的彎曲也就越明顯,領面的翻折看上去也就更加自然,更具美感。
襯衫是男士經常穿的一種服裝,無論是在辦公場所還是休閑場所都能看到襯衫的蹤影。而襯衫的領口作為這種服裝的關鍵部位,在進行紙樣制版設計的時候,設計人員要認真了解影響其制版效果的主要因素,抓住頸部結構與領座以及頸肩結構與領面這兩個關鍵點,提高襯衫領口的美觀性以及舒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