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美玲
【摘? 要】初中音樂教學啟動后,教師利用多種教學情境展開教學調度,符合學生學習基本訴求。在具體設計時,需要從不同角度展開探索,問題式情境、媒體式情境、演繹式情境、生活式情境,都具有較為鮮明的互動特征,教師要合理配置,以成功調動音樂課堂積極因素,形成嶄新教學激發(fā)動力。
【關鍵詞】初中音樂;情境互動;教學策略
音樂課堂教學引入情境教學,給學生多種感官帶來更直接沖擊,其助學效果會更為突出,教師對此需要有正確認知,科學運用情境教學手段,從教學實際出發(fā),依據(jù)教學條件展開多元創(chuàng)設,以互動式為創(chuàng)設基礎,以成功引發(fā)學生音樂思考,并在良性互動之中形成嶄新音樂感知。學生直觀學習思維比較敏感,對靈動教學情境有特殊敏感性,只要教師設計合理,學生學習思維會自然啟動,形成嶄新學習成長點。
一、精心設計互動問題式情境
互動式教學情境凸顯學習主體意識,符合新課程改革基本精神,具有極強生命力,作為音樂教師,需要有自覺互動意識,并利用教學情境展開互動設計和操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學習的機會。問題式情境帶有互動屬性,教師要精心設計思考問題,以成功調動學生學習音樂思維,形成豐富互動契機。為贏得問題調動主動權,教師在問題設計、問題投放、問題解答等環(huán)節(jié)要做好前瞻性思考,對學生音樂思維進行到位的學情調查,促使學生順利進入到問題互動環(huán)節(jié)之中。
如教學湘教版七年級音樂下冊《我們是春天》,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并給出一些聆聽要求:認真傾聽歌曲,體會歌詞有什么特殊演唱順序?歌曲旋律有什么突出特點?你還有什么其他發(fā)現(xiàn)呢?教師問題布設之后播放歌曲,學生快速進入聆聽階段,并仔細分辨。在課堂問題解答時,學生感知都比較到位。有學生認為,這首歌曲歌詞設計呈現(xiàn)兩段式,第一段比較歡快活潑,第二段顯得有些舒緩。也有學生說,這首歌曲抒情意味比較濃重,歌詞反復設置,呈現(xiàn)循環(huán)式,起到強化的作用。歌曲從幾個方面展開,帶有更多展望和期待。教師也給出自己的見解:我們是春天,春天是我們。這首歌曲唱出了希望和憧憬,唱出了熱情和力量。
教師利用問題設計展開教學互動,為課堂教學注入豐富內驅動力。學生在聆聽中有自己的感知見解,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問題討論和展示,并積極參與互動討論,也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啟迪,其調度作用凸顯出來。學生都有主動探索的心理,教師利用問題展開互動調動,契合學生學習心理,其操作效果也會自然呈現(xiàn)出來。
二、合理布設互動媒體式情境
學生對媒體有特殊敏感性,教師合理調動媒體手段展開教學情境布設,也能夠獲得不錯的調度效果。信息技術的不斷介入,給學生帶來更多感官沖擊,也為教師施教創(chuàng)造更多條件,在媒體互動式教學情境設計時,教師要對學生信息占有情況有一定了解,以便正確選擇媒體展開教學發(fā)動。網(wǎng)絡、智能手機、多媒體、白板等,是音樂教學最重要的媒體選擇,在互動性教學情境布設時,教師要做出科學搭配,以提升課堂教學互動性。
學生對樂器都特別喜歡,特別是這些西洋樂器,演奏起來有更強大的氣勢,能夠給學生帶來更深刻的心理沖擊。如學習《西洋管弦樂器的分類》,教師挑選了一些西洋樂器帶到現(xiàn)場,學生對這些樂器充滿探索情趣,有些學生忍不住要親自操控一下。課堂學習氣氛可謂是其樂融融,學生學習熱情暴漲,為教師施教奠定良好基礎。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播放兩首西洋樂曲,讓學生仔細聆聽,猜猜其中運用了哪些西洋樂曲。學生快速給出回應,都能夠進行詳細對比。教師檢查時,學生紛紛給出自己的見解,不管是猜對還是猜錯,都給學生帶來更多認知體驗。為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教師拿出一些西洋樂器,為學生進行現(xiàn)場演奏,并要求學生實際操控,體驗西洋樂器的不同之處。教師與學生展開面對面交流,對西洋樂器的操控技巧和方法進行研究,學生逐漸進入學習情境,課堂互動成效顯著。
教師為學生準備了一些樂器,將學生學習興趣激活了。西洋樂器講究聲勢,操控起來有更大吸引力,特別是打擊樂器,更有震撼力。教師利用樂器作為媒體,調動學生自覺進入學習情境,給學生學習心理帶來重要沖擊,教學啟動效果顯著。
三、巧妙植入互動演繹式情境
學生都有合作互動的心理訴求,教師對此需要有到位的預判,在互動形式創(chuàng)新方面做出更多實踐嘗試,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成長音樂認知,這也是音樂情境互動教學的重要追索。音樂情境互動形式有很多,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心理需求作出判斷和布設,給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契機。小范圍合唱、小組分角色演繹、誦讀歌詞、展開音樂游戲操作、發(fā)動音樂競賽等,都可以為學生學習感知音樂做好鋪墊。如果有必要,教師也可以廣泛吸收學生參與意見,對教學布設方案展開創(chuàng)新修改,以贏得課堂教學的主動性。
互動合作程序啟動后,教師需要根據(jù)組織和引導,以便發(fā)揮其教學作用。教師對合作互動形式進行評估,以提升教學適配性。《蘭花花》是一首西部民歌,其旋律高亢悠揚,教師先找會唱的學生進行示范,然后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音頻材料,學生自然跟進視唱。因為旋律比較熟悉,學生在很短時間內便掌握了旋律。為讓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師組織學生自行設計伴奏律動方案,并跟隨旋律進行展示操作,課堂隨即進入良性互動之中。學生在創(chuàng)作之中展示和演繹,在互動交流之中完成認知構建,可謂是一舉多得。
教師利用舞蹈律動設計進行課堂調動,讓學生在模仿學習中參與到課堂互動之中。因為沒有特別專業(yè)的要求,學生都能夠順利參與互動之中。特別是課堂展示環(huán)節(jié)的設置,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主動性。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欲望,教師帶領學生自我展示,極大滿足學生學習心理需求,課堂互動效果逐漸顯現(xiàn)出來。
四、科學啟動互動生活式情境
學生生活中有多種渠道接觸音樂,這無疑是重要教學資源。教師在教學情境設計時,需要做全面的教情和學情調查,對學生生活認知基礎有統(tǒng)籌考慮,以便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合的學習情境,自然啟動學生互動思維。音樂作品大多來源生活,如果教師在教學布設時能夠接軌學生生活,也可以形成更多互動契機。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學習場景,學生接受更為自然。如果能夠將學生帶到大自然中進行實地觀察,無疑能夠獲得更多教學動力。
教師在具體施教時,要對學生學習悟性和學習興趣有更多了解,以便為互動學習設計提供第一手參數(shù)。《月兒彎彎照九州》,這是一首民歌,流傳很廣,深受學生的青睞。為提升學生學習情趣,教師組織學生展開演繹比賽活動,讓學生以接力賽形式展開這首歌曲。小組之間進行擂臺賽,每一個小組只能唱一句,輪到哪個小組要及時接上,如果接不上,或者接錯了,這個小組就要被淘汰?;顒娱_始后,學生都能夠集中精神參與到互動展示之中。教師作為裁判,對比賽進行調度和組織,發(fā)揮主持人的作用。學生對這樣的互動形式是比較認同的,參與主動性更高。經(jīng)過一番比拼,很多小組都被淘汰出局,學生在這個活動中獲得的學習認知是鮮活的。教師對學生學習表現(xiàn)進行個性點評,給學生音樂學習提供更多助力支持。
教師根據(jù)學生生活認知基礎情況,為學生設計小組擂臺賽活動,給學生提供互動展示機會。學生回饋積極,課堂發(fā)動效果顯著。學生大多對這樣的流行歌曲興趣更濃,自然成為學生關注目標。教師與學生展開良性互動,為課堂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音樂教學有自身規(guī)律訴求,教師在具體布設和執(zhí)行時,需要考慮多種制約因素的共同存在。初中學生大多對音樂課程有主動學習熱情,對互動性學習形式有更多認可,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現(xiàn)實追求,利用多種輔助教學手段,為學生布設適合度更高教學情境,勢必能夠成功激活學生音樂細胞,形成嶄新教學促進動力。
參考文獻:
[1]呂碧霞.初中音樂情境教學的優(yōu)化探討[J].江西教育,2017(09):56-58.
[2]方欽梅.音樂情境互動式教學策略探析[J].名師在線,2018(06):79-81.
[3]莊麗紅.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芻探[J].華夏教師,2019(01):35-37.
(作者單位: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所城鎮(zhèn)所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