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濤
一、2019年農產品電商背景
2019年中國經濟增長6.1%,高于世界經濟增長3.8個百分點1。連續(xù)14年貢獻率全球第一,2018年達到28.1%,2019年為30%左右2。
2019年農業(yè)大豐收,農產品產量仍然保持23億噸的規(guī)模,生鮮農產品仍然超過13億噸,2019年糧食產量達到66384萬噸,比2018年增長0.9%,創(chuàng)歷史最高水平,實現糧食“十六連豐”的新紀錄,中國農產品市場仍然呈現“供給大于需求”、“供給小于需求”的特征。
農產品電商的環(huán)境進一步完善,如2019年網民達到8.54億人(其中農村網民達到2.2億人)、購物達到6.39億人,網上支付達到6.33億人,外賣達到4.21億人,網絡視頻達到7.33億人。
連續(xù)8年鄉(xiāng)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高于城鎮(zhèn),淘寶村總數4310個淘寶村、1118個淘寶鎮(zhèn)。
數字經濟以較高的速度和規(guī)模發(fā)展,如數字電商、數字農產品電商、農村電商試點全覆蓋,以及跨境電商發(fā)展。2019年5月1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頒發(fā)《數字鄉(xiāng)村發(fā)展戰(zhàn)略綱要》,提出了數字鄉(xiāng)村建設的2020年、2025年、2035年、2050年四個階段的發(fā)展目標,催生了中國數字農產品電商新時代的到來。
供應鏈金融4.0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2019年各地經歷了由“以點帶鏈”的供應鏈金融1.0、“從鏈到網”的供應鏈金融2.0、“依網擴圈”的供應鏈金融3.0的不同的階段,一些先進的供應鏈企業(yè)進入“萬物互聯”的數字供應鏈金融4.0。
2019年底,全國脫貧人口達到1109萬人,尚剩551萬人,全國95%左右現行標準的貧困人口將實現脫貧,90%以上的貧困縣實現摘帽。
2019年我國水果、生豬等價格相繼上漲,影響了CPI指數,但是,由于水果豐收,生豬補欄及時,市場價格基本平穩(wěn)。2019年全年CPI保持平穩(wěn),全年2.9%。
2019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1.16萬億元,同比增長8%,2019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06324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85239億元,增長19.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0.7%;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穿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30.9%、15.4%和19.8%。
中國消費升級進入到品質消費、綠色消費、服務消費的新的發(fā)展時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沒有達到“十三五”規(guī)劃目標,但是,網絡零售額超過完成了目標任務。
2019年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達到1231個縣次。2019年跨境電商綜試區(qū)達59個城市。2019年12月24日,國務院發(fā)布《關于同意在石家莊等24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qū)的批復》。2019年中國國家級自貿區(qū)總數達到18個。11個國家城鄉(xiāng)融合試驗區(qū)將在11個方面先行先試競技場: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yè)農村部等18個部門近日聯合印發(fā)《國家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試驗區(qū)改革方案》,并公布11個國家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試驗區(qū)名單,分別是:浙江嘉湖片區(qū)、福建福州東部片區(qū)、廣東廣清接合片區(qū)、江蘇寧錫常接合片區(qū)、山東濟青局部片區(qū)、河南許昌、江西鷹潭、四川成都西部片區(qū)、重慶西部片區(qū)、陜西西咸接合片區(qū)、吉林長吉接合片區(qū)。
二、2019年農產品電商“新”特征
2019年農產品電商“新”特征可以歸納為:新農人、新農商品、新農電商、新模式、新業(yè)態(tài)、新體系、新電商扶貧、新背景、新趨勢
(一)農產品網絡零售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
2019年農產品網絡零售出現“井噴”,據初步調查,阿里將達到2000億元,拼多多1364億元,京東將達到1000億元,蘇寧將達到500億元,如果加上其他……,2019年中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將超過5000億元。2019年全國生鮮電商交易額預計超過2000億元。
2019年天貓雙11網上銷售農產品7億元,超過2018年雙11全天的53%,全國落地1000個數字農業(yè)基地。
2019年拼多多公布的數據:2019年11月11日零點剛過16分鐘,來自貧困地區(qū)的農產品銷售增速超過220%,這些產品主要由一二線城市消費者購入。而新興的社群電商同樣也是農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而且將線上線下連為一體。
2019年全國快遞幫助銷售農產品3.67億元,受益貧困人口近20萬人。
2019年三只松鼠全年全渠道成交正式突破100億,成為中國休閑零食領域首家成交額破百億的企業(yè),也是利用電商平臺銷售的最好的中國休閑零售企業(yè),中國休閑零食領域從此開啟新篇章。
(二)B2B電商進入產業(yè)互聯網的新階段
2019年B2B電商進入產業(yè)互聯網的新的發(fā)展階段, B2B大宗商品交易市場超過2400個,其中農產品交易市場超過1/3,B2B大宗農產品商品交易額將超過20萬億元。
網庫集團——引領產業(yè)互聯網發(fā)展。為縣域打造特色農產品電商平臺,如中國燕麥網、中國蘋果網、中國大米網、中國黃花菜網、中國天麻產業(yè)網等垂直性的電商平臺2600多個。至今已經在279個區(qū)縣建設了特色產業(yè)平臺。
昆明花拍中心——開創(chuàng)全球新的創(chuàng)新。是商務部供應鏈創(chuàng)新應用試點企業(yè),2019年交易量超過15億枝花,交易額約13億元,增長13%。其規(guī)?,F在是亞洲第一、全球第二。昆明花拍中心2019年交易量超過15億枝花,交易額約13億元,增長13%。其規(guī)?,F在是亞洲第一、全球第二。
廣西糖網——成為中國糖業(yè)交易中心,也是東亞糖業(yè)交易中心,自2003年改制以來,廣西糖網開拓創(chuàng)新,一直堅持以現貨交易和物流配送為發(fā)展方向,已連續(xù)14年成為國內最大的食糖現貨批發(fā)市場,因此也被稱為“中國糖業(yè)第一網”。首創(chuàng)了“周合同”交易模式,平臺開展食糖銷售、物流及信息服務,通過積極建設全國范圍內的食糖物流配送體系,整合社會倉儲、運輸、金融、質檢等各種服務資源,創(chuàng)建了“電子商務&現代物流配送”的食糖流通模式。
國家糧食交易中心——2019年累計拍賣成交政策性糧油4201萬噸,較2018年12559.3萬噸減少8357.9萬噸:2019年玉米拍賣2191萬噸,較2018年減少7821.7萬噸,2019年小麥拍賣261.8萬噸,較2018年減少704.7萬噸,2019年拍賣稻谷1575.1萬噸,較2018年增加338.6萬噸,2019年拍賣食用植物油15.3萬噸,減少26.3萬噸,2019年拍賣大豆58.1萬噸,減少142.6萬噸。
全國棉花交易市場——1999年10月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開始試運行,1999年12月以來,交易市場接受國家有關部門委托,進行棉花交易,截至2018年底,參與交易市場業(yè)務的涉棉企業(yè)超過5000家,商品棉成交總量超過5000萬噸,為涉棉企業(yè)、合作銀行等提供規(guī)范的棉花監(jiān)管服務3500多萬噸,聯合合作銀行為涉棉企業(yè)提供直接融資服務1000多億元,涉及1000多家涉棉企業(yè),有效緩解了企業(yè)資金緊張狀況,為服務“三農”、支持中小涉棉企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惠農網——2019年,惠農網線上用戶量與交易額增長顯著。其中,APP用戶同比增長170%,線上交易額增長471%,支付訂單量同比增長258%,支付人數同比增長290%,年交易額超過100萬的商家增長900%。
(1)交易方面,該平臺以交易線上化為核心,在產品層面進行了多次迭代,上線“商家等級”、“交易勛章”,升級“買家保障”、“看貨保障”以及推出“定金交易”模式和“領樣功能”。年度買家成交省份前三分別為山東、廣東、廣西。雞苗、小龍蝦、四季豆為年度熱門類目前三。
(2)農產品品牌培育方面,2019年平臺共打造和建設了8個多品類區(qū)域公用品牌、4個單品類區(qū)域公用品牌及旗下涵蓋的28款農特產品子品牌。
(3)針對農村電商人才培訓,2019年在全國范圍內共開展411場電子商務培訓,累計培訓25398人次,含貧困戶4917人。
惠農網目前囊括水果、蔬菜、畜禽肉蛋、水產、農副加工、糧油米面、農資農機、種子種苗、苗木花草、中藥材十大類目,涵蓋2萬多個常規(guī)農產品品種。
美菜網——2014年6月6日,北京云杉世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美菜網——中國生鮮移動電商平臺美菜網,其“兩端一鏈一平臺”農產品精準對接具有特色:
(1)生產端直采:訂單農業(yè)提高行業(yè)效率;(2)派送端直達物流團隊建設;(3)高效冷鏈物流網絡,采用自建倉儲、配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體系;(4)開放供應商入駐平臺,商城開啟“供應商入駐平臺”功能。
美團網——2019年美團網也進入買菜這個領域,且在新冠疫情期間推出了“無接觸配送”以滿足醫(yī)院、養(yǎng)老機構的食材供給。做到:(1)食材要“全”還要“快”,提高供應鏈保障能力。(2)防范疫情 提供“無接觸”配送服務,即即將貨品送至客戶指定地點,司機離開,等待客戶清點確認并取走貨品后,司機再趕往下一個配送點。(3)在2020年特殊的春節(jié),美團“快驢進貨”作為美團旗下的餐飲供應鏈平臺能繼續(xù)保持供應鏈服務的穩(wěn)定性,做到了“有貨賣、有人配、穩(wěn)價格、嚴防護”。
美團除了給一線配送人員提供防護服、口罩等防護裝備,快驢物流部門還提升了針對肺炎疫情的防范要求,包括司機佩戴口罩、監(jiān)督洗手、測量體溫、監(jiān)督并執(zhí)行每日清潔消毒出勤車輛、保溫箱、蔬菜筐等舉措,盡全力保障食材配送中的安全。
美團“快驢進貨”開通“醫(yī)療機構合作”綠色服務通道,服務范圍覆蓋快驢進貨已開城的34座城市內。目前“快驢進貨”能夠提供和配送的物資包括:米面糧油、干調、酒水飲料、鮮肉、蔬菜、凍品等豐富食材,以及餐廚用品,全力保障不同人群的餐飲供應需求,保障特殊時期人們“吃得更好”。
智能農貿市場——菜?。呜S集團菜丁公司)累計運營的智能菜市場、農產品批發(fā)市場近100個,面積達120多萬平方米,并計劃以每年開發(fā)50個市場以上的速度發(fā)展。菜丁有菜丁網絡交易平臺(APP、PC端、微信端、商戶搶單系統)和菜丁錢包支付系統。具有四大創(chuàng)新:
(1)技術創(chuàng)新:智能溯源秤;集會員積分、儲值、支付、停車、門禁于一體的智能卡;菜丁錢包;信息采集分析系統。
(2)管理創(chuàng)新:ISO標準化管理體系;聘請第一太平戴維斯為管理顧問;創(chuàng)新城市管理模式;智能模塊化管理。
(3)模式創(chuàng)新:
——F2B2C農產品一站式全產業(yè)鏈,線上線下雙運營;統一規(guī)劃布局、統一運營管理、統一營銷推廣、統一視覺形象;全球直采、本地化集采。
——菜丁供應鏈:以線上線下雙平臺運營模式,解決國民“舌尖上的安全”與生鮮產品基地形成直供關系,并自建生產基地打造生產、分揀、檢測、倉儲、配送的完整供應鏈。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降低運營成本,實現基地到餐桌的一站式服務打造可溯源的安全食品、綠色生鮮第一品牌
(4)標準創(chuàng)新:協助盛標院制定生鮮市場建設及管理標準;生鮮產品準入標準;菜丁企業(yè)標準引領行業(yè)發(fā)展。
此外,一畝田、樂村淘、陸羽茶業(yè)交易中心、亳州中藥材交易中心、中農網、李時珍中藥材交易市場等也在這一領域探索新模式。
(三)農產品電商進入數字電商新階段
2019年農產品電商進入數字電商新階段,數字蘋果、數字茶葉、數字生豬、數字柑桔等農產品交易額大幅度提高,對農產品生產、流通、消費產生巨大的影響。在期貨市場現已經形成了蘋果、生豬、雞蛋、紅棗,以及原有的糧食、食用油特有的期貨期權板塊,并產生了相應的價格指數。
2019年中辦、國辦印發(fā)《數字鄉(xiāng)村發(fā)展戰(zhàn)略綱要》,10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qū)塊鏈技術發(fā)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這對推進數字農產品電商也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四)生鮮社區(qū)團購成為爆品新業(yè)態(tài)
2019年生鮮社區(qū)團購成為繼社交電商之后又一“爆品”業(yè)態(tài)。據統計,有98%的微商轉型為生鮮社區(qū)團購。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上半年已有超過十家社區(qū)團購公司拿到了投資機構幾千萬至幾億元不等的巨額融資。盒馬生鮮的O2O+LBS創(chuàng)新引領作用明顯。
(五)節(jié)日電商成為新的時尚
國家舉辦節(jié)日:
5.10品牌日、10.17扶貧日、雙品購物節(jié)、每年農歷“秋分”豐收節(jié);還有元旦、春節(jié)、五一、十一等相應的購物節(jié)和消費節(jié)日。
企業(yè)舉辦的節(jié)日:
元旦春節(jié)年貨節(jié)、618、717、11.11、12.12、貝貝母嬰節(jié)(8月18日至22日)、唯品匯撒驕節(jié)(8月1日至16日)、阿里年貨節(jié)(1月8-11日)、京東蝴蝶節(jié)(2月22日至3月8日)蘇寧易購閨蜜節(jié)(3月1-8日)、國美在線418周年慶(4月16-19日)、百度糯米517吃貨節(jié)(5月7-18日)、淘寶66年中大促(6月3日至7日)、中國郵政年貨節(jié)等。
2019年最有影響力的還是“雙11”,全網范圍內銷售8700億元,同比增長26.7%。中國快遞物流行業(yè)從拼人力、粗放經營,到數字化、智能化應用的轉變。
(六)生鮮電商在艱難中前行
2019年生鮮電商超過2000億元。2019年電商買菜模式不斷涌現:盒馬模式、7Fresh模式、美團模式、美菜模式、蘇寧模式、永輝模式、叮咚模式、騰訊模式、餓了么餓鮮達、菜丁模式。
2019年又有一批生鮮電商虧損倒閉,如生鮮電商小象生鮮、順豐優(yōu)選、鮮生友請、愛鮮蜂、迷你生鮮、妙生活、吉及鮮、我廚、呆蘿卜、易果生鮮等相繼出現經營問題。3最令人痛心的是易果生鮮裁員危機,易果可是2005成立的生鮮電商的“開拓者”,從而改變了電商教材的案例。
(七)農業(yè)產區(qū)直播帶貨模式受到熱捧
2019年農業(yè)產區(qū)直播帶貨模式受到熱捧,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李子柒三大年獲得30億播放量,截止到2019年12月5日,李子柒在某境外視頻平臺上的粉絲達到735萬,而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媒體之一CNN的粉絲也不過792萬人。廣西靈山的九妹2017年開始做網絡直播,擁有200萬粉絲,賣出300萬斤水果,年收入超過1000萬元。湘西九妹打開村播大門,13天賣出200萬斤橙子,關注的人群達4萬人。抖音、今日頭條、快手、新浪微博等平臺發(fā)揮了積極作用。2019年6月,全國有50多位貧困縣縣長在淘寶直播,為本地農產品代言。
2019年“淘寶第一主播”薇婭魅力中國行活動具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如9月7日、8日薇婭viya魅力中國行——七彩云南站,總引導成交金額超過3000萬元,總引導成交件數達到538861件,其中云南特色水果凱特芒果引導銷售超140噸,云南特產玫瑰鮮花餅引導銷售超11萬件。2019年薇婭哈爾濱直播,紅腸1秒銷售40萬根,玉米賣了60萬穗,旅游路線產品成交超過2000單。4個小時銷售額達到4450萬元。
(八)供應鏈創(chuàng)新應用試點元年成績斐然
2019年供應鏈創(chuàng)新應用試點進入元年,取得較好的成績,產業(yè)鏈、供應鏈、價值鏈、區(qū)塊鏈網鏈發(fā)展趨勢十分明顯。如昆明花拍中心、網庫、等出現了一些創(chuàng)新模式。2019年11月27-30日,商務部在廈門市召開全國供應鏈創(chuàng)新與應用試點工作推進會,許多企業(yè)參加,許多企業(yè)參展。
(九)農產品電商在調結構轉方式中涌現諸多黑馬
2019年農產品電商在結構調整、發(fā)展方式轉換過程中,出現了許多黑馬。如阿里(天貓、淘寶、聚劃算、盒馬)、京東集團(京東小店、京東云店、七鮮生活、七范兒)、拼多多、蘇寧集團、騰訊、供銷e家、全國棉花市場、網庫集團、廣西糖網、中國郵政、中國電信、一畝田、惠農網等。盒馬7個業(yè)態(tài):盒馬生鮮、盒馬小站、盒馬菜市、盒馬mini、盒馬F2、盒馬里、盒馬pinkn go。
(十)電商扶貧模式多樣
2019年我國再次脫貧1109萬人,全國實現脫貧人口95%,脫貧縣達到90%,在消費扶貧方面,隴南市電商扶貧引領全國電商扶貧創(chuàng)新模式,隴南市2019年退出貧困人口14.48萬人,占計劃任務的105.5%;退出貧困村631個,完成任務的109.5%。目前全市6縣區(qū)達到整縣脫貧退出標準。
北京探索了“兩館一卡”的產銷對接模式。拼多多、京東、阿里、新浪、抖音、頭條、微信、微博成為電商扶貧的主力軍。如北京的“兩館一卡”模式。
“兩館” :(1)實體館就是消費扶貧雙創(chuàng)中心。(2)電商館就是線上建行善融商務產品館?!皟绅^”是中國建設銀行與北京市扶貧支援辦共建的消費扶貧場景。
“一卡”:是建行與北京市扶貧支援辦、北京市支援促進會聯合發(fā)行的消費扶貧愛心卡,是連接首都愛心人士與受援地區(qū)群眾的橋梁。“建行+善融+地方政府+地方扶貧龍頭企業(yè)+貧困戶”的電商扶貧模式。
三、2020年農產品電商發(fā)展趨勢
(一)2020年農產品電商發(fā)展趨勢
1、農產品電商是脫貧攻艱和全面小康社會重要內容
第17個中央一號文件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提出2020年“三農”工作的總要求,即兩大任務、兩個抓好、兩個確保,再次強調全面完成脫貧任務,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
2、2020年是脫貧攻艱戰(zh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電商扶貧仍然將受到社會的重視,電商扶貧的類型多樣、作用將增大。
3、2020年豐收節(jié)的主題已經確定:
“慶豐收、迎小康”。指導提高農民收入和奔小康作為重要的內容,也是傳統農業(yè)向現代農業(yè)轉型升的必然過程和要求。
4、數字農產品電商將進入新的時代,如數字蘋果、數字生豬、數字茶葉、數字柑桔等全面推廣開來。2019年12月25日,農業(yè)農村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發(fā)布了《數字農業(yè)農村發(fā)展規(guī)劃(2019—2025年)》。
5、2020年中國農產品電商交易額將達到8000億元,B2B農產品電商也將得到較大發(fā)展,成為農村電商的龍頭。
6、農產品電商成為2020年“六穩(wěn)”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農業(yè)農村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及商務部4部門發(fā)布了《關于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的指導意見》,規(guī)劃在2年時間,開展100個試點縣;“十四五”期間,完成農業(yè)縣全覆蓋。
7、未來5年農業(yè)AI市場或達1600多億
《2019-2024年農業(yè)市場的全球人工智能(AI)分析與預測》報告,最新的市場情報顯示,農業(yè)AI的市場規(guī)模在2019年估計為5.780億美元,并將以28.38%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預計到2024年將達到20.157億美元。
(二)“十四五”農產品電商發(fā)展趨勢
數字化趨勢、網鏈化趨勢、社交化趨勢、綠色化趨勢、多樣化趨勢、品牌化趨勢、生態(tài)化趨勢、融合化趨勢、標準化趨勢、智能化趨勢、國際化趨勢。
農產品電商數字化轉型將加快推進,現代農產品流通目標:高效、安全、健康、綠色、智能、生態(tài)的產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