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歡歡
(陸軍第七十二集團軍醫(yī)院, 浙江 湖州)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一種代謝疾病,一般患者的胰島素功能會產(chǎn)生作用障礙,從而導致體內(nèi)到蛋白質(zhì)、脂肪等代謝異常[1],造成各種組織和器官的慢性損傷、功能障礙。60 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群體被稱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我國老年人的患病率要比30歲以下的年輕人的患病率高出數(shù)倍[2]。由于生活環(huán)境、風俗習慣和身體條件等因素的影響,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較差[3],很難對自身的病情進行有效的控制。因此糖尿病老年患者在治療糖尿病上需要更多的經(jīng)濟支持,且糖尿病往往伴隨著相應的并發(fā)癥,所以有并發(fā)癥的糖尿病患者的預防和治療支出就更多,導致糖尿病患者在經(jīng)濟和精神上都承擔著很大的負擔[4-5]。有研究表明,通過對患者生活方式進行干預,可以減少糖尿病的危害,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6-7]。家庭支持作為護理干預的重要部分對糖尿病患者發(fā)揮出關鍵作用,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效控制血及保障患者生活質(zhì)量[8-10]。家庭照顧者對于老年糖尿病人生活方式改善、規(guī)范治療、情感支持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11]。本研究旨在分析引導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影響,為改善糖尿病老人的健康提供科學而有效的依據(jù)。
按照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篩選,最終抽取在我院就診的60歲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共計 146 人,其中進行引導護理干預的引導組患者73人,相應不進行引導的對照組糖尿病患者73人,對兩組患者進行關于糖尿病知識、自我管理、體格指標等的調(diào)查研究。納入標準:①居住本市常住戶籍人口,已診斷Ⅱ型糖尿病者,且在我院就診半年以上者;②年齡 60≥且≤80 歲,愿意參加引導護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③行動自理,并具有一定的溝通交流以及文字理解能力;④有家庭照顧者共同生活者。
對引導組患者的一名家庭照顧者開展詳細的引導護理干預,講解引導護理的知識與關鍵點,整體干預時間為六個月,即 2018年 9 月至 2019 年 3 月結(jié)束,進行兩次問卷調(diào)查及體格檢查,比較兩組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知識、自我管理及體格檢查指標等健康指標在引導干預前后的得分情況。
糖尿病知識測定量表利用美國密西根糖尿病研究中心的糖尿病知識測試調(diào)查表,同時采用 Toobert 等設計自我管理問卷對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進行測量[12],該量表有5個維度的管理,分別包括血糖監(jiān)測管理、遵醫(yī)囑服藥管理、飲食控制管理、運動依從性管理、足部護理管理。體格測量由調(diào)查員進行調(diào)查問卷,同時對老年人的血壓、空腹血糖、體重、腰圍等體格指標進行測量。
分別于引導護理前后發(fā)放知識調(diào)查問卷和進行體格指標測量,對引導式護理干預效果進行評價,分析主要評價指標在引導組和對照組之間干預前后的差異,對比干預前后患者在糖尿病知識量表、自我管理量表和體格檢查指標的變化情況。
應用 SPSS 17.0 軟件進行分析。以α=0.05 作為檢驗水準進行統(tǒng)計描述。定量資料結(jié)果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樣本的t檢驗。
引導干預前護理組與對照組在糖尿病知識總得分(引導組6.92±2.88,對照組 7.05±3.085),以及胰島素知識、并發(fā)癥知識、飲食知識、體育知識的維度得分比較顯示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只有在血糖知識維度的得分上顯示對照組高于引導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而引導干預后,引導組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識總分(13.05±3.79),高于對照組干預后糖尿病知識得分( 8.12±2.73),且在血糖知識、胰島素知識、并發(fā)癥知識、飲食知識、體育鍛煉知識五個維度的得分比較均顯示,對照組得分低于引導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引導護理前兩組患者糖尿病知識得分
表2 引導護理后兩組患者糖尿病知識得分
引導干預前護理組與對照組在自我管理總得分(引導組19.83±4.33,對照組18.61±5.23)及 5 個維度得分之間進行比較顯示,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3。引導干預后,引導組和對照組在自我管理測定量表組間比較顯示,引導組干預后在血糖監(jiān)測管理、遵醫(yī)囑服藥管理、飲食控制管理、運動依從性管理、足部護理管理以及總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得分,經(jīng)分析,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引導干預前兩組患者在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餐后兩小時血糖、腰圍、BMI等數(shù)值,經(jīng)比較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5。干預后兩組比較顯示,干預組在收縮壓、空腹血糖和餐后 2h 血糖值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余各指標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值>0.05),詳見表6。
引導式護理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但有研究發(fā)現(xiàn)對老年慢性病患者實施引導式護理管理后,患者血糖指標下降,生活質(zhì)量明顯提高[13],這表明實施引導式護理能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科學的綜合服務,提供更具體有效的健康管理模式,值得推廣應用。
表5 引導護理前兩組患者體格檢查指標得分
表6 引導護理后兩組患者體格檢查指標得分
對比引導護理前后的兩組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識得分可以發(fā)現(xiàn),在引導干預六個月后,對照組組在干預前后知識測定中各維度得分和總分都無較明顯的變化,引導組干預后糖尿病知識得分在各維度和總分上要明顯比干預前要高。同時,引導護理干預后對照組糖尿病知識總得分要明顯低于引導組,且在各個維度之間比較均有明顯差異,這說明通過引導護理可以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那個知識的認識與理解。通過對引導組 73 名患者進行引導護理后,引導組干預后血糖監(jiān)測管理、飲食控制管理、運動依從性管理、足部護理管理以及總分較干預前均有明顯提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引導組和對照組干預后組間比較顯示引導組自我管理總分以及血糖監(jiān)測管理、運動依從性管理、足部護理管理得分均高于對照組,這表明實施引導式護理干預后,糖尿病患者能夠有效的接受合理的自我管理計劃和內(nèi)容,并在執(zhí)行過程中團隊護士能針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開展的自我管理重點內(nèi)容進行反復不斷地提示和督促,從而達到反復強化管理能力的作用。同時,干預后兩組組間比較顯示,引導組和對照組在收縮壓、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方面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且干預后的引導組患者的的體格指標要優(yōu)于對照組,這說明通過運用引導式護理干預模式持續(xù)性地對患者開展家庭自我管理服務,對于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長期自我監(jiān)測的指標如血壓、血糖的管理發(fā)揮了積極有效的管理作用,這些指標的改善對于患者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通過引導護理的方式能夠幫助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好地強化對糖尿病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化體格指標,增強老年患者控制糖尿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