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欣
(廣西大學商學院 廣西 南寧 530004)
個人所得稅作為重要的直接稅之一,具有調節(jié)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公平等重要作用。隨著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個人收入日趨多元化,這就不可避免地給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與挑戰(zhàn),特別是對于欠發(fā)達地區(qū)而言。自新中國實施個人所得稅以來,個人所得稅收入保持著穩(wěn)步增長,但個人所得稅占比較低,往往不利于發(fā)揮個人所得稅應有的作用。2018年,廣西地方財政個人所得稅收入60.82億元,占地方財政全部稅收收入的5.42%①。
個人所得稅調節(jié)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公平作用的發(fā)揮離不開一個科學合理有效的稅收征管模式。2019年1月1日起,我國正式實施分類與綜合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模式,分類與綜合相結合的征管模式將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與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作為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納稅。同時,新個人所得稅法還提高了免征額與擴大了綜合所得低檔稅率級次等。對此,新個人所得稅的稅制較之前更為復雜,如果不能輔之以科學合理的稅收征管,則無法充分有效地發(fā)揮個人所得稅應有的調節(jié)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公平等作用?;诖?,本文通過分析目前廣西個人所得稅征管現狀,梳理現行廣西個人所得稅征管存在的難點及問題,提出相應的政策及建議,以期對改善廣西目前個人所得稅征管問題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根據《中國稅務年鑒》2012-2017年廣西個人所得稅收入分類來看,廣西個人所得稅的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轉讓所得與勞務報酬所得等。具體各項分類情況如表2-1所示。
表2-1 2012-2017年廣西個人所得稅收入分類情況表 單位:萬元
數據來源:《中國稅務年鑒》
從表2-1我們可以看到,相對于個人所得稅主要收入來源而言,財產租賃所得、企事業(yè)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稿酬所得與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所占比重均不大。此外,2012-2017年間,廣西個人所得稅稅款滯納金、罰款收入總體呈上升趨勢。
廣西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方式主要分為自主納稅申報以及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具體如下: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進行代扣代繳;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或扣繳義務人沒有代扣代繳的,由納稅人自行向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就個人所得稅具體征稅項目而言,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與偶然所得等主要采取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的方式。同時,取得綜合所得的納稅人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辦理匯算清繳,向任職、受雇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申報納稅:從兩處以上取得綜合所得,且綜合所得年收入額減去專項扣除后的余額超過6萬元;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中一項或者多項所得,且綜合所得年收入額減除專項扣除的余額超過6萬元;納稅年度內預繳稅額低于應納稅額;納稅人申請退稅[1]。
此外,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以來,為了方便納稅人及時掌握自己的收入信息,及時依法納稅,國家稅務總局廣西稅務局提供了個人所得稅申報查詢系統(tǒng)與個人所得稅APP查詢等方式以供納稅人查詢個人個稅申報記錄等情況。
在征管主體上,2018年國地稅合并前,廣西個人所得稅主要由地方稅務局負責征收;國地稅合并后,個人所得稅統(tǒng)一由國稅局負責征收管理。
在征管方式上,與其他稅款的征收管理方式相同,廣西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主要采用金稅三期系統(tǒng),廣西稅務機關主要通過金稅三期系統(tǒng)進行個人所得稅納稅人的登記、認定與征收管理等。2019年新個人所得稅法頒布后,出現了包括稅務局端、扣繳客戶端、手機APP端和網頁(WEB)端四個部分的新個人所得稅征管系統(tǒng)ITS(Income Tax Arrangements)[2]?;诖耍{稅人可以選擇網上稅務局WEB端和個人所得稅APP等方式申報查詢個人所得稅。
從工資薪金所得來看,目前廣西的工資薪金所得主要采用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的方式,但部分小型企業(yè)仍存在納稅意識不強、代扣個人所得稅的工作質量不高等現象,良好的自覺依法納稅文化尚未形成。
從2012-2017年廣西個人所得稅收入來源分類中占比較多的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來看,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征管主要采取的是由主管稅務機關、納稅人與銀行三方合作,納稅人通過簽署三方協(xié)議每月或每季由銀行進行批量代扣稅款的方式[3]。但在實際工作中,廣西個體工商戶由于自身知識受教育水平等的缺陷,缺乏個人所得稅相關法律知識,納稅意識往往不強。例如,部分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納稅人普遍認為當月或者當季的個人所得稅應稅收入沒有達到稅法規(guī)定的征稅標準,往往就沒有通過網上申報或者其他方式向主管稅務機關進行個人所得稅的零申報處理。當這部分納稅人沒有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進行個人所得稅申報或者很長時間都沒有申報個人所得稅時,主管稅務機關往往會下發(fā)稅務處理通知書并根據實際情況加收一定的罰款等。這不僅加大了稅務機關的征管難度,而且極易可能出現稅務糾紛等問題。
造成上述個人所得稅征管問題的原因主要為:一是稅務機關人員沒有及時根據實際工作情況進行業(yè)務能力的總結與改進。例如就個體工商戶納稅零申報問題而言,個人工商戶在進行相關稅務登記時,稅務機關工作人員考慮不夠周全,沒有及時提醒納稅人無論收入是否達到征稅標準都應每月或每季按時申報納稅。二是個人所得稅征管不到位。對于自身知識受教育水平有限的納稅人而言,其往往缺乏自覺納稅意識,再加上這些納稅人往往小而零散,稅務機關很難每月或每季按時征管到位。三是稅務機關在實際征管中往往受到征管能力及范圍等的客觀限制。在實際工作中,出于征管能力及征管效率等的考慮,主管稅務機關多對重點行業(yè)及群體等實施重點稅收監(jiān)控,而廣西個體工商戶的數量較多且分布較為零散,稅務機關很難具體掌握每位個體工商戶納稅人的實際情況。
此外,就財產租賃而言,除部分租賃給個體工商戶經營或者租賃給需要開具增值稅發(fā)票進行報銷的公司個人外,大部分出租給個人或者家庭居住的房東并沒有意識到房屋租賃所得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這往往也給主管稅務機關帶來很大的征管難度。
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稅項目中,勞務報酬所得與財產租賃所得等具有較大的隱蔽性。例如,對于兼職收入與房屋出租等收入,多采用現金、微信或支付寶轉賬等結算方式,主管稅務機關一般很難核查,這類收入所得基本依靠納稅人自覺申報納稅。隱蔽稅源的監(jiān)控征管難度再加上納稅人納稅意識淡薄等因素,往往造成個人所得稅稅收收入的大量流失,也不利于發(fā)揮個人所得稅應有的調節(jié)個人收入分配等重要作用。
現金管理與稅務代理制度等是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的重要配套機制,對于個人所得稅的征管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從現金管理制度上來看,廣西的現金管理制度仍存在較大缺陷,稅務機關監(jiān)控納稅人相關收入情況較為困難。從稅務代理制度來看,廣西目前的稅務代理制度仍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稅務代理機構規(guī)模較小、業(yè)務能力弱、服務范圍也較為狹窄。而個人所得稅的申報往往需要掌握一定的稅收法律相關知識,專業(yè)代理機構的缺乏不僅增加了納稅人的納稅成本,也給稅務機關的征管程度帶來較大的困難。
稅務機關征管能力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稅務機關與其他相關部門的信息聯合掌握度不夠,不利于稅務征管的展開。金稅三期系統(tǒng)的廣泛應用雖然給稅務機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目前系統(tǒng)內的信息僅限于稅務機關本身所掌握的信息,尚未與工商、銀行與房產管理等部門實現信息的聯網與共享[2]。信息掌握不充分往往使稅務機關在具體稅收征管上面臨著十分被動的局面。二是稅務稽查能力不足;對于高收入人群而言,其收入來源結構一般較為復雜,存在大量的投資性收入與海外收入等,稅務機關往往無法對高收入人群采取有效的征管稽查措施;三是稅務機關工作人員能力不足;隨著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納稅人的收入不僅呈現出多元化狀態(tài),其避稅手段也日趨復雜化并具有較大的隱蔽性。對此,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不僅需要專業(yè)的稅收法律知識,還需要其他相關專業(yè)知識的輔助,而相關專業(yè)知識的缺乏影響了稅務機關人員的征管能力。
良好的自覺依法納稅文化與稅收征管環(huán)境單純依靠稅務機關自身努力無法實現,需要征納雙方共同努力。對此,稅務機關應加強稅收宣傳,通過宣傳視頻或發(fā)放小冊子等方式向納稅人普及稅收基本知識,提高納稅人對于個人所得稅的基本認識,增強其納稅意識。特別是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后,綜合所得與專項費用扣除等較之前更為復雜,稅務機關應充分利用好稅務局網頁端服務平臺、手機APP和稅收服務專線12366等,幫助納稅人更好地了解新個人所得稅下綜合所得征稅相關規(guī)定與如何進行專項扣除等,以使納稅人的納稅時間、精力等成本盡可能地減少,提高其自覺納稅意識。
從廣西個人所得稅的主要收入項目工資薪金、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轉讓所得與勞務報酬所得等來看,其信息分布在銀行、工商、房產管理等部門,稅務機關全面掌握相關信息難度較大。此外,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后,專項附加扣除中的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租房租金以及贍養(yǎng)老人的相關信息,涉及高校、醫(yī)療健康部門、房產管理部門、銀行以及公安部門等多部門,稅務機關掌握相關信息的難度也進一步加大。對此,要想真正發(fā)揮個人所得稅調節(jié)個人分配收入、促進社會公平等作用,就需要各部門間加強信息交流合作,打破信息壁壘,促進涉稅信息共享。
廣西在經濟發(fā)展與文化教育發(fā)展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響下,基層稅務機關所面對的納稅人受教育水平較為復雜,其對于稅收相關知識以及納稅程序等的理解能力有限,這不僅增加了納稅人與基層稅務機關之間不必要的稅務糾紛,也給基層稅務機關的征管帶來很大的難度。而目前的稅務代理主要面向的是企業(yè)納稅籌劃等企業(yè)稅收服務,真正涉及居民個人所得稅的相關稅收代理服務較少。同時,新個人所得稅法下的綜合所得與專項附加扣除等都較以往更為復雜,這對于稅務機關和個人而言都是個挑戰(zhàn)。而稅務代理往往具備專業(yè)的基礎知識與業(yè)務能力,能夠很好地為納稅人以及基層稅務機關工作人員減少不必要的糾紛與時間的浪費等。因此,稅務代理是一個比較省時省力的選擇。稅務代理行業(yè)應該充分抓住新個人所得稅下的市場發(fā)展機遇,提升自身專業(yè)化水平與服務質量,為納稅人提供更好的服務。
近年來,我國正值減稅降費以及稅制改革時期,稅法相關知識等不斷發(fā)生變化,這就要求稅務機關工作人員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以提升自身業(yè)務能力水平。例如,稅務機關可通過定期舉行新稅收法律法規(guī)學習討論會與知識競賽或鼓勵工作人員備考與工作內容相關的知識技能證書等方式不斷提高基層稅務人員的專業(yè)知識水平。同時,稅務機關可利用互聯網等數據信息平臺加大對個人所得稅中的重點稅源的稅收監(jiān)管力度,通過相關信息的對比,堵住稅收風險點,強化稅收稽查。
【注釋】
①國家統(tǒng)計局官網: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E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