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青
【摘要】黨校教師可視為黨的理論的布道者,黨性教育的熔爐工,以及黨校形象的代言人。本文基于新形勢下,探究黨中央對黨校教師素質和能力提出的高標準、高要求,研究能夠提升黨校教師隊伍整體能力與素質的策略,旨在使黨校教師發(fā)揮效用,更好地服務于黨校教育工作,促進黨校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縣級黨校教師? 教師素質? 教師能力
引言:黨校肩負著新時代賦予的使命,承擔著對各級干部隊伍有效開展理論教育與黨性教育的職責。需切實引導并教育黨員系統(tǒng)性思考與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提升黨員干部的綜合能力。而黨校教師隊伍水平直接影響培訓質量,因此,新形勢下如何提升個人素質以及能力是黨校教師面臨的戰(zhàn)略性任務。
一、新形勢下縣級黨校教師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一)具備較高政治素質與良好黨性修養(yǎng)
現(xiàn)階段,我國主要任務是決戰(zhàn)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黨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決定黨校教師肩負的責任,需要黨校教師具備一定高度的政治覺悟,堅持黨校姓黨、黨校教師姓黨,時刻與黨步調一致,善于利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思維、正確的科學發(fā)展觀、世界觀分析并解決問題。無論何時何地自覺堅定共產(chǎn)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忠誠于黨和人民教育事業(yè),甘于清貧,樂于奉獻。
(二)具備過硬理論水平與豐富實踐經(jīng)驗
新形勢下我黨干部隊伍呈現(xiàn)年輕化、知識化趨勢,大部分干部學歷高,實踐經(jīng)驗豐富,具有較強的處理問題能力。其在參加培訓時,通常能夠根據(jù)自身經(jīng)驗形成相應的價值判斷,選擇性聽課,對黨校教師的要求自然提升。黨校教學政治性強、專題跨度大、更新較快,需要黨校教師充分適應新時代發(fā)展,正確把握新形勢,具備自己獨到的專業(yè)性見解,使黨校教學具有前瞻性、針對性以及實效性。黨校教師應充分做到用學術講政治,即“又博又?!保浞职l(fā)揮教師職能,為學員“傳道,授業(yè),解惑”。作為縣級黨校教師,應避免出現(xiàn)紙上談兵,忽略理實結合,影響培訓效果與質量。
(三)具備優(yōu)秀教學能力與較強科研能力
黨校教師在充分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基礎上融會貫通,通過有效教學方法將抽象的理論生動形象化,以便達到良好的培訓效果。由此需要黨校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以及方法,及時更新教學手段,利于學員深入理解培訓內容。而科研對國家而言是富國之本,對于黨校而言是立校之基,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科研能力??h級黨校教師應致力于實現(xiàn)科研與教學的有機結合,將被動科研轉變?yōu)橹鲃涌蒲?/p>
(四)具備先進教學方法并運用語言藝術
信息技術發(fā)展迅速,在黨校教育中,已經(jīng)廣泛運用了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以提升教學質量。黨校教師應熟練使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進行多媒體教學,制作精美課件,善于利用大數(shù)據(jù)搜集、整理并分析教學需要的數(shù)據(jù)資料,提升個人能力。與此同時,黨校教師應明確語言是思想的外殼,在授課時學會運用語言的藝術,經(jīng)過探索形成獨特的語言風格,發(fā)揮語言魅力,以帶來個人素質的提升與積極的教學效果。
二、新形勢下縣級黨校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提升策略
(一)建立健全黨校教師培訓制度并落實
全面提升縣級黨校教師的綜合素質以及個人能力的最佳途徑是進行培訓,開展及時有效的培訓可在提升黨校教師個人素質的基礎上,發(fā)掘個人潛能,并增強其使命感與責任意識。因此,黨校應建立健全教師培訓制度,發(fā)揮多樣性與渠道性特點。通過制度的貫徹落實,致力于培養(yǎng)一批學科領頭人,引導個體實現(xiàn)主要目標。制定制度過程中,除重視對黨校教師培訓有關馬列主義、經(jīng)濟史、黨史等方面,還需根據(jù)黨校客觀實際,發(fā)展與黨的重大事業(yè)密切相關的新學科。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結合黨校實際情況,制定縣級黨校教師中長期的培訓計劃,有計劃性、針對性的安排中青年教師派往上級省、市黨?;蚋叩仍盒_M修深造。參加短期培訓任務或高層次的理論研討班進修,有利于對師資隊伍中,專業(yè)不對口的教師實行深造,進而提升縣級黨校教師的個人能力與素質,使縣級黨校性理論教育隊伍整體適應新形勢發(fā)展的需要。
(2)設置具有科學、規(guī)范、有效特點的縣級黨校教師繼續(xù)教育培養(yǎng)機構,便于黨校教師受到專屬黨校的、具有針對性的繼續(xù)教育機會。
(3)建立“結對子制度”。與上級省市黨校教師建立聯(lián)系,能夠有效彌補縣級黨校教師教學資源缺乏的不足,以及自身知識結構與知識水平的限制,促使縣級黨校教師綜合素質提升。通過與上級省市的黨校教師結對子,能夠在其帶領下,全面且準確把握新形勢,掌握新動態(tài),提出新思路,解決新問題,增強教師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使教學富有針對性、有效性,進而提升教師的教學、教研水平。
(二)積極組織參加社會實踐提升綜合素質
黨校的學員通常來自各個戰(zhàn)線,其綜合能力有待提升,若黨校教師在授課中未能將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將難以實現(xiàn)預期效果。通過對黨校學員的教學評議,了解到學員對基層黨校教學普遍認為教師的授課內容缺乏實踐性,即理論有余而實踐不足。對社會當下的熱點問題、現(xiàn)實問題了解不透徹,直接導致教師在培訓過程中理論不能有效聯(lián)系實際,影響了實際培訓效果。因此,縣級黨校教師應突破教學資源以及環(huán)境等因素的限制,走向社會,走進群眾,走入一線干部中去,聽民憂、訪民情、解民意,感受一線工作者工作的艱辛,明確當?shù)攸h委政府時期內決策部署,以增長社會閱歷,為科研課題有效提供“實驗田”與“根據(jù)地”。對此,黨校應大膽聘用青年教師,可根據(jù)個人發(fā)展?jié)摿εc特點派遣青年教師參與到社會實踐中的不同崗位上,如,安排青年教師深入礦山工廠,對生產(chǎn)一線進行調查活動,通過調查了解生產(chǎn)活動規(guī)律并積累生產(chǎn)活動經(jīng)驗。對于中年而言,可以年為期,定期安排其深入到與個人專業(yè)對口的政府部門參與社會實踐,通過實踐活動將自身理論知識消化吸收,與實踐融合,逐漸從鍛煉中提升個人能力,成為縣級黨校的骨干力量。
(三)實行選聘制度并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
現(xiàn)階段,全國各級黨校均面臨師資力量匱乏的情況,且縣級黨校的獎勵制度不夠完善,導致教師逐漸失去工作熱情,影響黨校培訓質量,不利于教師個人素質與能力的提升。對此,可以采用選聘制度,通過良性競爭促進教師進修學習以及工作的積極性。既能滿足教師個人發(fā)展需要,也能有效避免不公正待遇問題出現(xiàn),對黨校的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黨校教師應致力于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作為黨校教師做好“學問”的必修課程,沒有成功的科研,就沒有一流水平的教學。尤其是縣級黨校教師,更應該將科研置于重要位置。因而,需要教師既吃透黨的理論,又吃透基層情況,還要時刻保持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強化科研責任與擔當,腳踏實地開展調查研究。同時,積極爭取上級黨校、高層次專家學者和有關部門的指導和合作,推動教學培訓與科學研究相互促進、協(xié)同發(fā)展。
(四)不斷加強黨校教師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黨校教師應始終處于理論前沿,并將學習新知識作為一種政治責任、精神追求以及生活方式,更應該將學習作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甚至是取勝之道,由內而外的熱愛學習,善于學習,將學習作為黨校教師的終身課題。新形勢下不僅能夠借助數(shù)字化圖書館進行書籍的查閱與閱讀,也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收集視頻資料觀看學習,還可以加強與同行之間交流互動,取長補短等。在“想學習”與“會學習”的基礎上,要做到“堅持學習”。即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知識信息的競相涌流,黨校教師應將學習視為成長進步的動力源泉,將其視為終身事業(yè),堅持不懈的提升自身學習能力,提高個人素質與教學水平。
三、結論
新形勢下,提升縣級黨校教師的素質與能力,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個人與黨校的共同努力。而對于縣級黨校教師而言,應突破各種外在因素的限制,立足于崗位,履行工作職責,積極尋求有效方法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充分發(fā)揮自身職能,為社會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楊永昌.提升縣級黨校主體班黨的理論教育水平的思考[J].農(nóng)家參謀,2019(22):198+204.
[2]古力巴哈爾·阿不都熱合曼.淺談新時代提升黨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與素質的重要意義[J].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學報,2019(01):104-105.
[3]杜敏,臧學英.黨校教師要練就好“用學術講政治”的基本功[J].求知,2019(08):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