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萬倩
已到結婚年齡的薇薇與酒吧駐唱歌手熱戀,遭到家人反對。
張艾嘉扮演薇薇的母親“慧英”面臨退休,面對生活日漸趨于平淡和壓力變得焦慮不己,常和女兒薇薇意見不合引發(fā)沖突,陷入了生活的困頓之中,忽視了丈夫的關懷和相守。
外婆的離世,意外牽扯出了一段往日的戀情,外公的原配老婆“阿祖”因一紙婚約獨自守在鄉(xiāng)下,即使深知自己的丈夫背叛離開,仍然等待一生。
影片以離世的外婆外公合葬的事情而展開故事線,三代女人開始在故事的發(fā)展中重新審視自己的愛情……
第一次看張艾嘉的電影,被她的演技折服,更被吳彥姝扮演的“阿祖”感動到淚眼婆娑。故事的敘述,不疾不徐,細膩而有張力,在溫情中述說著不同年代的人對待愛情的不同方式。
薇薇,很像我們這一代人,沖動,想法多,不成熟。對待愛情,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方式。
薇薇因為忍受不了母親莫名其妙的脾氣,想要搬出去住。她的感情是母親不能理解的,搬出去住更是不可理喻的。在與歌手男友的相處中,猜疑讓她變得焦慮,男友的夢想更使她為兩個人的未來努力止步不前。
母親慧英不愿意接受面臨退休的現(xiàn)實,渴望能夠在教師的崗位上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她認為自己的母親離世后想跟父親合葬在一起,從而費盡千辛萬苦補辦父母的結婚證,不惜找學生的爸爸假扮律師威脅父親的鄉(xiāng)下原配老婆“阿祖”,一定要把父親的墳從鄉(xiāng)下遷到城里,努力幫母親完成夙愿。在一心為父親遷墳的事情里,忽略了丈夫對她的呵護和陪伴,直到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丈夫為她精心挑選的退休禮物。
“阿祖”因為當初的一紙婚約,被名義上的丈夫拋棄,幾乎用盡一生等待著一個永遠不會回來的人,死命守著一座墳。末了,一句“我不要你了”,“放過”了那個執(zhí)著愛著丈夫的自己。她慢慢踮起腳,看清卻認不出遺像上丈夫的模樣,或許那一刻,老人真正意識到她堅守的是一個承諾而并非是這個人,她深深地鞠一個躬,便離開了。
有一句話叫“男人來自金星,女人來自火星”,了解兩性之間不同的思維和表達方式,可以減少誤解,避免矛盾升級。關于婚姻,每個人的理解不同,但我想,當初選擇在一起的兩個人,都想共守白頭的吧!至于如何“守”,得兩個人經(jīng)常商量著來。一輩子,這真是一個相當不容易的課題!
愛是天生的,所以每個人都懂愛;愛又是后天習得的,所以要學習怎么去表達愛和珍惜愛。愛是心的活動,你對你愛的東西是會心跳的。
著名的心理學家、婚姻家庭專家蓋瑞·查普曼有一本著作叫《愛的五種語言》,他在書中介紹了人們?nèi)绾翁幚砼c伴侶、父母、孩子、親友、同事等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肯定的言辭——發(fā)掘并在言辭中肯定對方所做的事情;
好品質(zhì)的時間——付出你個人時間去陪伴,比如一起散步,共度周末;
接受禮物——贈送能夠表達出“他正在想我”的禮物;
服務的行動——為你的配偶做一點事,任何一件你覺得對他而言意義重大的事;
身體的接觸——親吻、擁抱、拍背、握手、同房等。
所有的這些能傳達出愛,也許其中之一就是你主要的愛的語言,它能夠超越情緒的層面,更能深入地表達愛。當對方以這種方式向你表達愛時,你就會了解自己是被愛的,可惜很少夫妻有著相同的愛的語言。出于天性,我們都會說屬于自己的語言。舉個例子:如果你丈夫的愛的語言是“肯定的言辭”,你卻給他表達愛l青的禮物,他或許會想“為什么你一直這樣浪費金錢?我們負擔不起這樣昂貴的禮物?!倍銜X得受挫,你或許會想“為什么他對我所表達的愛意如此冷淡?”相反的,如果你的配偶的愛的語言是“接受禮物”,而你卻只給他肯定的言辭,那他或許會說“請不要再說這些話了!言語是廉價的,禮物在哪里?你從來不給我任何禮物。”兩者可能都是真心誠意的,但都是以自己單方的言語形態(tài)表達出來,而不是以配偶的語言表達。所以你必須要知道并且說出另一半主要的愛的語言。
學會用最能激起伴侶心中最深情意重的方式溝通彼此的愛。發(fā)掘另一半的愛的語言,并刻意地練習表達,就能夠改變婚姻中愛情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