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江,劉 輝,羅一鈞,劉春云,龔享文,賴 翔,王培興,田 慧,劉 萍,劉小艷
(贛州市第五人民醫(yī)院 贛州市呼吸病研究所,江西 贛州 341000)
2019年12月至今,以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為中心在全國范圍內(nèi)爆發(fā)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1-2],此次疫情的爆發(fā),其傳播速度之快、范圍之廣,引起全國上下乃至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及重視。WHO也迅速將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2019-nCoV[3],該病毒是一種新型β屬冠狀病毒,屬正冠狀病毒亞科。2020年1月20日我國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法定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4]。2020 年1 月31 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構(gòu)成“國際關注的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5]。截至2月23日24時,江西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934例,治愈出院病例645例,其中贛州市治愈出院病例49例。筆者對收集的25例治愈出院病例治療后的咽拭子與誘導痰標本病毒核酸檢測結(jié)果進行分析,從而對不同呼吸道標本的病毒核酸檢測效果進行比較。現(xiàn)報道如下。
1.1材料收集截至2020 年2 月23日24時前在贛州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治愈出院的2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治療后的咽拭子與誘導痰標本。
1.2方法采用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2019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ORF1ab/N)核酸檢測試劑盒進行病毒核酸檢測,按照試劑說明書對結(jié)果進行判讀。
在2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出院患者中,年齡最小者為4個月,最大者為80歲,中位年齡38歲。其中男9例,女16例。在對出院患者的誘導痰及咽拭子病毒核酸檢測結(jié)果分析中發(fā)現(xiàn),其中13例患者出院前2次誘導痰及咽拭子病毒核酸檢測結(jié)果都是陰性;另外12例患者治療后第一次核酸檢測中,有3例患者咽拭子陽性而誘導痰陰性,另9例患者誘導痰陽性,咽拭子陰性,咽拭子檢測陽性率為12%,誘導痰檢測陽性率為36%,兩種方法聯(lián)合檢測陽性率為48%。之后進行的病毒核酸檢測中,誘導痰及咽拭子2次檢測均為陰性。每次病毒核酸檢測采樣時間間隔至少1天(表1)。
表1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治療后病毒核酸檢測結(jié)果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控和治療是疫情發(fā)展到現(xiàn)階段最關鍵的任務。真正落實患者的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需要從源頭上提升病例診斷的精準性。而對確診患者進行治療后達到治愈的標準更需進行嚴格把控。第五版試行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明確指出[6],新冠肺炎患者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是: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癥狀明顯好轉(zhuǎn),肺部影像學顯示炎癥明顯吸收,連續(xù)2 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采樣時間間隔至少1天),可解除隔離出院或根據(jù)病情轉(zhuǎn)至相應科室治療其他疾病。筆者通過對贛州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治愈出院的2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咽拭子和誘導痰標本的病毒核酸檢測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有12例患者在治療后的第一次核酸檢測中,3例患者咽拭子陽性而誘導痰陰性,另9例患者誘導痰陽性,咽拭子陰性,咽拭子檢測陽性率為12%,誘導痰檢測陽性率為36%,兩種方法聯(lián)合檢測陽性率為48%,誘導痰標本檢測效果優(yōu)于咽拭子標本,兩種方法聯(lián)合檢測更有利于臨床診斷。兩種方法檢測結(jié)果不一致,其一可能的原因為檢測標本不合格。另一可能的主要原因與新型冠狀病毒主要侵襲感染下呼吸道細胞有關。2019-nCoV的受體是ACE2,主要分布在肺泡Ⅱ型上皮細胞,下呼吸道標本陽性率高于上呼吸道[1]。霧化誘導痰所收集的痰標本主要來源于下呼吸道,咽拭子采集的標本主要來自上呼吸道的病毒,如果患者的病毒數(shù)量不夠多,蔓延到上呼吸道的病毒量較少,采集樣本中的病毒載量少于500 copies·mL-1,在檢測過程中可能會造成假陰性的結(jié)果,因此誘導痰檢測效果優(yōu)于咽拭子標本。而對于上呼吸道取材標本來說,鼻咽部位于鼻腔的后方,口咽的上方,此處分泌物易滯留,既不容易擤出分泌物,又不容易咽下分泌物,獲得核酸的陽性可能更大,陽性率應是鼻咽拭子>鼻拭子和口咽拭子[7]。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診病例和患者解除隔離及出院標準的實驗室診斷中,以咽拭子病毒核酸檢測陰性作為排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及治愈標準的實施過程需慎之又慎,必要時應當采集誘導痰、肺泡灌洗液等其他標本進行聯(lián)合檢測。了解新型冠狀病毒在咽拭子、痰液、血液及糞便等不同標本中的病毒含量及存在時間,是實驗室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及判斷病例治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8],也為國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控措施提出了重要依據(jù)。本研究由于標本數(shù)量較少,在此后工作中,將進一步收集更多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分析,以滿足臨床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