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倪欣然天津大學建筑學院 本科生
一年一度海棠花開,飛揚而爛漫。適逢天津大學建校125周年,“125”不是獨立于其他元素的簡單數(shù)字,它化身為地上的路徑,連貫校園里的每一寸土地與經(jīng)典建筑,穿梭于每一叢海棠花瓣之間。三維立體的軸測視角與跳躍的色彩,恰是對天大歷史悠久而不失創(chuàng)新活力的詮釋,是對天大人風發(fā)意氣與率真情懷的守護。
一步一景素生情愫與故事。東門記得初見你時的青澀單純,百年校慶紀念亭見證校友于多年之后的重逢,第九教學樓前留下了畢業(yè)合照時的笑容與揮手離別的眼淚,新校區(qū)主教學樓訴說著斗轉(zhuǎn)星移朝霞淡淡,體育館里收藏了年少的身影映入水波的午后和清晨千萬萬天大人的故事交織沉淀,匯入125年歷史的路徑中。
天大是溫潤且有力量的,縱然現(xiàn)在我與天大遙隔千里,但是思念不減也剪不斷。眼前盡是海棠花盛放和粉花漫天中天大爾雅而非凡的模樣。在落筆畫這一切的每時每刻中,我都能想起在天大特定時空中發(fā)生過的故事。我把自己和天大的一切融為一體,兩者之間的奇妙反應,在明信片上生成與天大的故事。
我和天大的故事在四年前開始,我也要在這一路上留下更多的紀念,把北洋的故事說給更多人聽,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的天大。我們與天大共同度過的時光都值得紀念——或顏開喜樂,或潸然淚下,而這張明信片恰是留存記憶的載體之一。我的天大,我喜歡你,你應該也知道。
李昆璇天津大學建筑設計規(guī)劃研究總院/建筑學院 研究生
天大自1895年建校至今已有125年之久,從“花堤藹藹”到“海棠依舊”,變遷的是校址,不變的是春天的花瓣。
這張明信片正看是“2020”,倒映著“1895”,兩個數(shù)字象征著今朝與往昔,體現(xiàn)著一代代天大人不忘過去、腳踏當下、擁抱未來的信念和追求。一片片海棠花瓣組成的是衛(wèi)津路校區(qū)中軸線上的東門、“北洋姐姐”雕塑、百年校慶紀念亭和求是亭。校園的建筑既是天大歷史的見證者,也是天大的標志物,更是天大學子的精神積淀。希望每個看到這張明信片的人都能如“北洋姐姐”般勤奮好學,秉持著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做人。
我是天大設計總院的員工,也是天大建筑學院非全日制研究生。我最喜歡傍晚時分在校園里散步,或在敬業(yè)湖觀賞游魚和鴨子,或在北洋廣場看看可愛的孩童,或?qū)χ募敬宓拿朗炒瓜延?,身邊?jīng)過的跑步的、練口語的、趕著上晚課的學生,抑或賣夜宵的大叔,他們的身上透著真實的煙火氣,充滿著對生活的熱情,我喜歡這種熱情,這也不斷激勵著我更好地體驗天大的生活。
2020年的春節(jié)與往年不太一樣,疫情讓很多人閉門不出,此時,天大的海棠正含苞待放,對“天大·海棠季”的期待安慰著每一個想念學校的孩子。
(圖片由天津大學提供)
責任編輯: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