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鑫 閆雪蓮 王欣宇 朱賀杰 叢慧穎
(佳木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農林系,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時至現(xiàn)在,我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已達2.5億,每年增加8 000多萬老齡人口。據調查全國6個省份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逾14%,已進入深度老齡化[1]。老年人口的急速增多,導致養(yǎng)老服務需求的日益增多。目前城市老年人會聚集在城市公園以滿足他們對游憩、休閑娛樂服務等需求?;谶@樣的社會背景下,力求發(fā)現(xiàn)城市公園老年人戶外活動空間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調查研究老年人行為與環(huán)境的關系后對公園綠地空間進行人性化設計,并提出改造的方案。
杏林湖公園是佳木斯市市區(qū)大型的休閑開放式公園之一,占地共18 hm2,它很受老年人歡迎,是極具代表性的典型的城市公園。選取的調查對象是公園內60歲以上老年人。
采取問卷調查法、詢問法和實地勘察法相結合的方式對杏林湖公園老年人活動空間內容及空間進行調查(如表1所示)。
表1 杏林湖公園老年人活動空間和內容
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充分體現(xiàn)對老年人的特殊關懷。從老年人生理、心理和需求這三個角度出發(fā),來創(chuàng)造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動區(qū)域,使他們的需求獲得滿足,從而實現(xiàn)真正的“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為了避免不同娛樂活動之間的相互影響,在戶外活動空間設計中分區(qū)而設,戶外場地更新形成多樣化的活動空間,并做到動靜分區(qū)、多功能分區(qū)。
3.2.1安全性原則
老年人對戶外活動空間有著特殊的需求,從安全性來講,老年人更需要被保護。公園現(xiàn)有一些鋪裝場地被破壞,道路不平整的問題,對老年人的身心、安全構成了危脅,我們要改善場地帶給老年人的不安全感,才能拉近老年人與公園活動空間之間的距離感。讓老年人在得到娛樂滿足的同時,還能為維護空間的形象做出自己的貢獻[2]。
3.2.2健康性原則
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長,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問題得到了社會的關注。老年人害怕孤獨,容易產生焦慮、消沉等負面情緒。走向公共活動空間,與人交流,參加群體活動,讓自己的晚年生活豐富起來,正是大多數老年人的期望。晨起健身、飯后散步、跳舞等等這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內容,能給予老年人溫暖和關懷。這些基于老年人身心健康需求創(chuàng)造的城市公園空間才能給予老年人適當的人文關懷。
3.2.3舒適性原則
舒適的環(huán)境能消除老年人對戶外空間的不熟悉感,使年人身心愉悅。在公園活動空間設計中,安靜的環(huán)境、適宜的園林休息設施、合理的植物配置,能讓老年人獲得舒適的心理和生理體驗。
3.2.4生態(tài)性原則
尊重自然生態(tài)規(guī)律、建設生態(tài)和人文友好綠化空間,更好發(fā)揮公園的生態(tài)價值。
3.3.1增加健身器材
老年人進行鍛煉能幫助提高睡眠質量,抵抗慢性疾病,壓腿可刺激不?;顒拥募∪猓龠M血液循環(huán)等益處。針對健身器材的問題,建議新增體育健身器材,對健身場地做出合理規(guī)劃安排,以滿足更多市民的健身需求。將公園內老舊的鐵制健身器材進行替換。其次是在數量上增多,比如增添老年人喜愛的壓腿訓練器、伸腰伸背器、上肢牽引器這類器材。
健身場地重新鋪設平整或改用塑膠材質。部分健身器械增設扶手欄桿,老年人可以手扶也可以倚靠,從而減少疲勞,輔助鍛煉,讓老年人在環(huán)境良好的場地上健身鍛煉。
3.3.2增設表演場地及觀賞設施
場地位于杏林湖公園重檐六角亭南側,地勢呈現(xiàn)東北高,西南低。場地內無硬化鋪裝,碎石道路破損,配套設施不夠完善,林下植物景觀不豐富,植物與地形結合不足等問題。晴朗天氣每天下午在重檐六角亭處有老年人在土地上進行戲曲演唱表演,觀賞者或席地而坐、或站立、或自己攜帶小板凳。
結合場地現(xiàn)狀及老年人的活動習慣,利用原有大喬增設樹池,既可以保護樹木又可以作為座椅,夏季老年人在陰涼的覆蓋空間里休憩、觀賞表演。依托重檐六角亭設置表演臺,便于利用亭中的供電設施,同時表演者也有一定的安全感(見圖1)。亭增設匾額“怡樂亭”,名字源于陳毅《滿江紅·與鹿回頭修養(yǎng)所同志告別》的詞“休養(yǎng)所,人幾國,共聚此,同怡樂”,同時“樂”也有音樂之意。希望表演者和觀賞者都能安樂、快樂。
3.3.3更新改造棋影壇
場地位于杏林湖公園南面緊鄰站前路,整體造型呈矩形狀,地勢平緩,場內地面坑洼、鋪裝不平整,喬木下缺乏植物景觀。場地現(xiàn)有3個花臺,花臺寬度是500 mm~530 mm,高度是300 mm~370 mm,現(xiàn)有高度過低,不便于老年人休息,對膝關節(jié)也有一定的損傷?,F(xiàn)有配套娛樂設施只有6個棋牌桌,而經統(tǒng)計場地內約有22組小群體的老年人在下棋打牌,設施遠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
更新后此活動空間取名“棋影壇”,名字源自司空圖《句》的詩“棋聲花外靜,幡影石壇高”,“棋”字點明場地內進行的主要娛樂活動,“影”字有身影的含義。所蘊含的意境是棋聲從靜靜的花叢里傳來,人影映落在高高的樹壇上,表達了一種和諧明麗的空間感。場地內新建雕塑,是一副鏤空傾斜的殘局,鏤空部分雕上了活動空間的名字“棋影壇”,雕塑與場地相輔相成,共生新景,促進雕塑與老年人的和諧,形成雕塑、人、環(huán)境三者之間的友好互動,從而營造更好的活動空間。
場地外圍增設和改造圍墻,寬度設計為550 mm,高度設計為450 mm,既可以圍合空間,又可利于老年人圍坐下棋打牌?;ㄅ_高度改為450 mm,方便老年人休息;為盡量滿足老年人對棋牌桌的需求,便于通行的基礎上又增設6組棋牌桌。在靠近公園主道路一側增設自行車的專用停車位,解決現(xiàn)有自行車隨意停放問題?;ㄅ_中種植多年生宿根和一二年生花卉,栽植三色堇,四季秋海棠等花卉,達到花期長、色彩豐富、養(yǎng)護成本低、觀景效果長的景觀效果。根據季節(jié)不同選擇不同的植物,營造美好的植物景觀群落效果。
3.3.4完善植物景觀
目前杏林湖公園植物景觀類型少,主要種植喬木;植物種植缺乏層次,缺少灌木、地被和草本,色彩不豐富,當前綠化景觀已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老年人往往喜歡在綠意盎然的環(huán)境中休憩娛樂。
建議在現(xiàn)有喬木基礎上增設觀賞灌木及草本植物,形成多樣化的喬灌草相結合植物組團,營造植物景觀群落效果。植物景觀形成季相變化,春季可觀花,補栽榆葉梅、丁香、錦雞兒、連翹、紅王子錦帶等;夏季綠樹成蔭;秋季觀葉色和果;增加常綠樹木,增添冬季景觀,形成“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景觀,觀賞景觀同時,激勵人們要不怕困難、敢于斗爭、爭取勝利。另外利用植物分割、圍合空間,很強的隔離性可以給老年人以領域感、安全感和私密性。
3.3.5其他場地改造建議
佳木斯市文化藝術中心西北廣場空地建議增加座椅,為跳交誼舞的人們提供休息設施。不影響人們活動和行走的情況下建議設置U型靠背座椅,這種形式便于人們交流,可以緩解孤獨、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社會學家德克·德·瓊治在一項“餐廳和咖啡館中的座位選擇”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有靠背或靠墻的餐椅以及能縱觀全局的座位比別的座位受歡迎。
更換門球場陳舊的座椅,增設垃圾桶。雪松閣建筑前廣場、文化藝術中心前廣場增設高桿燈,為晚上跳舞的人們提供服務。
老年人是社會群體中的一個特殊存在,衰老及社會角色的突然改變,對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帶來很大的影響。城市公園作為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為老年人創(chuàng)造良好的戶外活動空間,從老年人基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出發(fā),營造適合老年人需求的城市公園活動空間,在關愛老年人方面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對老齡化帶來的問題起到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并且充分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社會的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