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欣 方泓 編輯/蘇二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边M入“小雪”節(jié)氣后,天氣尚未過于寒冷,我國有些地方雖然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下面我們來談一談“小雪”之后的健康要點。
“小雪”節(jié)氣后,在寒冷干燥的室內,空調暖氣的使用會使多數(shù)人感到口鼻干燥,部分人群甚至可能出現(xiàn)“內火”偏盛,表現(xiàn)為口腔潰瘍、臉上長痤瘡等,這時在飲食上最好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助長“內火”。
建議大家可以多喝些熱湯,比如白菜豆腐湯、菠菜豆腐湯、羊肉白蘿卜湯等,既暖和又能滋補津液。這個季節(jié)的白菜、蘿卜都是當季食物,富含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尤其白蘿卜還能清火降氣、消食,非常適合在這個節(jié)氣里食用。
“小雪”節(jié)氣后,天氣陰冷晦暗、光照較少,此時容易引發(fā)或加重抑郁情緒。我們需要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和精神的愉悅,提倡多參加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多曬太陽,多聽舒緩的輕音樂。
菠菜、蘆筍、獼猴桃、牡蠣、橘子、豌豆、黃豆和深綠色蔬菜中都含有豐富的葉酸,可以幫助我們抵抗抑郁。
吃復合性的碳水化合物可改善心情,雖然效果慢一點,但更合乎健康原則。此外,冬季適度增加全麥面包、稀粥、糕點、蘇打餅干等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還有助于御寒。粗面粉制品、谷物顆粒、酵母等富含B族維生素,對改善不良情緒及抑郁癥也大有裨益。
中醫(yī)認為,冬天是藏精固腎的良好時機,冬季養(yǎng)護腎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冬季以保養(yǎng)腎臟為主?!靶⊙惫?jié)氣之后建議大家每天揉按“太溪”穴,太溪穴位于腳踝,在內踝尖與后部跟腱之間的凹陷處。每天堅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幫助氣血上達于面,下行于足。揉按太溪穴,可以采取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勢,用手指按揉,按揉時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覺,一次按30下。每天堅持按太溪穴可防治因冬季氣候變化引起的常見病癥。
“小雪”節(jié)氣之后,外部氣候寒冷,更適合在室內運動,年老體弱者尤須注意避開清晨、傍晚等氣溫較低的時段外出鍛煉。此時推薦在室內可練習的各種傳統(tǒng)養(yǎng)生功法,如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這里介紹一種比較簡單的“干浴按摩功”:站位或坐位練功均可,全身放松,兩手掌相互摩擦至熱,先在面部按摩64次,用手指自前頭頂至后腦勺、側頭部做梳頭動作64次,使頭皮發(fā)熱;然后用手掌搓兩腳心,各搓64次;最后搓到前胸、腹背部,搓熱為止。這一功法簡單易學,可以有效增強體質,預防流感等冬季常見呼吸道疾病。
“小雪”節(jié)氣之后宜多吃溫潤益腎的食物,孫思邈《修養(yǎng)法》中云:“宜減辛苦,以養(yǎng)腎氣?!贝藭r可以多吃羊肉、牛肉、雞肉、腰果、枸杞、芡實、山藥、栗子、白果、核桃、黑木耳、黑芝麻、黑豆、桑椹、黃精等食物,同時可配合藥膳進行調養(yǎng)。
此時適當進補可平衡陰陽,但進食過多高熱量的補品,會導致肺、胃火盛,表現(xiàn)為上呼吸道、扁桃體、口腔黏膜炎癥或便秘、痔瘡等。因此,進補時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是否符合進補的條件,體虛則補,如果體質以實證為主,則不適合進補。如果不清楚自己的體質情況,建議到醫(yī)院請醫(yī)生幫助判斷一下。
(1)黨參枸杞粥
原料:黨參15克,枸杞子10克,粳米100克。
制法:黨參、枸杞子洗凈,與淘洗干凈的粳米一同煮粥。
功效:補肝、健脾、益腎。
(2)益智仁粥
原料:益智仁15克,糯米150克,精鹽適量。
制法:將益智仁洗凈,曬干或烘干后研為細末備用;將淘洗干凈的糯米放入沙鍋里,加適量清水,用小火煮粥;待粥快好時調入益智仁末、精鹽,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溫脾胃、暖腎陽。
(3)桑椹芝麻糕
原料:桑椹子30克,黑芝麻60克,白糖30克,糯米粉700克,粳米粉300克。
制法:將黑芝麻放入沙鍋里,用小火炒香;桑椹子洗凈后,放入沙鍋里,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轉用小火煮20分鐘,去渣留汁;再將糯米粉、粳米粉、白糖放入盆里,加留汁和適量清水,揉成面團,做成糕;在每塊糕上撒上黑芝麻,上籠蒸20分鐘即成。
功效:補益肝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