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瑞娟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四年級學生的閱讀寫作教學進入一個瓶頸期,同時作為學生步入高年級的關鍵節(jié)點,教師應該聚焦核心素養(yǎng),深入解讀教材,抓住單元語文要素,關注學習經(jīng)歷,學會把語文課上得簡單,讓小學生愛上語文課。
關鍵詞:四年級;小學語文;策略
本文的教學實踐對象主要是四年級的小學生,本文圍繞“語文要素”、“情境教學”和“語言訓練”等關鍵詞展開對小學語文的相關探討,下面筆者會詳細介紹。
一、緊抓語文要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
小學語文教師要結(jié)合學情,梳理中年級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能力的主要方法,比如運用課題擴展法、段意合并法和要素串聯(lián)法。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辨析、討論、交流的過程中,產(chǎn)生思維的碰撞,進而落實課堂的語文要素。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中。教師巧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讓學生在頭腦中構建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框架體系。授課中教師抓住“中華不振”這個支點,并以閱讀提示為導向,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快速默讀課文,關注主要人物、抓住關鍵詞語以小標題的形式概括三件事的內(nèi)容,最后串聯(lián)成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教學過程循循善誘,由扶到放滲透三步概括學習方法,層層深入,讓每一個文字因為“中華不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而立在學生眼前。接著在周恩來立志部分引導讓學生情景扮演,讀中悟,悟中讀,讓學生想像當時的畫面,讓學生換位思考,變換角色,從而更深切地感受周恩來讀書目的的可貴。此外,教師這堂課真正落實了生字教學和概括方法的滲透。如“肅”字筆畫筆順的演示,讓不少平時寫錯的同學得到了改正。
二、情境教學,給予學生豐富體驗
教師立足教材資源,運用多媒體、課本插圖、語言描述等多種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nèi)容相符和的情境,或是情境誦讀。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們架起讀寫結(jié)合的橋梁,通過小組合作、角色表演等方式,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幫助學生應用好所學內(nèi)容。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魚游到了紙上》教學中,教師教學思路清晰,板書精心設計,重點突出且課堂氣氛較好。課堂上,教師善于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豐富的視頻圖片資源給予學生直觀的體驗,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感受。緊緊抓住“一絲不茍”、“專心致志”、“堅持不懈”的神情提示語幫助學生入情入境,又引導學生讀文本想象。教學設計遵循從整體到部分再回到整體的教學規(guī)律,教師授課中關注探究,以學生為主體,如小組合作學習,從圈畫重點句入手,通過反復品讀,在讀中感知人物心理,體會美好品質(zhì)。以讀為主,以讀促悟,因材施教,孩子們樂于學習。課堂上學生熱情高漲,思維活躍,每個孩子的臉上都洋溢著光彩。在四年級上冊《麻雀》第二課時教學時,教師緊扣單元要素:了解作者是怎樣把事情寫清楚的,帶著學習習作方法的用意開展文本閱讀教學。教師采取了以讀促悟的學習方式,讀出文本的情趣,積極創(chuàng)設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子自讀自悟,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換位思考,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空間,鼓勵他們自主探究。
三、多種語言訓練,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教師在中年級課堂進行語言訓練時,教師要善于在語文教學中抓關鍵詞句,要重視誦讀與感悟。教師要從課題中抓出關鍵詞,從中心句中找出關鍵詞,從過渡句中提取關鍵詞,從課后問題捕捉關鍵詞,從反復閱讀中搜索關鍵詞,從文章的中心思想提煉關鍵詞,緊抓語言文字訓練,帶領學生走進文本、咬文嚼字、深度對話,從而落實語言文字訓練,提升語文課堂實效,打造“趣、活、實”語文課堂。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學中,這是一篇文言文?;谌昙墪r已有過兩篇文言文的學習,本堂課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掌握文言文的學習方法。教師帶領學生一遍遍地讀著小古文,根據(jù)字詞的意思去劃分停頓,讀出節(jié)奏,不急不緩,古韻十足。教師還對于每一次的“讀”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先是“帶著問題”讀,借助注釋和插圖理解課文內(nèi)容,讀通、讀順、讀懂小古文。接著是為“了解古文內(nèi)容”而讀,了解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學復述,展開想象說故事,扎實語言訓練,凸顯語文要素。而后又為“關注人物”而讀,升華主題。在每次讀中,學生都有不同的收獲,不同的體驗。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熟讀成誦,感受中華語言文字的魅力。最后的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更激發(fā)學生學習小古文濃厚興趣。《梅蘭芳蓄須》中,教師通過視頻、資料袋的補充,讓學生走進文本,通過一抓矛盾;二抓關鍵人物;三抓回答方式,以此增強學生閱讀的體驗。同時,教師還利用課堂作業(yè)本中的習題,不僅解決了課堂知識點,還滲透了閱讀策略方式指導。
總而言之,常言道:“師指一條路,燭照萬里程。”教師要不斷學習,增進積累,挖掘方法,交給學生好的學習方法習得知識,同時能夠為提升語文教學品質(zhì)而不懈追求。
參考文獻
[1]張亞, 楊道宇. 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J]. 教育探索, 2016(10):21-24.
[2]劉潔. 讓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凸顯學生主體地位[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0(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