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梅
(遼寧省大連市中心醫(yī)院透析室,遼寧 大連 116033)
血液透析是臨床治療慢性腎衰竭最常見、有效的治療方法,主要利用半透膜將血液與透析液進行直接交換、過濾,擴散、對流體內毒素、代謝廢物,糾正體內酸堿平衡,能延長患者生存期[1]。動靜脈內瘺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體外血管通路之一,能為血液透析治療提供充足的血液,確保血液透析治療順利進行,使用時間長,安全性高,在臨床上使用廣泛[2]?;颊叩脱獕?、內瘺部位感染、穿刺不當等原因均易導致動靜脈內瘺失功,影響患者透析治療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健康。本文就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失功的臨床護理方法及護理效果進行探討,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觀察對象選用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血液透析后動靜脈內瘺患者,根據不同護理方法將患者分為參照組、研究組。其中24例為高血壓腎病;例為40慢性腎炎;例為5痛風性腎?。?6例為糖尿病腎??;其他5例。研究組中男28例,女17例;年齡30~76歲,平均(62.4±3.8)歲;動靜脈內瘺使用時間1個月~6年,平均(2.1±0.5)歲。參照組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32~78歲,平均(63.2±3.6)歲;動靜脈內瘺使用時間2個月~6.5年,平均(2.4±0.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參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密切關注患者病情進展,對患者合理用藥,告知患者動靜脈內瘺使用期間注意事項。
研究組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方法:①內瘺護理:透析前由專業(yè)的醫(yī)護人員根據患者血管走向、內瘺震顫強度對患者內瘺情況進行合理評估,如患者內瘺出現阻塞等情況時應及時處理。由經驗豐富的護士進行內瘺穿刺,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穿刺方法,將穿刺針與患者皮膚呈30度左右向心方向進針,保證血管均勻受力,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減少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注意穿刺針拔出時壓迫力度,以可觸及內瘺震顫、穿刺點無滲血為準,用紗布+創(chuàng)可貼進行止血。在內瘺建立7d后可指導患者進行適當鍛煉,可進行握力器訓練來擴張血管,促進內瘺成熟。對于血管條件較差的患者可在透析后通過紅外照射內瘺部位、對穿刺部位進行濕毛巾熱敷等方式促進血管修復,提高穿刺成功率。②基礎護理:對患者營養(yǎng)情況進行評估,密切關注患者體質量、血壓情況,減少低血壓發(fā)生率。定期擦拭內瘺部位部位,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勤剪指甲,忌抓撓皮膚,減少內瘺感染率。內瘺側肢不可佩戴首飾、不可負重、不可長時間擠壓,減少內瘺失功率。③心理護理:由于患者缺乏透析、內瘺穿刺等相關知識,易產生消極情緒,加之該類患者治療時間長,患者長期受病痛折磨,身體狀況差。護理人員應及時關注患者心理狀態(tài),解除患者疑慮,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增強患者對疾病的耐受能力,幫助患者盡快回歸社會。④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屬疾病、透析方法、動靜脈內瘺自我護理方法及相關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飲食、運動計劃,降低動靜脈內瘺失功發(fā)生率。
1.3 觀察指標:觀察記錄兩組患者動靜脈內瘺情況(失功、阻塞、感染)、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為100分,得分越高則滿意度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數據均采用SPSS17.00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經統(tǒng)計值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用統(tǒng)計值χ2檢驗,P<0.05表示兩組數據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動靜脈內瘺情況比較:研究組動靜脈內瘺失功、阻塞、感染率與參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動靜脈內瘺情況比較[n(%)]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研究組中非常滿意26例,滿意17例,不滿意2例,護理滿意度為94.59%;參照組中非常滿意20例,滿意15例,不滿意10例,護理滿意度為81.08%,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χ2=6.1538)。
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療過程中,動靜脈內瘺通暢是保證透析充分的關鍵。在患者血液透析過程中,患者低血壓、穿刺不當等原因易導致血管內瘺局部異常,血液反流,引起動靜脈內瘺易出現失功等并發(fā)癥,降低患者血液透析質量,增加患者住院率、死亡率,不利于患者預后[3]。因此,對患者給予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對降低動靜脈內瘺失功率、提高患者透析質量、提高患者生存質量至關重要。本次對患者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效果明顯。對患者內瘺情況進行合理評估并給予針對性內瘺護理,由專業(yè)的護士對患者進行穿刺,選擇合適的穿刺方法、穿刺角度,減輕患者疼痛感,增加穿刺成功率。通過適當鍛煉、紅外照射、熱敷等方法擴張血管,促進血管修復,提高穿刺成功率,促進內瘺成熟。密切關注患者體質量、血壓情況,保持穿刺部位皮膚清潔,減少引發(fā)動靜脈失功的危險因素,減少低血壓等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患者給予適當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調整不良情緒,拉近護患關系,提高患者配合度,增加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告知患者透析及內瘺護理方法,能提患者對疾病的知曉率,增強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有效規(guī)避內瘺失功風險因素,延長內瘺使用壽命,減少動靜脈內瘺不良事件發(fā)生率[4]。經研究得出,護理后,研究組動靜脈內瘺失功、阻塞、感染率均低于參照組,研究組、參照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4.59%、81.0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失功給予針對性護理的效果明顯,能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減輕患者疼痛感,降低動靜脈內瘺失功、阻塞、感染的發(fā)生率,延長內瘺使用壽命,提高患者透析質量及生存質量,改善患者預后,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