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輝煌,丁立好,黃彬,何敏,王宗成,2,3,*
(1.湖南科技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湖南永州425199;2.湖南科技學院湘南優(yōu)勢植物資源綜合利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永州425199;3.湖南科技學院湖南省生物質(zhì)資源綜合開發(fā)利用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湖南永州 425199)
食用油是人們生活必需的消費品,是人們?nèi)粘o嬍持胁豢扇鄙俚臓I養(yǎng)成分[1]。食用油不僅有效改善了菜肴的色香味形,增進食欲,還為人體提供所需的脂肪酸以及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2]。大多數(shù)植物油都是從草本科或木本科植物種子中提取而來,常見的植物油有花生油、大豆油、芝麻油、橄欖油、玉米油、菜籽油、茶籽油等[3-4]。為了解決植物油需求不足,目前我國每年需進口將近10 000萬噸大豆來榨取大豆油[5],但植物油產(chǎn)量仍然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因此尋求新的油料作物來源,來緩解食用油供給不足的現(xiàn)狀有重要價值[6]。而我國豆類種植的品種較多,其中大豆含油量大,大豆價格較便宜,因此大豆油價格較低,是世界上產(chǎn)量最多的油脂,而其他豆類,例如刀豆、花豆、紅豆,含油量如何,雖然有一些文獻報道這些豆類含油量不高[7],但具體數(shù)值是多少,這些豆油中有那些成分,目前還鮮有具體報道。因此,本文采用超聲輔助提取法提取刀豆、花豆、紅豆、大豆中的油脂,通過氣質(zhì)聯(lián)用儀(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 確定其化學成分,來考察它們的含油量差異及成分差異,為研究新植物油原料、充分綜合利用豆類資源和提升豆類經(jīng)濟價值提供數(shù)據(jù)和理論參考。
刀豆、花豆、大豆、紅豆:湖南永州市菜市場,原產(chǎn)地湖南;石油醚、正己烷、甲醇、氫氧化鉀(均為分析純):天津市福晨化學試劑廠;試驗用水為蒸餾水。
JOYN-3000A超聲波萃取儀:上海喬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TE124S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tǒng)有限公司;RE-52B系列旋轉(zhuǎn)蒸發(fā)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中興FW-200粉碎機:北京中興偉業(yè)儀器有限公司;QP2010 Plus氣質(zhì)聯(lián)用儀:日本島津責任有限公司;SHZ-D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泵:鞏義市予華儀器有限責任公司;WGL-125B電熱鼓風干燥箱:北京德世科技有限公司;DF-101S集熱式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鄭州長城科工貿(mào)有限公司。
1.2.1 原料處理
4種大豆分別粉碎后,通過孔徑為40目篩,稱取每種豆類粉末30 g,備用。
1.2.2 油脂的提取
將稱得的各豆類粉末置于500 mL圓底燒瓶中,加入石油醚,按照料液比為1∶8(g/mL),超聲功率為400 W,超聲時間為60 min,超聲溫度為60℃[8]進行提取。將提取液過濾后,提取液轉(zhuǎn)置一個稱重的500 mL蒸發(fā)瓶中,45℃下使用減壓旋轉(zhuǎn)蒸發(fā)儀將溶劑蒸干完全回收,放入電熱鼓風干燥箱中干燥,將蒸發(fā)瓶與提取油脂一起稱重,按下公式計算各豆類油得率。
式中:P為得率,即浸提所得每種豆類油質(zhì)量占每種豆類粉末質(zhì)量的百分比,%;m'為浸提所得每種豆類油與蒸發(fā)瓶的總質(zhì)量,g;m為蒸發(fā)瓶的質(zhì)量,g;M為每種豆類粉末質(zhì)量,即為30 g。
1.2.3 豆類油基本理化指標的測定
酸值測定參照GB 5009.229-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酸價的測定》;過氧化值測定參照GB 5009.227-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過氧化值的測定》。
1.2.4 GC-MS分析
樣品制備:分別取4種豆類油各200 mg于4個25 mL圓底燒瓶中,加入3 mL正己烷,0.5 mL 0.4 mol/L KOH-CH3OH溶液[9],70℃水浴反應(yīng)30 min,冷卻后再加入10 mL蒸餾水,振蕩,轉(zhuǎn)移至離心管中,放入離心機中離心,離心轉(zhuǎn)速為5 000 r/min,離心時間為10 min,取上層清液,待測[9]。
GC-MS分析條件:參照文獻[9],采用色譜柱為Rt?-5MS石英毛細管柱(30 m×0.25 mm×0.25 μm);載氣為He,流速1.0 mL/min;進樣口溫度250℃;檢測溫度230℃;升溫程序:初始柱溫80℃,保持4 min,以8℃/min速率升至280℃,保持4min;采取無分流進樣,進樣量為0.5 μL;離子化方式為EI,電子能量70 eV,離子源溫度250℃,質(zhì)量掃描范圍amu 40~550。
4種豆類油脂的理化性質(zhì)見表1。
表1 4種豆類油脂的理化性質(zhì)Table 1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4 kinds of beans oils
由表1可知,4種豆類油脂顏色具有一定差異,紅豆油顏色較深,而刀豆油顏色最淺;得油率差異非常大,大豆油得率非常高,達到了21.74%,其他豆類油脂得率均較少;得到的4種豆類油脂水分、酸值、過氧化值和不皂化物均較低,都保持了較好的品質(zhì),符合食用植物油標準。
2.2.1 刀豆油結(jié)果與分析
對所得刀豆油進行GC-MS分析,刀豆油的GCMS圖見圖1,從刀豆油中鑒定主要成分及含量見表2。
圖1 刀豆油GC-MS譜圖Fig.1 GC-MS spectrum of sword bean oil
表2 刀豆油中成分組成及含量Table 2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components in sword bean oil
由表2可知,在刀豆油中共有10種成分,含量最大的為油酸(58.33%),其次是棕櫚油酸(16.20%),依次還有亞油酸(12.98%),硬酯酸(4.04%),亞麻酸(3.61%),棕櫚酸(2.95%),剩下其它成分含量較少。
2.2.2 花豆油結(jié)果與分析
對所得花豆油進行GC-MS分析,花豆油的GCMS圖見圖2,從花豆油中鑒定主要成分及含量見表3。
由表3可知,在花豆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油酸,達到了51.89%,其次是亞油酸,含量17.81%,棕櫚酸也達到了13.80%,棕櫚油酸和硬脂酸含量相對較少。
2.2.3 紅豆油結(jié)果與分析
對所得紅豆油進行GC-MS分析,紅豆油的GCMS圖見圖3,從紅豆油中鑒定主要成分及含量見表4。
圖2 花豆油GC-MS譜圖Fig.2 GC-MS spectra of flower bean oil
表3 花豆油中成分組成及含量Table 3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components in flower bean oil
由表3可知,本次檢測共6種成分,紅豆油中含量最高的是油酸,含量達到了54.88%,其次是亞油酸,含量也達到了23.45%,棕櫚酸為11.99%,其它成分含量相對較少。
2.2.4 大豆油結(jié)果與分析
對所得大豆油進行GC-MS分析,大豆油的GC-MS圖見圖4,從大豆油中鑒定主要成分及含量見表5。
圖3 紅豆油GC-MS譜圖Fig.3 GC-MS spectra of red bean oil
表4 紅豆油中成分組成及含量Table 4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components in red bean oil
由表5可知,本次檢測共8種成分,主要成分由亞油酸、油酸兩種不飽和脂肪酸組成,分別達到了53.33%和28.15%,其它成分含量相對較少。
將4種豆油共有的成分及含量進行對比,結(jié)果見表6。
圖4 大豆油GC-MS譜圖Fig.4 GC-MS spectrum of soybean oil
表5 大豆油中成分組成及含量Table 5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components in soybean oil
表6 4種豆類油脂組成及含量Table 6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4 kinds of beans oils %
結(jié)果表明,4種豆油不飽和脂肪酸總量均較高,刀豆油高達91.43%,大豆油為86.42%,最少的花豆油也達到了78.61%,刀豆油中不飽和脂肪酸總量甚至超過了茶籽油[10],與核桃油中不飽和脂肪酸總量相當[11],但是4種豆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卻不同,大豆油含量最高的成分是亞油酸,而其他3種豆油含量最高的成分卻是油酸,這與油莎豆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也是油酸一致[12]。4種豆油中油酸含量最高的是刀豆油,但是其亞油酸卻是4種豆油中最低的。4種豆油中,刀豆油中棕櫚油酸含量也相當?shù)母?,棕櫚油酸可預(yù)防或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具有軟化血管、降低血脂、促進微循環(huán)的作用[13],刀豆油在棕櫚油酸這一成分量上相對與其他植物油相比具有明顯優(yōu)勢[14]?;ǘ褂椭袔缀醪缓瑏喡樗?,其他3種豆油都含有亞麻酸,但是大豆油含量最高,刀豆油次之,亞麻酸是構(gòu)成人體組織細胞的主要成分,在體內(nèi)能合成、代謝,轉(zhuǎn)化為機體必需的生命活性因子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ntemacnioc acid,EPA),對人體健康起決定性作用,并且對人體智力、視力、防止營養(yǎng)流失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15],可見刀豆和大豆一樣是提取亞麻酸的一種很好的原料。
通過超聲波輔助提取了4種豆科植物種子刀豆、花豆、大豆、紅豆的油脂,雖然只有大豆油脂含量較高,但是4種豆油在理化性質(zhì)上都具有較好品質(zhì),符合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在油脂成分上,4種豆油不飽和脂肪酸總量均較高,刀豆油中不飽和脂肪酸總量達到了91.43%,但4種豆油中大豆油含量最高的成分是亞油酸,而其他3種豆油含量最高的成分卻是油酸,刀豆油中棕櫚油酸含量相當?shù)母?,達到16.2%,且亞麻酸含量也較高。因此,除大豆油外的3種豆類油脂,雖然油脂得率較低,但是油脂成分上和大豆油一樣都是非常健康有益的植物油,尤其是刀豆油不僅不飽和脂肪酸總量高,而且棕櫚油酸和亞麻酸都高,具有一定的開發(fā)研究和應(yīng)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