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永
初中數學作為初中學習階段三大主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有很多學生反映,自己平時數學課很認真聽講,作業(yè)也很認真完成了,但是就是不能把數學學好,成績提升比較困難。許多學生之所以會出現這種“事倍功半”的現象,筆者認為,其實主要原因是這些學生沒有掌握到好的數學思維方法。
現代數學教學觀點認為,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數學思維是指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去尋求對科學事實和現實世界現象的認識和理解,是用數學的知識去解決生產生活乃至學習中的各種實際問題的過程。它是一個使用頻率較高的概念,是學好數學必備的心理素質和思維品質。然而隨著信息社會、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對數學思維提出了愈來愈高的要求。然而我國現行的初中數學教育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缺乏應用數學思維的現象,數學思維在教育教學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在現行的數學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數學思維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養(yǎng)成良好思維品質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F筆者就結合自己20多年的數學教學實踐談談初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一些看法。
數學來源于生活,也必須扎根于現實,而且應用于現實,數學教育如果脫離了豐富多彩的生活,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豐富的生活情境引入數學知識,立足于數學知識點,結合生活中實際問題加以分析、解決,從而在探索、求證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深刻理解和體會數學的價值。
數學的每章內容都有其產生的背景、發(fā)展的過程,以及對促進數學發(fā)展的重大作用的介紹。它能幫助克服對新知識的畏難情緒,從而為之后的教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使能夠在接下來的學習中自然地、快樂地進入新知識領域,為學好全章內容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同時觀看一些與本章節(jié)相關的數學家的經歷,間接引發(fā)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也能受到數學思維的強烈熏陶,提升數學素養(yǎng)。如“函數”一章中,通過對直角坐標系建立過程的介紹,使思維意識到直角坐標系是數與形相結合的產物,從而幫助認識到數 (式) 與形的對應關系,從而培養(yǎng)對于數學的興趣,也間接培養(yǎng)了歸納、分析的思維。如一次函數y=kx+b中k、b是判斷函數圖像通過哪些象限的依據:當k>0,b>0時,直線y=kx+b過第一、二、三象限;當k>0,b<0時,直線y=kx+b過第一、三、四象限;當k<0,b>0時,直線y=kx+b過第一、二、四象限;當k<0,b<0時直線y=kx+b過第二、三、四象限;當k>0,b=0時,直線y=kx+b過第一、三象限;當k<0,b=0時,直線y=kx+b過第二、四象限。教師講解這道題目時,可能講經常想到的情況,而對于剩下的那些由于慣性思維沒想到的,可以另行去探究、歸納。這樣一方面可以擴大學生思維活動的面,另一方面又能增強分類討論思維,讓學生能夠在這樣的鍛煉中逐漸領悟到函數中的常數是確定圖像位置的關鍵。再如學習“勾股定理”這一章,教師的教學中要介紹一些歷史人物及其趣事,如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畢達哥拉斯在一次朋友聚會上發(fā)現了由等腰直角三角形這樣的基本圖形構成的美麗圖案。類似故事都能使學生對勾股定理及其歷史有一定的認識,并能感受到數學文化的魅力所在,從而激發(fā)的學習熱情。
數學思維的兩個基本方面是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語言及知識的運用能力,這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密不可分。如在學習同一平面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時,有的常常遺忘限定性的詞語”在同一平面上”,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就寫成“兩條直線平行或相交”,很容易忘記兩條直線異面的這一可能情況。針對易錯的問題,老師應利用各種方式向說明錯誤之處,比如用兩支粉筆擺成異面的位置關系,再讓說明它們的位置關系,相信會深刻記住這一結論。只有不斷地規(guī)范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得到鍛煉。如在學習平行線的性質時,教師可讓將平行線判定的題目作為結論,而將原有的結論作為題設,引導分析、觀察,在有了大量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教師再加以分析、總結,并最終與學生一起討論出結論。這樣不僅能發(fā)揮的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思維及實踐探究思維,也可以通過老師的幫助進一步提升區(qū)分性質與判定的能力,規(guī)范自己的數學語言能力及解題思路和格式,讓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更嚴謹。每章學習之初,教師可教授一些相關性較強的知識,讓學生能深切感受到知識間的相關性,讓學生感受到成功掌握知識帶來的喜悅。當學生能自覺地審題、嚴謹思索、準確表達的時候,他們的數學思維已初步形成。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一些拔高練習,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反之,在不具備數學思維的情況下,盲目提高要求極易引起學生思維的混亂,這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還會嚴重影響到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
通過以上的方法,會逐漸培養(yǎng)出學生屬于自己的數學思維,但不能操之過急,比如針對分類討論的問題,一般很難有這一思維,而分類討論思維對數學的解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數學思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面對此種情況,教師不應消極回避或對學生有抱怨,應積極分析其原因,是由于教師本身的講解出現了問題,還是以前沒接觸相關的訓練。如果是前一種情況,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想法和建議,并力求讓自己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需求相吻合。如果是后一種情況,教師就應在教學中稍微加強這方面的講解,并在練習中有針對性的訓練,相信學生的分類討論思維會逐步出現的。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在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的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后期的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