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洪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大力推廣,教師及家長的教學觀念得到極大轉變,在注重學生學習狀況之余還加強了對學生其他方面的關注程度,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這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體現(xiàn)的尤為明顯。體育課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也得到了較大程度提升,不僅運動項目增多了,訓練手段也做到了與時俱進,對高校學生身體健康起到了促進作用,臺球也從屏幕前走到了現(xiàn)實教學中,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熱情,強健了學生體魄,對高校學生成長發(fā)揮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校臺球? 臺球教學? 提高教學功效
中圖分類號:G849.9?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2(b)-0144-02
1? 簡析臺球發(fā)展歷程
臺球運動作為一項集娛樂、技能和健身為一體的運動項目,不僅可以豐富高校學生課堂內容,還可以增強學生體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對于高校教學起到非常大的幫助。
臺球運動的起源距今已有約600年,據(jù)相關專業(yè)人士考察,第一張臺球桌距今已有1400年的時間,是個簡易的桌面,并不像如今的臺球桌設備齊全。有人認為臺球運動起源于法國,還有人認為起源于中國和意大利,外界眾說紛紜,由于歷史久遠,已經無從考證。
不管怎么說,經過歷史的變遷與時間的洗禮,臺球運動已經發(fā)展的愈發(fā)完善,臺球技能也在逐漸走向成熟化,不斷涌現(xiàn)的臺球運動員及器材生產商都促進了臺球運動的向前發(fā)展,也因此臺球競技逐漸成為了各個國家的正式比賽項目,潘曉婷、丁俊暉等都是人們熟知的臺球競技高手,他們以臺球運動作為職業(yè),在各大賽事中為國家爭取榮光,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
2? 臺球運動中高校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術
2.1 掌握球桿重心
球桿作為臺球運動的主要工具,需要高校生先要掌握球桿的重心,只有掌握重心才能平穩(wěn)的發(fā)揮自身技能水平。在鍛煉學生掌握球桿重心的過程中,需要遵循正確教學方法,讓學生了解球桿的重心位置,還要將重心點向桿尾處移動40cm,這個距離是握住球桿的合適位置。除此之外,還要根據(jù)臺球的不同角度與位置,掌握不同出桿力度,握桿的位置也隨之移動,根據(jù)實際變化做出相對應的調整。此間,臺球教師應密切注視學生的一舉一動,幫助學生掌握好球桿重心。
2.2 掌握握桿方法
握桿方法的正確與否關乎學生出桿的好壞,也關乎著學生進一步的學習,對于學生學習臺球至關重要。正確的握法應當將球桿握于食指和拇指中間,也就是虎口處,其余的手指要虛握,方便力度的隨時轉換。此外,手指到手臂的肢體要放松,方便出桿時可以流暢、順利。握桿時手腕要自然下垂,教師應親自示范正確手腕姿勢與位置,幫助學生掌握好這一細節(jié)。握桿的正確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學生課下多多練習,并在練習中多加注意細節(jié),一步步慢慢來,不用太過著急,掌握好臺球基礎才是硬道理。
2.3 掌握身體姿勢
在臺球教師教授學生球桿方面基礎知識后,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打球姿勢,讓學生在正確的身姿中逐步完成正確的擊球動作,讓整個臺球運動都具規(guī)范化、合理化、科學化。
臺球運動中的身體姿勢需要做好4個方面:首先是站立姿勢,學生應面向球臺,與擊球目標呈直立,球桿指向擊球方向,握桿需于內側使力,并逐漸調整最佳擊球位置,最終確立站立位置與姿勢;其次是腳的位置,在身體擺正好姿勢后,左腳應在右腳前一小步,雙腳應與肩同寬,左腿稍彎曲,彎曲度由實際情況和身高決定,右腿保持直立;再次是上體姿勢,雙腳也確定好位置后,上體應向右側側轉并彎腰,肩挺立、上體前傾,與臺面進行靠近,頭呈抬起狀態(tài),雙眼與球桿方向一致;最后是面部位置,應將球桿與額頭中心軸對應,雙眼平視,使得面部結構與后臂處在同一個垂直平面上,幫助學生確定好目標。
3? 提高高校臺球教學功效的措施
3.1 多媒體輔助教學
3.1.1 PPT或者視頻演示
臺球運動雖注重實踐,但是理論基礎也同樣重要,臺球教師應做好高校生的理論知識的滲透工作。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向學生展示臺球知識PPT或臺球視頻演示,將理論進行解讀與深化。可以向學生展示臺球運動發(fā)展史,幫助學生拓寬對臺球運動的了解。還可以向學生展示經典臺球賽事,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與創(chuàng)新技能,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要讓高校生掌握臺球基礎理論知識,幫助學生做好理論知識鞏固工作,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
3.1.2 微信或QQ進行輔助
多媒體教學不只針對的一個方面,臺球教師還可以通過微信與QQ對學生進行臺球方面的輔助,加強師生間的臺球交流,幫助學生更好的調整心態(tài)及調整錯誤練習。當教師不能及時出現(xiàn)在學生身邊進行幫助時,微信或QQ成為了解決學生問題的良好橋梁,教師可以錄制自己的正確打球示范,將其上傳到群或是發(fā)給特定學生,提高教學效率,減少時間浪費。
3.2 訓練內容系統(tǒng)化
為了更好地展開臺球教學,臺球教師應事先制定好教學方針與路線,循序漸進的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及鍛煉,是一個由簡易到復雜的過程,幫助學生更快地接受這項運動,還能避免打擊學生自信心,實現(xiàn)訓練內容系統(tǒng)化。訓練內容系統(tǒng)化,可以先將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基礎抓好,只有掌握臺球運動基礎,才能有效開展提升練習;接下來教師將訓練重點放在學生練習及競賽中,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問題,并及時進行指導與糾正,提高學生臺球技能;最后,教師應積極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讓學生多學習、多思考、多總結,用自己的經驗和實際情況,找到符合自己的打球方法與技巧,提高個人在臺球運動中的價值。在臺球教師訓練過程中,不要為了訓練而訓練,要有方式、方法,還要有側重的目標,做到明確目標的練習,避免臺球訓練效率低的情況出現(xiàn)。
3.3 結合教學內容,合理分工
臺球教師的臺球教學,應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做到充分融合,結合教學內容,展開合理分工。針對教學內容中的不同版塊,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訓練,給學生指出學習中的重點與難點,幫助學生認知臺球教學重要內容。為了避免臺球桌使用緊張狀況出現(xiàn),臺球教師還可以采取一臺多用策略,在一張臺球桌上進行多次反復的練習,減少不必要時間的浪費,提高教學效率。在展開訓練過程中,臺球教師應做到教學的合理分工,該講解理論知識時就及時向學生灌輸知識,該實踐的時候就讓學生及時得到訓練,不僅是對教學時間的掌控,還是教學進度的掌控,做好教學中的各項環(huán)節(jié)掌控。
3.4 分組進行教學,以強帶弱
通過臺球教師的教導與訓練,學生會很快提高臺球水平,但是學生之間還是會存在差異性,這個時候就需要臺球教師針對學生情況進行分組,根據(jù)測評狀況分成合理小組,并對這些小組展開針對化的訓練,訓練強度與訓練方向也針對小組情況的不同及時調整策略。此間,臺球教師還可以教導學生以強帶弱,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助、互動,學生間的交流更容易,也更容易產生共鳴,發(fā)揮群體的力量來提升每個學生的臺球水平,對于提高臺球教學質量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4? 結語
綜上所述,臺球運動在高校教學中發(fā)揮著積極影響,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臺球技能,還促進了學生身心發(fā)展,幫助高校生身心放松,一定程度上還給高校生一定啟迪與引導,對于高校生成長來說意義重大。除此之外,臺球教師還要做好自身工作,積極提升自身專業(yè)水平,為國家培養(yǎng)一批批臺球人才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 魏芳艷.臺球教學中影響學生掌握技術的因素[J].當代體育科技,2019,9(8):120-121.
[2] 劉明亮,唐紹聰.淺論如何提高高校臺球教學功效[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2):118-119.
[3] 姜昂.高校兵乓球教學方式多樣化改革探索和研究[J].科技資訊,2018,16(35):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