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琪
時光,多么美妙又頗具感傷。僅僅兩個字,就讓歲月被故事填滿,讓芳華在酸甜苦辣中浸沾一通。它讓奔騰的黃河裹挾著匆匆過客的離合悲歡,又讓四季日夜更迭,永不停歇。渺小的我也想試著閱讀時光,去理解、欣賞它驚艷灼人的美。
我試著閱讀我的時光。每天在臨睡前,在朋友圈里記錄只言片語,聊聊一天的收獲感悟,為的是留下我微不足道的、今生今世的證據(jù)。好在某年某月的某天,當我經歷了生活的水煮油炸后,回過頭去閱讀時光時,或默默感謝曾經努力的自己,或感嘆那所謂的顛沛流離,不過是柳暗花明、峰回路轉。閱讀我自己的時光,我把我已被碎片化沖破的生活重又在腦海里用心串起,串成一條精美雅致的水晶項鏈,不知不覺明媚了少年的翩翩韻華。
翻開唐詩宋詞,我嘗試解讀歷史時光。本是千百年前的歲月,如今閱讀起來,仍有感觸萬千。讀上一句“月落烏啼霜滿天”,作者張繼苦澀的面容便霎時浮現(xiàn)。我讀著他的酸楚:那張榜單那么大,那么長,單單容不下“張繼”二字。他苦笑著在千里之外的姑蘇城,將自己放逐。耳邊那一聲聲古鐘之音,一下下撞在他的心坎上,撞出生命的痛感。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焙喓唵螁蔚?4個字,讓李白破空而來,時光記住了他瀟灑俠客的無名鄉(xiāng)愁,酒入愁腸,化作無奈與孤獨的眼淚。當我舉頭望見那“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時,蘇子悄然與我泛舟湖上。他也在嘆時光,恨時光飛逝,人生苦短。他質問明月如何羽化登仙,明月無言。他請求飛仙為他指路,仙人不見。于是,他在赤壁下寬慰自己,在自我獨白中,與時光、與自己和解。
桌旁的我,閱讀著歷史時光,驚異于古人竟與此時的我發(fā)出了相同的感慨。我方才明白,閱讀時光,原是尋訪知音的旅程。
我學著閱讀四季的時光,那是葦岸教我的。讀他的《大地上的事情》,我明白他是一位閱讀四季時光的行動者。我看見他在家門外田地上的一個角落,用小小的相機拍出時光的流轉。一年時間,他站在同一個位置拍攝,拍出驚蟄的萬物復蘇,夏至的生機勃勃,秋分的滿實富足,大寒的疏離蕭索。他告訴我,如若要讀四季之美,便要用行動來握住山河的壯麗,聽懂土地的密語。于是,我也到油菜花田里去體會風吹花海;也在草地旁觀察大蟻筑巢——別說,螞蟻搭的小屋還真像大地上開出的黑色的花朵。我在小滿那日,早早起床,趴在窗口眺望,看大地上沉睡的顏色如何被朝陽喚醒,學著欣賞時光低眉垂睫的美。當盛夏的陽光像一只花鹿踩在我的額上,當那些野花快要把我燒傷,我終于讀出了四季時光的禮物。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盡管時光無情流逝,我想,我仍會耽溺于閱讀時光,讀出恣意而開的青春,讀出惺惺相惜的知己,讀出星河流轉的趣味,讀出屬于我的感動……
編輯 張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