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轟
在閱讀教學中,師生發(fā)現,一些打動人的作品常常少不了細節(jié)描寫,細節(jié)描寫中往往少不了眼神描寫。2018年,因林俊杰的一首歌,“確認過眼神”成為年度流行語,一時間各種社交平臺,包括學校招生微信公眾號都在用“確認過眼神”吸睛。眼神描寫的核心策略有哪些?學生易于學習的策略又是哪些?經過調查發(fā)現,學生能夠初步感知概括老師的眼神,也能簡單地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來寫眼神,但抓不到眼睛的局部,不能夠把有關眼神的比喻更加完善、美化,也不懂抒寫眼神使自己內心觸發(fā)的獨白。因此,我打算把這些策略或寫作知識,與學生一起提煉、模仿、感知、試筆。
仔細揣摩八年級上冊課文中已學過的茨威格的《列夫·托爾斯泰》,其中經典的一段眼神描寫竟然恰好用到了我想要讓學生學會的眼神描寫寫作知識,包括了比喻的細致分解、聯想、想象、心理獨白等修辭。所以,我嘗試把這一經典段落用透、用到位,讓學生在解讀、提煉中自取寫作? ? ? 支架。
另外,由于本人相對比較外向,面部表情和眼部動作比較豐富,與學生能夠融洽相處,所以就嘗試著讓學生通過一節(jié)課上老師的眼神表現作為活的素材,對老師的眼神進行直接觀察、描寫。
黑格爾指出:“藝術也可以說是要把每一個形象的看得見的外表上的每一點都化成眼睛或靈魂的住所,使它把心靈顯現出來?!濒斞赶壬苍f:“要極省儉地畫出一個人的特點, 最好是畫他的眼? 睛……倘若畫了全副的頭發(fā), 即使細得逼真, 也毫無意思?!?/p>
師:由此可見,古今中外,關于眼睛的描寫,在寫作中非常重要。今天,同學們要與老師一起完成這樣一個極具挑戰(zhàn)性的任務。大家聽說過“讀心術”“相面術”吧?那些所謂的算命的、相面的人似乎很高深很玄虛很厲害,今天呢,大家要做一件比他們還厲害的事,那就是通過一個和你只有一面之緣的人,也就是我的眼神,試著讀我的心,讀我的人。所以從大家見到我的第一眼起,就要做到仔細觀察我的眼睛,善于捕捉最細微的眼神,然后學習描寫眼神的方法,看看班里有哪些讀眼大咖?
一、給你個眼神,慢慢體會
1.頭腦風暴:這是一雙怎樣的眼睛?
師:請大家注意捕捉老師的眼神,說說這是一雙怎樣的眼睛。
生:犀利、狡黠、慈愛、和藹、充滿自信、滿含期待、滿含激情、疲憊、滄桑、多情……
2.眼部白描+聯動。
(屏顯眼部結構圖)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老師的眼神,選取眼睛的眼角、眼瞼、瞳孔、瞳仁、睫毛、眼袋、眼白等任意一兩個局部進行描寫。也可以讓眼睛聯合眉毛、皺紋、面部表情等一起動,來體現這是一雙怎樣的眼睛。可以運用“這是一雙飽含……”的句式。
生:這是一雙飽含期待的眼睛,充滿智慧的瞳仁里隱隱約約透露出一種莊嚴而不可侵犯的? ? ? 光輝。
師:哪位同學的寫作有體現眼部和其他部位聯動的文字?請展示一下你的描述。
生:這是一雙滿含期待又飽經滄桑的眼,眼瞼微微縮著,眉頭時而蹙著,目光堅定而嚴肅,像一把劍,可以刺穿眼前的迷霧。
師:這位同學不但將眼部與其他部位進行了聯動,而且還用到了一種修辭,是什么?
生:比喻。
師:看來,大家懂得把比喻用在眼神描寫中,那么如何把這種比喻描述得更生動一些呢?我們來看看茨威格寫列夫·托爾斯泰的眼神——
(屏顯)
只見面前的小個子那對濃似灌木叢的眉毛下面,一對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鋼刀刺了過來,又穩(wěn)又準,擊中要害,令你無法動彈,無法躲避。仿佛被催眠術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這種目光的探尋,任何掩飾都抵擋不住。
——《列夫·托爾斯泰》
師:大家看看畫線的句子,茨威格是如何把比喻用得更生動詳盡的呢?
生:我發(fā)現用了比喻后,茨威格把目光射過來的過程和結果寫出來了。
師:這是很獨到的發(fā)現,好眼光!所以,在眼部描寫中,大家不但可以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還可以在修辭里把目光發(fā)出、經過、接收的過程一步步慢動作分解,這樣的比喻就更生動、可感?,F在我們進入第二環(huán)節(jié)。
二、確認眼神
1.善用修辭+動作分解。
師:請大家按“老師看向我的瞬間,他的目光……”的句式寫一段話,要用到修辭并分解動作,寫好后小組內交流完善,推薦展示。(走到每個小組,與每一位學生親切對視)如果大家捕捉不清我的眼神,可以抬頭望向我,我會繼續(xù)望向你,讓你確認我的眼神。(生笑)
生:老師看向我的瞬間,他的目光像夏日的一陣涼風,從幽幽的山谷吹來,吹入我的眼簾,讓我備受鼓舞,不可辜負。
生:當老師望向我的瞬間,他的眼神像從幽深如潭的瞳孔中射出的一束光,在黑暗中尋找遺落的答案。在眼波流轉中,那道光依舊不減,反倒更添一份真摯與細膩。
生:當老師望向我的瞬間,他的目光像古城溫暖的光,山澗清爽的風,好似緣分讓我們等待了許久,這目光穿越千山萬水,直達我的內心,照亮我的慵懶和自卑。
師:有的同學不但用了修辭,還連用了兩個修辭,而且把目光從發(fā)出再到接收的過程進行了慢動作分解,讓修辭更細致生動了。
2.想象聯想+心理獨白。
師:那么大家再看看茨威格的這段話,結尾這句還用了什么策略,讓他把一個眼神寫得如此生動,讓人身臨其境?大家齊讀一下最后一句話。
(生齊讀)
師:這里有個“仿佛”,又是在用比喻嗎?如果不是,那用了什么手法?
生:不是比喻,是用了一種類似的感覺來描述目光帶給人的感覺。
師:是真的被催眠術控制住了,還是作者想象到的呢?
生:想象的。
師:對,由這種眼光帶來的感受想到了類似感受的另外一個畫面,我們可以把這種描述眼神的手法叫聯想。后半句聽起來像是作者內心的感受,又像是自言自語,我們把這種寫眼光帶給人內心感受的方法叫內心獨白。接下來請大家在剛才描述的基礎上,試著加入想象聯想和內心獨白來豐富完善剛才的眼神。還需再次確認眼神的,請繼續(xù)抬起頭,老師與你對視。
生:這一望,讓人不禁覺得自己身處一片溫暖的花海之中,使人安定,又振奮。你只管安靜地投身于寫作訓練,可以無所顧忌,又不能無動于衷,偷懶到底。
生:這一望,仿佛投身于一片柔軟的湖,讓我歡快地暢游期間,任意汲取。只要我們有所需要,老師都會盡其所能,傾囊相贈。
生:那一瞬間,他的目光是期許中又帶著迷茫的等待,似乎在深情呼喚——孩子們,大膽地表達出你的內心。這目光里住著一只溫順的小綿羊,讓人想躺在那棉花糖般的絨毛上,幸福地在寫作中徜徉。
三、確認過眼神,他是怎樣的人
1.明確小目標。
把眼神描寫置于事件之中,通過眼神讀懂他的心,讀懂他這個人。
2.演繹小情境。
課上,有個學生只字未寫(或僅僅寫了寥寥幾筆),只見老師緩緩地走近他,彎下腰,輕輕地撫著他的肩膀,望向他的雙眼,老師的眼神(目光)……
3.完成小任務。
師:請大家綜合運用本節(jié)課所學的習作知識或策略,參照寫作量表,在此處插入一段眼神描述,通過寫老師的眼神來突出其個性和情感。
生(觀察者):老師眉頭微皺,平和地看著這位難以動筆的學生,沒有責備,沒有批評。老師的眼神猶如冬日暖陽,絲絲縷縷地漏進學生的眼中,消融了學生內心的冰雪,仿佛一雙大手輕撫著他的孩子,試圖為落筆艱難的學生打開一條通道。這目光帶著親切的笑意,他像一個期盼種子發(fā)芽的農民,無言地吶喊:“孩子,你慢慢來,不要畏懼任何,動筆才能收獲成果?!毕<脚c耀眼的碎星一齊交織于老師的眼中,織成一片愛的銀河。
生(提筆不動的學生):老師望向我的時候,瞳孔中的親切與疑問投向了我,令我的心怦怦直跳。并沒有迎來想象中的責罵,他只輕輕地看著我。我不敢抬頭,但無形中,像有一束光穿透迷霧森林,安撫了我心中慌亂無助的千百頭小鹿,緊張一掃而空,于是提筆寫下了這段話。
生(寥寥數筆的學生):我肚子里的墨水所剩無幾,老師身上洗衣液的味道忽然飄了過來。我抬起頭與他對視,他的眼神無聲地給我鼓勵。
師:同學們能夠學得眼神描寫的一點技法,老師很欣慰,也很欣賞你們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和表現力,尤其是察“眼”觀色的洞察力。大部分學生通過這一課讀懂了老師,你很厲害,我很欣慰。這節(jié)課已到尾聲,有一段話,我們共勉——
(屏顯)
感謝一節(jié)課的緣分,感謝我們彼此確認過眼神。因為懂得,所以銘記。往后余生,或許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再也沒能忘記TA容顏,難忘的也許是那低頭的溫柔恰似一朵水蓮花不勝寒風的嬌羞,也許是燈火闌珊處的驀然回眸??傆幸浑p眼讓你記得,值得抒寫。這些溫暖的邂逅或了然于心的相視,就這樣豐盈著我們。
1.感性體驗。
這課,是我第三次上,因為任務情境設置所限,第一次在自己的班里上,過程很順利,結果很滿意。第二次,就在今天一早,我選的是本校別的老師所帶的初三的一個班,課上得很艱難,收效甚微,學生無動于衷,無話可寫,像冷眼觀賞一個動物在一廂情愿地表演。任務情境來不及改,我只能把課件略做調整,盡力去上無法退堂的公開課。所以,撐到了第三次,就是這堂課,過程有些艱難,看學生的練筆覺得效果還算欣慰,超出自己的期許。
2.同伴評價。
“薪火創(chuàng)課”的同伴調侃我說:“你把自己作為了支架,在上這節(jié)課!”聽說,我在課堂推進中,聽課的“薪火創(chuàng)課”同伴彼此質疑:“他不會就用自己的一個眼神推進這一整節(jié)課吧?!”課后我回應,我確實把自己當成了支架,讓學生踩著抵達,去完成寫作任務,好艱難!這樣的任務情境設置,適合教師在自己班里上,因為老師和自己的學生有感情基礎、故事鏈接。但是在陌生的班級上公開課,要慎用,除非改變任務情境。
3.理性思考。
任務情境設置應該把眼神描寫放置在事件中,這樣切合眼神描寫原本的位置和功用。眼神描寫在一篇作文中無須大量的語段,更需要的是著力讓眼神描寫走向精致,走向審美體驗。
(廣東省深圳市新安中學(集團)第一實驗學校;51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