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四游
在我的家庭中,一代一代傳著“買”碗的家教。
我小時候,每當吃飯快結(jié)束時,父親總要掃視桌上,發(fā)現(xiàn)有吃剩的菜碗時必詢問我們:“這只碗誰‘買’?”于是我們五個孩子爭先恐后地把剩菜碗搶到面前,“買”到碗的孩子總是樂不可支,把自己碗中還未吃完的白米飯倒入菜碗中,并想方設(shè)法把菜碗處理得干干凈凈。這就是父親戲稱的“買”碗,也是我家飯桌上一個有趣的小插曲。
長大后,我覺得這個“買”改成“埋”更形象點,為此還咨詢了姐姐。姐姐明確地說是“買”,不是“埋”。細想之下“買”和“埋”雖然都是動詞,且發(fā)音相似,但這兩個字含義明顯不同?!奥瘛弊殖艘馑冀咏?,別無更深含義。而“買”字就顯得既風趣、活潑,還有更深奧的經(jīng)濟管理學的內(nèi)涵,至少表示了承包和負責到底的意思:這只碗我“買”下來了,就由我負責到底了。這樣,“買”碗無形中讓我們養(yǎng)成了責任心。
我們對自己“買”下來的碗,一般都能處理干凈。因為不處理干凈,下次就可能被取消資格。對我們小孩來說,這是一種極嚴重、有失臉面的懲罰。因此,我們總會開動小腦筋,想方設(shè)法把“買”下來的碗處理得干凈一點,從不會馬虎了事。
我印象中,姐姐辦法最多,做得也最好。
記得有一次,姐姐沒有一次性把飯全部倒入菜碗,而是分批分次地進行。她先倒一點白飯,把菜碗粗略拌一下吃了,再倒飯拌拌吃掉,最后才把飯全部倒入。她將此稱為“少量多次拌飯法”。
有時姐姐把菜碗吃完后,還會左看右看,橫看豎看,似乎很不滿意。她會低頭沉思一會兒,最后倒一些熱水在菜碗里認真涮洗一下,然后全部喝完。這樣,不要說剩菜,就是油花也看不見了。這時,姐姐臉上才露出滿意的笑容。
姐姐“買”的碗自然是處理得最徹底最干凈的,因此經(jīng)常受到父親的表揚。父親讓我們學習姐姐辦事認真的強烈責任心,他說:“凡事只要有責任心,肯動腦筋,辦法就多了,事情也能辦得更好。你們現(xiàn)在還小,長大后都要干大事的,必須從小養(yǎng)成責任心,長大才能干大事。你們想,對自己的事都不能負責的人,也不可能對他人負責,更不可能對家庭負責,當然也無法承擔社會責任。你們不要把‘買’碗當作負擔,這是一種從家庭起步,從日常生活小事抓起,培養(yǎng)孩子責任心的好機會?!?/p>
好幾十年過去了,我們都長大成人,姐姐在工作中一貫認真、踏實,是我們五個孩子中事業(yè)發(fā)展最好的人。我想,這和“買”碗的家教有很大關(guān)系吧。
“買”碗如果僅僅為了節(jié)約幾根菜、幾粒飯,那它的意義就太小了,它還有更深刻的意義。父親是這樣教育我們的:“我除了培養(yǎng)你們的責任心,讓你們從小懂得節(jié)約外,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你們對他人勞動的尊重?!I’碗是我們石家的祖?zhèn)骷医?,今后桌上所有的菜不能剩下,也不允許倒掉,處理干凈?!?/p>
在父親嚴厲的教育下,我們在餐桌上既學會了節(jié)約,又學會了尊重,更培養(yǎng)了自己的責任心。我的這些習慣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我工作后,有一次隨蘇州市滄浪區(qū)政協(xié)去蘇州西園寺。中午時分,接待方誠邀我們品嘗西園寺的素宴。當桌上一盤豆腐羹吃得只剩三分之一時,服務(wù)員準備收走。從小受“買”碗家教的我自然當仁不讓了?!奥?,這么美味好吃的豆腐羹不吃干凈太可惜了。讓我負責處理吧?!蔽野驯P子拿過來,準備將剩下的羹倒入碗中。但怎么也倒不凈。我朝桌上看了一眼,看到一碗湯中有幾片青菜葉,眼睛一亮。我趕緊從湯中撈出菜葉,把羹盤仔仔細細擦了四遍。
當我把擦得干干凈凈的盤子交給服務(wù)員時,她吃驚地看了又看,高興地說:“你太認真太負責了,擦得這么干凈。大家都像你這么認真的話,會節(jié)約很多糧食,我們洗碗工的工作量也會減少很多。謝謝你!”
“不。”我說,“要謝,也應(yīng)該是我謝謝你和西園寺的廚師。西園寺的素宴名聲之響,今天終于品嘗了。百聞不如一見,你們用最普通的豆腐燒出了這一桌別有風味、鮮嫩清香的食品太不容易了。剛才我還真舍不得你把剩菜盤子收走,我想好好品嘗西園寺廚師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成果。謝謝你們!”
坐在我身旁的老法師一直關(guān)注著我的一言一行,最后他用贊賞的口氣對我說:“石委員,看得出你是一個很有家教的知識分子。如果人人都像你這么認真,就不會有剩菜剩飯倒掉了。常言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倒掉的都是血汗哪?!崩戏◣熣f得對極了,一粥一飯、半絲半縷都要珍惜啊。
感謝父親的“買”碗家教。我們五個孩子后來事業(yè)都發(fā)展得很好,這與父親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