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魯民
北京故宮博物院存有一幅名畫《韓熙載夜宴圖》,是中國美術史上的不朽名作,也是不可多得的無價國寶,但其創(chuàng)作動因卻不大光彩,源于一次皇帝對大臣隱私的窺探。
南唐李煜繼位以后,疑神疑鬼,對前朝重臣韓熙載很不放心,想知道他平時都在忙些什么,和誰交往,有什么隱私。就派顧閎中、周文矩、高太沖潛入韓熙載的府第,偷窺其飲酒作樂的夜生活?;貋砗笕烁髯詤R報,畫家顧閎中僅憑目識心記,繪成著名的《韓熙載夜宴圖》,記錄了韓熙載聽樂女彈奏琵琶、欣賞歌舞、休息、欣賞樂女吹奏、和賓客與樂女調笑。李煜看完這幅圖之后,對韓熙載放松了警惕,認為這不過是個酒色之徒,沒有大礙,讓其逃過一死——其實,韓熙載知道有皇帝派的特務偷窺,故意聽月調笑做給他看的。
關心大臣隱私,幾乎是古代所有皇帝的癖好。西漢大臣張敞的妻子幼時受傷,眉毛有點毛病,他就經常在家給妻子畫眉。漢宣帝打聽到這一隱私后,問張敞有沒有此事,張敞就一口頂了回去:“閨房之內,夫婦之間親昵的事,有比描畫眉毛還過分的?!卑褲h宣帝頂?shù)脝】跓o言,雖無法因此治其罪,卻從此不再重用他。這在歷史上幾乎是唯一一個敢于捍衛(wèi)隱私,抵制皇帝窺視的。
說到偷窺大臣隱私的,最熱衷者無過于朱元璋。他雄猜多疑,往往會突然問大臣,昨晚和誰一起喝酒,點的什么菜,席間都說了什么話,甚至于還會問在哪個小妾處過夜這種變態(tài)問題。若是答得和他掌握的情報有所差錯,就會立刻翻臉不認人。在沒有錄音機、攝像頭和大數(shù)據的明代,能做到這一點確實令人驚嘆。他其實就是要向大臣們表明,你們的一舉一動都在我的監(jiān)控之下,如不老實,隨時拿你開刀。后世令人深惡痛絕的特務橫行,告密機制,就是從他的錦衣衛(wèi)這里開始的。
雍正皇帝偷窺大臣隱私的勁頭與朱元璋有一比。一個姓王的官員,與幾個朋友一起喝酒做葉子戲,玩了幾局后,發(fā)現(xiàn)牌少了一張,于是就不玩了。第二天,雍正問姓王的,昨天在家里干什么?答曰玩葉子戲,后來牌少了一張就不玩了。雍正笑笑,拿出來一張牌,原來正是昨天不見的牌。監(jiān)控之嚴之細,由此可見一斑。
大臣隱私尚且如此得不到應有保護,每天戰(zhàn)戰(zhàn)兢兢,小心翼翼,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老百姓的隱私就更不必說了。而一個人如果失去隱私,一切都變得透明,就好像裸體站在大庭廣眾之下,這日子就真沒法過了,而這正是那些家天下的古代皇帝們竭力希望達到的效果。他們倒是安全了,放心了,能睡個好覺了,可一言一行大事小事都被他們密切監(jiān)視的人還能安然入眠嗎?
還真得慶幸,多虧朱元璋、雍正皇帝、李后主們早生了幾百上千年,沒有掌握今天的大數(shù)據等先進技術,才保留了古代人們的些許隱私,有了狹小的私密空間,能悄悄說幾句不合時宜的話,能做點不那么能登大雅之堂的俗事,能有一點不受人控制的自由。
更得慶幸,如今皇權專制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我們進入了法治的新時代,個人隱私受法律保護。
保有一定隱私空間,不被人窺視、干預,是一個人的天賦權利,也是一個正常社會的應有的秩序。但一些機構或企業(yè)為了各種目的非法獲得濫用他人數(shù)據,侵犯個人隱私的現(xiàn)象屢屢發(fā)生。如何杜絕?要靠嚴肅的法律與制度,靠社會輿論的引導,也要靠我們每一個公民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的共同努力抗爭,向一切違法違規(guī)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開戰(zhàn)。在現(xiàn)代社會,權力運行、政府行為、政策法令都要透明,但個人隱私絕不能透明,每個個體都要像保護自己眼睛一樣,保護自己的隱私?;蛟话傩针[私不值錢,無非雞毛蒜皮、柴米油鹽、婆婆媽媽、男歡女愛,但卻事關尊嚴和臉面,在我們心里同樣重如千鈞。
當然,也有個別演藝明星、網紅,故意暴露自己的隱私,以吸引眼球,提高知名度,掙點擊量,那又另當別論,是他的自由,雖有效卻無恥,讓人瞧不起。
最后再說一句狠話,寧愿不要名畫《韓熙載夜宴圖》,也不希望偷窺隱私之風盛行于世。還要特別警惕,新科技工具的問世,絕不能成為侵犯隱私的幫兇。